身體的60%-70%是由水組成的,而正常體內組織液及細胞內物質的濃度,都必須維持在衡定值(約為280—300升),此點對正常生理功能的運用是很重要的。當濃度偏高時,就需要多點水分;反之,則不需要。
大人每日喝很多的清水,是因為正餐的飲食內固體食物及鹽份較多,需要外加水份來調適,另外大人的活動量大、汗水出得多,所以喝水也要相對增多。
未滿四個月的小寶寶因為尚未添加副食品,飲食來源幾乎完全靠吃奶,而不論是母奶或奶粉沖泡(正常方法沖泡)的奶水,其中近85%以上都是水分,吃奶和喝水幾乎是一樣的意思。
奶水內含有嬰兒所需要的營養成分,寶寶就是靠著吸取奶水內的“熱量”與營養物質,來構築自己的身體,逐漸長大。
如果寶寶奶水吃得已經足夠,每天每千克體重超過100毫升的奶量,且體重生長在正常范圍內,每天小便量亦適量(不論流汗量多寡每日約排尿六至八次),小便顏色也清淡不黃濃,即表示寶寶身體的水分已足夠了,不需要刻意再勉強寶寶喝水了。副食品中的蔬菜、水果也含有極充分的水量,寶寶如能吃也可攝取到水分,就不需要額外給水喝。
但如果寶寶奶水喝得不足,每天每千克體重未達100毫升的奶量,且體重生長在正常范圍以下,那麼與其喝水還不如多喝奶,因為純水(即一般的開水)除了水分外,並不含任何的營養物質。
每次喝完奶後,如能習慣性的再給寶寶喝兩口水,可以清除口腔內剩余的奶水渣,保持口腔清潔衛生。
有些父母希望寶寶多喝的原因是伯寶寶便秘,其實寶寶便秘的原因很多,主要與本身腸胃道的功能關系較大,便秘與飲食習慣雖有影響但非主要因素,因此攝取懼量多寡主要會影響小便量,而非大便的質與量。此外,也不要讓嬰幼兒喝太多運動飲料,因為運動核料中除了水分外尚含有電解質,容易滿足寶寶的胃口,會降低正餐進食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