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親寶網
親寶網
 親寶網 >> 0到1歲 >> 0到1歲知識 >> 0到3個月知識 >> 如何讓你的寶寶在同伴中受歡迎
0到3個月知識4到6個月知識7到12個月知識關於0到1歲知識

如何讓你的寶寶在同伴中受歡迎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兒童在0到6歲,就是說6歲前與同伴關系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時期。如果在6歲之前建立好良好的同伴關系,對於以後的社會交往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今天我想在這裡和大家討論、分享一下這個話題,“如何使我們的寶寶在同伴中更受歡迎”,讓他良好的社會關系從0歲就開始建立起來。

  專家簡介:趙紅梅-- 北京大學兒童發展心理學博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現任北大幼教特教資源中心副主任。進行中德兩國17-18個月兒童自我意識發展跨文化研究以及3個月到3歲兒童的追蹤研究。參與撰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教育部重點項目基金申請及其他合作項目基金申請,負責兒童同伴交往專題部分,參與香港青協課題研究,負責考察大陸香港兩地青少年同伴交往狀況'進行中美兩國1歲到1歲半兒童父母教養方式的跨文化比較研究。兩次對加拿大華人收養的中國兒童進行調研並撰寫報告。參與翻譯《發展心理學》、《女性心理學》、《青少年同伴交往》。

  主持人:各位網友好!很高興大家今天來參加惠氏金寶寶俱樂部的活動。我們今天很高興請到了北京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的趙紅梅博士來擔任我們這期活動的嘉賓。我們這期活動的主題叫做“如何讓您的寶寶在同伴中更受歡迎”。下面我們很高興請趙博士做一個簡短地自我介紹。

  趙紅梅:各位大家好!我一直是學兒童發展心理學的,最初我是研究青少年心理發展的,但是在我的研究工作中,我發現很多家長經常向我問起,比如說前幾年他們經常問,怎麼樣提高我們孩子的學習成績等等的問題。但是近幾年我發現,家長問得更多的問題,就是說我的孩子跟他的同學相處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還有的人會說,他們會跟父母的交往出現問題。這樣翠是我現在非常重視兒童的社會型發展,尤其是和同伴的發展。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兒童在0到6歲,就是說6歲前與同伴關系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時期。如果在6歲之前建立好良好的同伴關系,對於以後的社會交往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今天我想在這裡和大家討論、分享一下這個話題,“如何使我們的寶寶在同伴中更受歡迎”,讓他良好的社會關系從0歲就開始建立起來。

  網友:我的寶寶平時跟小伙伴玩得很好,但是一碰到陌生人或者是比較霸道的小朋友,就感覺有點縮手縮腳了。那麼請問這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的?

  趙紅梅:現在我先提醒一下各位朋友,在您提問的時候先說出孩子的性別,然後要告訴我您小孩的年齡,以便我們更好地討論這個問題。那麼您這個小孩是一個男孩嗎?

  主持人:網友沒有提到是男孩還是女孩。

  趙紅梅:這種情況,也就是說他和一般的小朋友相處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的對於比較霸道的小朋友,他就不知道如何相處。自然界有一個規律,就是此消彼漲,那麼他也同樣適用於我們的社會交往當中。那麼對於這種小孩子,第一次出現,如果家長經過客觀地評價,確實是別的孩子非常霸道,我們自己的寶寶受到了欺負,那麼我們一定要告訴孩子怎麼做,站到自己的孩子一邊。可以告訴自己的寶寶,尤其是在別人第一次欺負他的時候就要說,你這樣做不對,或者可以說你要是再這樣做我就不客氣了。因為其他的寶寶欺負他的時候,一般也是嘗試性的,如果我們的寶寶沒有堅定、適當地反擊,將會助長其他的寶寶對他的欺負。但是如果你給出了明確地態度,這種欺負會漸漸地減少。我建議我們家長可以嘗試一下,如果說我們的寶寶的性格實在是太懦弱了,那麼我們的家長可以嘗試地陪在寶寶的身邊,給他們去壯壯膽,那麼被欺負的行為就會有所好轉。

  網友:我的女兒已經兩歲多了,一直不喜歡跟小朋友玩,好像不知道怎麼相處。比如說翹翹板,她不太願意跟別的孩子一起玩,反而一定要跟媽媽在一起玩。現在情況稍微好一點,但是我很想知道,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孩子主動地跟小朋友一起玩?

  網友:我的女兒3歲半了,很喜歡跟比自己大一點的女孩子在一起玩。但是因為比她大的不敢欺負她,而且還帶著她玩,能玩上大半天,但是和自己年齡一樣的小孩就不行了,老是存在著搶東西或者是打架的現象。而且我的女兒膽子比較小,別人搶了她的東西一般情況下只會哭,我作為媽媽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女兒。不應該怪她膽子小,也不應該讓她搶回來。所以每次我的女兒回來之後受傷了我看了都很心疼,那麼應該怎麼解決這樣的問題?

  趙紅梅:這樣的家長遇到的問題跟上面相類似,這個小朋友也喜歡跟比自己年齡大的同性孩子一起玩耍。那麼小姐姐實際上和我們成人是相同的,可以給她很多的照顧,那麼我們的小寶寶等著別人照顧和謙讓她就好了。那麼在這樣的交往過程中,對她的社會技能的要求較少。但是我們發現了這個小寶寶在和同齡的小朋友,尤其是比自己小的孩子交往的時候會出現問題。總體上看,是我們的寶寶缺少和同伴交往的技能。這裡面還有一個可能,就是我們的寶寶可能缺少一些交往的自信心。那麼我們家長,可以采取一些小小的策略,樹立她的自信心。我們都知道,小朋友都很崇拜比自己強的人,這裡面的小技巧就是,我們的家長,可以教給自己的寶寶,尤其是女孩一些小魔術或者是折紙的游戲等小技能,讓她有機會可以在小朋友面前展示。那麼通過展示,小朋友會對她投來一種羨慕的目光,增強了她的自信。就會樹立她在同齡小朋友面前的威望,有了這樣前提的存在,對她以後的交往會越來越好。那麼她在以後的交往過程中,不會再害羞或者是畏縮。

  

  網友:我的兒子兩歲了,聰明可愛,周圍的人都很喜歡他,但是最近他比較喜歡打家裡人的臉,家裡的大人觀察,好像在他打人臉的時候會表現得非常高興。雖然人常說這樣不對,但是沒有用,家裡的大人也會告訴寶寶這樣打人是不對的。那麼我們非常擔心,如果寶寶在外面這樣對待小朋友或者是同伴可能就不是很好,那麼我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寶寶在外面如何跟人相處呢?

  趙紅梅:這個小男孩2歲多已經出現了攻擊性的行為,那麼首先來講這種攻擊性的行為,在我們現在的教育中還是比較需要的。我們有的時候會有意識地訓練男孩的攻擊性,但是這種狀況是有強度的。這個男孩現在開始出現打家裡人,其實打本身也是身體上的接觸、觸摸。小孩子有的時候的攻擊,比如說打並不是一種惡意的,並不是我要打你,讓你感覺到疼。最初也許是有一次打了一下,發現爺爺奶奶或者是爸爸媽媽,表情非常誇張,他從這裡面得到了樂趣。他覺得這個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他每打你一下,他就期待著你有一個讓他非常欣喜、詫異的表情出現。所以,他覺得非常有樂趣。這種時候,孩子再打的時候不要關注他,如果關注他他就會出現打的頻次,如果不關注他,他下次覺得沒有樂趣了,他就不會再做了。剛才家長說了,說教已經沒有有了,所以從行為上先不去關注他,可能會收到比較好的效果。

  網友:我的兒子已經19個月了,但是經常喜歡打大人還有小朋友,家裡人看到也經常教育他不能打。可是,在制止他的同時,小寶寶是越制止我,越是要打人,像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處理?

  趙紅梅:可能這個寶寶已經對打人這件事情非常感興趣了,而且表現上來看,有一點點地逆反了,就是家長不能夠阻止了。那麼除了我們說的,當寶寶再次出現這種打人的行為,我們要不給予關注的方法以外,我們還有一個對於這種小寶寶,他再打人的時候,我們可以抓握住他的手,輕輕地放在自己的臉上,表現出非常開心的樣子。然後通過握著他的手,讓他體驗到輕輕地,大人才會露出非常親昵的表情,慢慢地我們的寶寶也學會了我們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我們要輕輕地而不是很重的力量。家長可以嘗試。

  網友:我的兒子已經5歲半了,不會和其他的小朋友溝通,他很想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但是不會溝通。其他的小朋友打他,他不會擋只會在那裡站著,臉上留下了很多的傷痕。那麼他和比他大的小朋友的關系還有大人的關系都非常好,周圍的鄰居沒有不喜歡他的,那麼這是為什麼?我的孩子為什麼沒有辦法跟其他的孩子在一起玩?

  趙紅梅:這是一個小男孩,已經馬上要上學了。那麼這樣的小男孩不會跟別人玩耍。比如說這種合作性的游戲,很多的孩子在一起玩,那麼對於這個男孩來講,他怎麼進入這個游戲是非常重要的社會技能。比如說家長可以教給他一些語言,比如說他可以走近小組活動的領頭人,比如說我可以加進來嗎?我可以跟你們一起玩嗎?首先從語言上得到別人的同意。如果別人玩得非常盡興,我們的寶寶就是加入不了,我們還可以見機行事,讓寶寶討論和這個游戲有關的內容。比如說別人在玩小球,可以討論一些共同的話題,這樣寶寶就很容易進入到這個集體活動。再有可能他說到的是兩個問題,還有一個問題是說,寶寶被欺負了,不太懂得怎麼保護自己,這個問題和我們剛才談的有點相似。就是說,尤其您的寶寶要上小學了,進入了新環境,遇到了被欺負的行為,家長可以告訴他,比如說別人欺負你的時候,你要跟別人說這樣做不好,你再這樣做我就不客氣了。讓他有先是語言上的反擊,行為上要有適當地反擊。你給了他這樣的反擊,別人就不會再欺負你了。但是如果第一次被欺負了,別的小朋友看到你沒有反擊,那麼他這種負面的行為會得到助長,可以嘗試一下。

  網友:我的寶寶快26個月了,是小男孩,現在還是不會說話,平時會說一些“阿姨、爸爸、媽媽、垃圾”,詞匯量很少。教他他還不肯學,感興趣的才學,平時不喜歡跟小朋友玩,好像不感興趣,只管自己玩。看到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好,他就去搶,別人欺負他他就躲,小朋友跟他握手,他也願意伸出手。像這種情況正常嗎?應該怎麼讓他跟別的小朋友玩?

  趙紅梅:開始是語言的問題,是一個26個月的小男孩,就是剛剛2歲多。從一般的發展規律來講,小男孩的語言發展得可能會稍微晚一點。一般是3歲左右,如果能夠很流利地講話都還不算晚,所以這個不要著急,他已經出現了雙字的語言、疊字的階段,語言已經開始了。孩子的語言發展分為接受性的語言和表達性的語言。如果我們平常經常跟孩子說話,就是這種語言會存在孩子的腦子裡面,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我們孩子的腦區發展到適宜的程度,他會表現出來,就是會把話講出來,這就是表達性的語言。就是我們的家長在這個時候需要做的,為了讓他的語言有更好的發展,要繼續堅持給他語言刺激、於是環境。在這裡我也想說,可能我們有的家庭裡會有一些方言或者是其他的語種,比如說英語等等,都沒有關系。重要的是要有語言的刺激,家長可以說明的聲音慢一些,音量大一點,表情誇張一些,這樣都非常有助於我們寶寶語言的發展。那麼下面的問題,相對來講有一點聯系,就是所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跟同伴的交往,更多地是靠語言這個工具來完成的,所以如果語言發展得好,會非常有助於他的交往。

  

  主持人:現在網友提到的問題都是孩子如何跟別人交往,其實我們今天的主題是“如何讓您的寶寶在同伴當中受歡迎”,希望網友下面可以提一些有關於活動主題的問題。

  網友:我親戚的女兒現在1歲了,雖然還不會說話,但是她都能夠聽得懂大人講的話。如果她正在吃什麼東西,我們跟她要,小寶寶會假裝給你,但是你真去拿的時候,她會縮回手去,這到底是童心還是自私呢?

  趙紅梅:這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問題,就是1歲左右寶寶已經能夠聽懂大人說的話了,她有接受性的語言,但是她還不能表達出來。那麼我想家長想問的是這種行為是好還是不好。我覺得這種用自私這麼大的一個概念,現在來形容這麼小的一個孩子,可能還不太恰當、合適。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我們的小寶寶,她可能有一個方面發展得比較好,也就是說她喜歡這個東西,她能夠區分出來這個東西是我的,那別人跟我要的時候,我不想給。其實,這是表明她能夠區分出別人和自己,這在心理的發展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那麼對於家長來講,我覺得可以再觀察一段時間,現在讓她談分享,可能稍微有一點點早。或者可以嘗試,跟她去交換。比如說拿一個她更感興趣的東西,讓她知道,你把你手裡的給我,我就可以把你感興趣的給你。慢慢地,再培養她的這種分享的意識。

  網友:家裡的小孩是男孩子,現在已經9個月了。因為我的性格比較內向,不擅長和別人打交道,所以我想從現在起,我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者是該做一些什麼,讓孩子不受我的影響,以後可以跟其他的小朋友相處得更好,在小朋友之中更受歡迎?

  網友:我的兒子10個月了,也是老打人,我很擔心,會不會影響他以後的交往能力。應該讓他和小朋友握手的時候,他的手特重。

  趙紅梅:一般來講,這麼大的小孩,他還不太會我故意地打人,或者是傷害別人,和我們剛才回答的問題有點相似。也就是說,我們成人說的打,他認為是撫摸。只不過是他的力量大一些,尤其是當對方哭了,或者是怎麼樣的時候,他會覺得非常有意思,他會嘗試看我發起的這樣的行為,會有什麼樣的社會效果。那麼這樣,他就會助長自己的行為的出現。如果說這種行為一直出現下去,我們家長不給予制止的話,可能會有一些影響。從目前來看,像我們剛才說到的,我們可以讓他輕輕地放在臉上,告訴他這樣不好,輕輕地摸你的時候,放在臉上的時候,你要露出非常愉快、快樂的表情。這樣,慢慢地他會建立連接。也說到了和別人握手,握手其實是我們成人交流比較慣用的手段和模式。小朋友的握手只要摸到就可以了,開始力氣大就是我剛才提到很重要的一點,也就是說我們小寶寶對於力量把握得不是很准確,慢慢地他可以控制,所以還是不用擔心的。

  主持人:我看到網友都很擔心小寶寶打人的問題,我不知道像這樣的問題,是小朋友很普遍的,還是這個年齡階段特有的一些東西?

  趙紅梅:打人,一般小男孩和小女孩都會出現。最開始是像我們說的嘗試錯誤,無意間他打了一下人,父母露出了驚異的表情而且很誇張,還有的家長會說很疼,孩子會覺得非常有樂趣。就像他往地上摔一個東西,他發現大人去撿,他會很有樂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希望得到關注,希望打人之後看到這種樂趣。還有孩子打人的時候,最初是不知道什麼叫做打人的,打人就是對於力量的運用不能很好的控制,包括手部的力量,包括孩子拿東西,可能不像我們輕輕地去捏,可能大把地抓,很魯、很猛的樣子。那麼這會兒,我們在這個情境裡面,我們的父母要刻意地教給孩子一些,告訴他你這樣弄小朋友會疼的,你要輕輕的,你要教給他什麼叫做輕輕的,主要是對於自己腕部學習的過程。比如說在家裡放東西,放杯子你輕輕地放下,杯子就不會碎或者是出聲音了,抱別人的時候要輕輕的。慢慢地等他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處理好了,就不會這樣了。

  網友:我小姑子的女兒去托兒所兩天,小便的時候沒有去廁所,被老師罵哭了,之後就不喜歡去幼兒園了。但是前幾天把她騙到幼兒園去了,但是一進去就鬧,怎麼辦?

  主持人:由於要跟孩子很好地溝通?

  趙紅梅:是的,讓我們的孩子跟同伴有語言的交往和一起做游戲的樂趣,那麼他就很喜歡去幼兒園,如果現在他沒有,他沒有從同伴的交往中獲得樂趣,所以他會非常依戀大人。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看到孩子哭了,我們的家長要堅持住,把他放在那兒,一定要堅持著離開。因為據我們在園的老師觀察,頂多是半個小時,一般就會好了。過一會兒,我們那兒有一個小孩,頭一天在地上打滾,哭得死去活來的。但是第二天就玩得非常好了,所以小孩的注意力是非常容易轉移的,所以我們的家長要了解孩子的特點,不要被孩子表現出不好的東西嚇倒了。

  

  網友:7歲的男孩,上課的時候不注意聽講,沒有組織紀律性,怎麼辦?這樣的小孩會不會影響他在小朋友當中的好感度?

  網友:我的兒子快要上小學了,特別喜歡和小朋友玩。但是小時候可能是看天線寶寶看多了,他很喜歡和小朋友抱抱,但是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喜歡和別人抱。所以,他會因為抱別人跟小朋友產生分歧,最後可能會被打,所以我們不知道怎麼辦。還有一個是不能小聲跟別人講話,我們也告訴他這樣不對,但是沒有效果,我們應該怎麼辦?

  趙紅梅:這個問題是比較普遍的,首先我們的孩子是非常熱情的,具體不是天線寶寶的影響,可能需要進一步的考證。針對這個情況,我們家長說了,他曾經告訴自己的孩子,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被抱的,但是我們的孩子還是不能理解,什麼人能抱什麼人不能抱。那麼這裡我們家長可以做一些硬性的規定,比如說好朋友可以抱,不是好朋友的就不要抱,等成了好朋友再擁抱。這樣,孩子可能還有一個問題,第一次可能玩得好就是好朋友了第二次玩得不好就不是好朋友了。

  那麼我們家長可以做一些劃分,經常玩的小朋友可以抱一抱,但是小朋友覺得不舒服了,我們就不要抱,如果他喜歡抱你就可以再抱。因為我們的孩子是可以分辨小朋友是不是喜歡的,讓孩子可以明確地判斷,自己什麼時候可以抱,什麼時候可以不抱。

  主持人:剛才的網友提的問題是不是讓自己的孩子正確地界定自己的同伴是什麼?

  趙紅梅:可能是他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同伴是一個比較泛泛的概念。如果說是在通俗地來講,他主要指的是我們和這個年齡、成熟水平、發展水平相當的一些同齡人。因為我們現在的孩子,經常是生活在樓房,住在單元房裡面,不像過去在農村,或者是在四合院,出了門大家都可以見到。而住的單元房、塔樓裡面,每個小朋友進到自己的家,就關起門來了。

  再有,我們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他又沒有兄弟姐妹可以交流,所以說他的同伴,從目前我們中國整體的狀況來講,主要就是這種上了幼兒園,就是幼兒園班級裡面的小朋友。那麼上了小學,就是小學的同學、中學的同學甚至大學的同學。所以,家長如果說想讓我們的孩子在這種同伴中受歡迎,就要知道,同伴主要指的是他的學校學習的環境下,周邊的一些同學。

  那麼孩子的一些技能、說話的方式,可能要著重地從這種學校的情境裡面去考慮。可能這樣,我們的孩子能夠更好地適應和他同伴的交往。

  網友:我朋友的孩子在學校總是跟別的同學打架,有的時候為了一些小事情,所以孩子總是受批評,沒有朋友。現在孩子有一點厭學,怎麼辦?

  趙紅梅:這個問題也是現在經常有家長向我提問的問題,就是跟同學的交往不好了,不願意上學了。可能青少年現在表現得更為嚴重一些。那麼對於這種孩子,如果說要找一個突破口,可以看他哪門功課學得是比較好的。這樣,讓他在同學中有一個非常好的印象。比如說就數學學得很好,或者是音樂學得很好,讓他有一個展示的機會,同學們會喜歡他。再有,就是他攻擊性的行為,剛才我們一再地提到,攻擊性是有原因的。除了他本身可能是非常地好動,手比較重以外。他有兩方面,第一是我們剛才講的,他要得到關注,他要引起別人的憤怒,別人才能看得到他。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我們的孩子在學校裡面會有沖突的情境。比如說跟其他的孩子爭搶一個東西,相互借一塊橡皮或者是鉛筆丟了,很小的事情他不知道怎麼處理,他語言上也不知道去問別人和別人很好的交流。他采取的方法很簡單,如果個子大的話就采取武力的解決。這種情況下,家長要問一下孩子為什麼打人?他不會平白無故地打人的,如果他不知道怎麼處理這件事,我們家長要告訴他怎麼處理。如果他總是欺負人,我們要從道德上面告訴他,你欺負別人的後果是什麼。現在就是你經常欺負別人,別人不願意跟你交往,你會變得很孤獨。這樣,家裡可以采用自然結果法。

  也就是說,當孩子覺得自己也失去朋友了,也沒有小伙伴可以玩耍了,他心裡是很痛的。我們可以跟他講,你為什麼出現這樣的狀況,就是因為你打人,造成了這種狀況。但是如果你不打人了,別人就會喜歡你了。

  

  網友:請趙博士再跟我說一下,就是關於自己的性格比較內向,會不會影響孩子。

  趙紅梅:我自己的小孩現在是8個月了,其實客觀來講,我們家裡人也不屬於很外向或者是很OPEN的人。但是我們自從有了孩子,包括我們電梯裡面的阿姨,我們帶著孩子,就是再不愛說話的人,這會兒也愛說話了。這是非常日常化的東西,就是我們自己的性格內向,我們的孩子不一定內向。關鍵是看你怎麼帶他,怎麼教養他。如果我們想孩子變得更開朗,不要像自己這麼內向,那麼我建議9個月了,已經會爬了,跟別的小朋友已經有了眼神的交流了,我們要經常帶他做戶外的活動。

  比如說跟院子裡面或者是跟社區的小朋友拉拉手,共享或者是互換玩具。比如說我們的孩子不太會,但是我們可以抱著我們的孩子,跟別的小朋友摸一摸、親親他,或者是貼貼小臉。還可以帶他去朋友聚會,讓陌生的叔叔阿姨抱抱他,逗逗他,這樣他的性格會非常開放,至少跟陌生人交往不會很焦慮。

  但是這裡要注意一下,我們的寶寶在6個月左右的時候,會有分離的焦慮。就是說他離開他非常依戀的人,比如說媽媽,他會心裡非常不安全。因為他跟你這種朝夕相處,已經建立了一種依戀的關系。那突然依戀的對象沒有了,他就非常不安。也就是說,在到陌生人的環境下,比如說同事抱走了,比如說高大的叔叔,我們家長不要離開,我們要陪著他,當發現小孩比較適應這種環境,我們離開一小會兒,然後逐漸增強離開的時間。我們的孩子慢慢地學會了,爸爸媽媽離開了,他還會回來的,我可以暫時跟別人待在一起。這樣,他有非常好的安全感的心理,這樣我們的寶寶和陌生的成人的交往的關系也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網友:我哥哥的小女兒5歲了,大女兒10歲,哥哥比較偏疼小女兒。特別是長輩來家裡的時候,總喜歡讓小女兒當著大人的面表演節目。這個時候我觀察到,他的大女兒在這個時候會有一點小別扭。而且,兩個小姐妹,因為這個關系很緊張。大女兒在學校,反而會有很多小朋友跟她玩,就是在家裡很受寵,在學校很孤立,我哥哥的教育方法是不是不妥?應該怎麼樣更好地教育兩個孩子,讓她們都能夠很健康地成長?

  趙紅梅:那麼按照姑姑的說法,這個孩子的父親在做法上確實存在問題,讓小女兒有更多展示的機會,可能會讓大女兒和小女兒心理上有不同的感覺。粗淺地來講,我們的孩子會覺得,爸爸媽媽是不是更喜歡妹妹。妹妹會想,你看他們不喜歡姐姐,就喜歡我。如果按照姑姑的說法,已經出現了這種情況了,大女兒在家裡不受關注,所以她可能就激發自己更多地去用察言觀色,他能夠洞察別人的心理狀態和情緒狀態,她能夠采取非常好的交往方式跟別人打交道。這可能導致了,她在學校裡面有很多的好朋友跟她一起玩。那麼妹妹在家裡受寵慣了,總是別人主動地關注她,所以她沒有主動接觸別人、和別人打交道的技能,慢慢地就受孤立了。

  在這裡,姑姑作為長輩,可以建議孩子的父親,最好不要有這種偏愛。因為都是自己的女兒,我相信這個父親應該也是非常愛這兩個女兒的。可能會覺得,小孩子需要更多地關注,可能無意識地給了小女兒更多的關注。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姑姑應該建議父親,也給大女兒一些展示的機會。再有,讓大女兒在這種小女兒面前展示一些技能。比如說畫一幅畫,比如說姐姐比妹妹畫得好,讓妹妹對姐姐產生依戀的感覺。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妹妹社會交往和同伴交往的技能的發展,也能夠很好地培養姐妹之間的感情的交流。如果沖突一再進行下去,可能會帶來雙方不太好的關系影響。

  網友:家裡的居住情況人口比較少,會影響孩子的性格。我的女兒現在已經2周半了,是屬於安靜易養型的,由於家裡面住的是高層,鄰居間的來往是很少的。我們平常上班的時候,婆婆就帶著小孩,也很少帶小孩出去玩,所以在上托兒所之前孩子很怕跟外人接觸,可以用摸不得來形容。只要外人輕輕一接觸,他就會大聲哭。這種情況讓我們很擔心,大概2周多的時候送過托兒所,他哭的聲音震驚幼兒園,但是後來狀況有所改善了,也開始上幼兒園了。孩子長得可愛,發展狀況也優越,所以老師比較喜歡。但是家裡住的狀況還是那樣子,而且父母很忙,而且父母都不是善於和別人交際的人,那麼這樣的狀況一直下去,會不會對孩子的成長和交際有影響?用什麼樣的方法可以改善?

  趙紅梅:這個孩子目前還在上幼兒園嗎?看這個意思可能一直在上,而且很受歡迎,這說明目前雖然我們的孩子在最開始,可能跟其他人交往得不是很多。但是,從結果上來看,我們的孩子具有很好的社會適應性,得到老師的喜歡,得到小朋友的喜歡。那麼家長可能擔心的是,平常回到家,又回到了那種環境。其實如果我們的孩子已經上了幼兒園了,他還是需要一些獨處的時間,回到家裡,可以社區裡面轉一轉,如果沒有別的小朋友就回到自己家,跟父母交流也是很好的。

  如果沒有別的事情,可以跟父母做一些游戲,進行一些親子溝通。針對忙的狀況,我們可以利用節假日,帶著他出去玩一玩,到人多的地方可能好一些。組織一些朋友的聚會,跟別的小朋友,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起交流,也能夠彌補我們居住的環境。

  

  主持人:感謝各位網友剛才給我們的提問,我們現在休息一會兒,一會兒之後回來,謝謝!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大家又回到我們惠氏金寶寶俱樂部的活動當中。我們繼續剛才的話題,就是“如何讓您的寶寶在同伴中受歡迎”。我們現在有網友發了一些新的問題。

  網友:我的女兒快4歲了,已經上了一年幼兒園了,從第二個學期開始每天早晨到幼兒園就哭,已經半年多了。我們想了很多的辦法,但是都沒有什麼效果,想問一下趙博士到底是什麼原因,該如何解決?

  趙紅梅:這個小寶寶已經上幼兒園1年了,突然間可能就不太喜歡上幼兒園了。我初步分析,可能還是存在一些原因的,我們家長可能要細心地去尋找一下。首先因為4歲,我們寶寶的語言已經發展得很好了,我們可以帶我們的孩子一起出去玩。在她很開心的情況下,我們去跟她聊天,問一下她你怎麼不喜歡上幼兒園了,幼兒園哪不好啊?還要問她幼兒園有哪些好的地方啊?讓她都說一下,當她都說完了以後,我們要看一下到底是什麼導致了寶寶不喜歡上幼兒園,是不是跟小朋友打架起來不喜歡哪個老師了。這是我們可以從寶寶的方面值得獲得的。

  再有,我們可以跟老師交流一下,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不舒服的事情,導致了寶寶不喜歡去了。已經有了一年的適應,我們寶寶還是應該喜歡上幼兒園的,所以我們家長要找到原因,這可以以後進行溝通,看一下怎麼針對這個原因給我們寶寶幫助,讓我們的寶寶重新再次喜歡上幼兒園。

  網友:我一個朋友的女兒已經10歲了,感覺總是長不大,考試的成績總是很差,但是在家裡如果你逼著她做,有一些題她做得出來。我自己的而3歲,我朋友的女兒已經10歲了,但是她經常跟我自己的女兒爭東西。曾經帶這個小女孩測過智商,確實是智商偏低,但是她在英語和音樂方面確實比較有天賦。請您分析一下,是不是真的有問題?如果有問題,是不是需要去治療?

  趙紅梅:這可能是兩個問題了。第一個是關於這個10歲女孩的智商,但是我不清楚您是到哪裡測得的智商,是不是醫院裡面提供的,還有智商的量表是不是科學,我們還有待於進一步的考證,我們現在還不好說。那麼提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可能不太理想,還有在學校裡面適應得不是很好,這可能跟她的學習成績是有關系的。她現在可能在學校的學習中,她沒有那種成就感,她找不到樂趣。這樣的情況下,以後會進一步地引發她一些交往上的問題。因為她越來越不喜歡待在學校裡面。

  剛才我們這位網友非常細心,這個孩子的社會性方面,她不懂得跟比自己小那麼多的孩子分享東西,我想這個是需要不斷地說教,去情境遞交於。在這裡我想說一下,這個女孩的語言和音樂都是非常好的,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線索。我們網友朋友可以以這個為切入點,可以盡量地以這個挖掘她的強項。我們以前的教育,是盡量地彌補孩子的弱項,就是不太強的,就是把缺點進一步地去彌補。以前我們經常提到三好學生,方方面面都要好,差得不行就得補。現在當然也需要,如果說差到一定的程度,已經影響到我們的正常發展了,我們也要補。

  但是,從目前來看,因為我做了一點點教育方面的工作,了解到當前的趨勢,從我們自身的建議來講,我們還是建議我們的家長,更多地要挖掘自己孩子的強項。也就是說,如果她對一件事非常感興趣,那麼這是她把事情做好的重要的前提。她能夠做好之後,她有了一技之長,她才可以在同齡人和社會當中立足。所以,針對這個10歲女孩的問題,我們建議從她強的英語和音樂入手,培養她的學習興趣。還有,可以通過讓她教妹妹去學琴,讓妹妹跟她一起學英語,來讓她逐漸懂得跟自己年齡小的人怎麼樣相處、關愛。還有,就是怎麼樣去分享,可能這樣效果會更好一些。

  主持人:像這位家長剛剛有提到,這個小孩確實測過智商,可能智商偏低。那麼像趙博士說的,我們要找到她的強項一點一點來引導她,如果她的智商真的偏低,是不是我們建議這個家長帶著孩子到一些正規的地方做一些輔助的治療更好一些?

  趙紅梅:簡單地來說,智商會給一些分數出來,這個分數是一個比較之後的分數。也就是說,你自己在一些測試中的得分,然後它除以一個平均人的水平,得出來是相對的。比如說多少分是中等,多少分是偏高,多少分是低的。這個測試包括語言、一般的常識、精細動作等很多個領域,智商低並不能籠統地去講。具體地要看我們這個孩子是哪些問題不行,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行,還是算術不行,還是動作建構方面不行。如果說哪一個區域哪一個分的測驗當中比較低,我們才能夠對症下藥。因為現在智商是一個總的說法,要根據具體的情況,才能給出比較好的方法和建議。

  

  網友:我的孩子2歲2個多月,比較好動,已經上了幼兒園1個多月了,他能夠適應,但是每天送去的時候會哭一下。他不太主動跟別的小朋友玩,而且有的時候喜歡打別的小朋友,有的時候還會咬人,家長也很困擾。希望他能夠跟別的小朋友一樣,可以主動地跟別的小朋友玩,因為他很聰明,但是感到在交際上沒有那麼主動和大方,希望趙博士能夠給指導一下。

  趙紅梅: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小朋友的入園適應還是很順利的,有一點小哭鬧。尤其是經過了放長假,過一段時間要進入寒假,這又要重新入園,再出現小哭鬧不用特別注意。具體到這個小孩可能會打人和咬人,那麼這樣在群體當中可能會影響他的社會交往。那麼怎麼辦呢?首先我們在家裡,還是要像我們剛才提到的,要教給孩子一些,跟小朋友打交道的一些技能。比如說他想要一個玩具,不能上去就拿手去搶,如果別人不給就去奪,或者是推人家或者是打人家。要讓他鍛煉自己的語言,先要請求,問人家這個我能玩一會兒嗎?給我玩一會兒好嗎?還有,可以教他一些主動詢問的方法。

  比如說他想玩那個球,先問人家是不是可以讓人家先玩一會兒這個,讓他跟別人交換。或者是讓他先拿一會兒,然後別的小朋友拿一會,這樣從語言上告訴我們的孩子,就算別人不給他,也不要去搶,當這個玩具沒有人玩的時候,你再去玩。所以要從語言和情境上教給我們的孩子怎麼去做。那麼這樣,我們的孩子才會慢慢地學習跟同伴交往,慢慢地他也會成熟起來了。

  網友:我女兒4歲了,現在上幼兒園,她平時只喜歡自己玩,不喜歡和別人接觸,她總是自己在一旁看圖書。她現在認識很多字了,在幼兒園非常聽話,老師也很喜歡她,但是家長比較迷惑,她只喜歡獨處,不知道是不是有一些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引導她,讓她喜歡和別人交往呢?

  趙紅梅:我們的小孩4歲了,而且喜歡學習,特別享受獨處的樂趣。總體上感覺,可能這個孩子是比較喜歡安靜的。因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著這樣的人,性格是比較寧靜、安靜的。那如果說,我們要想讓她喜歡跟別人交往,喜歡集體生活,還是那個總的原則,我們要讓她從集體的活動中獲得樂趣。比如說看書、聽音樂,她不需要有別人存在,她也會非常高興。但是,如果說一些過家家的游戲,還有像下跳棋等等的游戲需要兩個人玩的,如果沒有兩個人就玩不成的游戲,我們可以慢慢地讓孩子對這種游戲感興趣。

  她感興趣之後,她會認為,原來跟別人一起玩是非常有意思的。她慢慢地獲得了了,下次她就還有想跟別人一起集體活動、小組活動的欲望。首先,要讓她產生這種動機,還有要讓她經常看到,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是非常有樂趣的、非常快樂的,讓她產生意願,慢慢地她也會喜歡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主持人:咱們上一節的時候也提到過同伴,同伴的界定對小朋友成長過程的重要性。那麼剛才那個家長也提到了,孩子很喜歡獨處,那麼應該怎麼樣引導小朋友,讓他覺得同伴對於自己是重要的,讓他覺得跟別人交往可能比獨處更好?同伴的這個概念是怎麼樣灌輸給這麼小的孩子呢?

  趙紅梅:可能我們今天的網友都是3歲以下孩子的父母,而且獨生子女的父母居多。我們的家長還沒有意識到,孩子跟同伴相處這件事情是怎麼回事,會給我的孩子帶來什麼問題。更多地是我們已經上了幼兒園,或者是入了小學的家長有這樣的問題。但是,從根本上說,這些跟同伴交往的能力,應該是我們在上幼兒園之前就培養好的。然後,再放到幼兒園裡面去用這些技能,那麼我們的孩子就會適應得非常好。但是,如果說沒有培養好,直接扔到幼兒園了,我們的孩子表現出了這種分離焦慮,可能這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如果說他長期地焦慮,長期地不能融入集體,那就是說,他還許多學會怎麼跟同伴交往,包括我們說的打人。那麼這個時候,我們的家長要意識到,有一些近期的研究數據,在這裡我可以跟大家說一下。比如說我們同齡人,我們剛才已經說過了,都是他學校的學生、同學,有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在剛開始,尤其是3歲以前,那麼我們經常是家長陪伴著我們的孩子,或者是爺爺奶奶或者是爸爸媽媽。但是,他一旦上學之後,他就是跟同伴交往了,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學校裡面。在學校裡面不僅是一起玩,可能還要一起吃飯、一起學習。尤其是我們進入小學以後,要一起討論問題,可能是家庭作業留了,沒有記住都要跟同學問。

  還有,這道題怎麼做,我不會做,我也要跟同學討論,如果這個時候我們跟同伴相處得很好,這些學校的適應問題都迎刃而解了,會非常有幫助的。還有孩子到了上學之前是非常依戀家長的,但是孩子到了青少年,你想跟他說話,孩子都不願意跟你交流的,就是說這會兒他遇到了麻煩,他傾訴的對象是同伴。如果說我們的孩子有一個很好的知心的朋友,他們個人是小伙伴,他們可以提供的是情感、心理上的支持。我們的家長不用費太多的心,我們的孩子也可以處理好自己的問題。因為,終究我們的孩子是要離開我們父母的,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要進入到社會裡面的。

  比如說2歲的時候,我們的孩子跟小伙伴相處的比例可能少一些,但是到了青春期的時候,他有50%到60%都是跟其他的小伙伴一起相處的。所以,現在我們網友的孩子都比較小,所以我們要給他打下一個比較寬泛和平實的基礎,讓他們喜歡跟小伙伴交往,這樣讓我們的孩子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到了青春期甚至是成人以後跟同事交往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所以,前期是非常重要的,是一個基礎性的東西,大家一定要注意防范一下。

  

  網友:我堂妹的兒子今年已經3歲多了,但是喜歡朝別人吐口水,而且一有不如意的事,孩子就在地上翻滾,現在鄰居也不喜歡。那麼打也打過了,說也說過了,那麼現在應該怎麼辦?

  趙紅梅:小孩表現得問題比較多,種類也是屬於比較頑皮的孩子。我想這種孩子既然表現出了這麼多的問題,就需要我們的家長在家裡立一些規矩,就是說哪些是不能做的,哪些是可以做的。再有,就是哪些東西發生了,比如說跟別人搶了,你要怎麼樣做,哪些是不能那樣的。一定要讓這個孩子非常明確。再有,適當地建立一些獎懲的制度,如果說這種制度一旦建立了,就要進行實施。因為孩子在看著你,如果第一次犯了錯誤,你在這之前跟他說,如果你犯了這個錯誤,我將怎麼怎麼樣。比如說最喜歡的玩具,一星期不能碰了。但是有一天你高興了,沒到一個星期,你把這個玩具又給他了,所以孩子就會無視這個制度的存在。所以,要讓孩子從小有規則性,不能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因為我們是生活在比較有社會規則的社會性的環境裡面,確實不能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尤其是到了幼兒園,孩子沒有規則性,孩子會出現一些問題,可能要吃虧的。

  網友:我朋友的兒子7歲了,最近老是發小脾氣,和別的孩子一起玩,大家會覺得他總是亂發脾氣,在家裡也是這樣的。像這樣的情況怎麼處理?

  趙紅梅:這種可能是在同伴的交往中,表現出了一些情緒的調試,因為我們現在說孩子的發展是否良好,其中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健康。那麼健康又分為身體健康,還有心理健康,那麼心理健康裡面一個重要的指標,也就是說,他在學校裡面,還有在跟同伴和老師相處,他是不是情緒穩定,這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我們這位網友朋友的孩子,他的情緒可以看出非常地不穩定,總是無緣無故地發脾氣。這個可能跟我們孩子的個性有關系,就是他的敏感性非常強。稍有一點點不如意,他就會引發自己情緒上的波動。

  那麼我們家長在教養的方面就要注意了,比如說在家裡他因為一點很小的事情就發脾氣了,家長要跟他講,這件事情是不值得發脾氣的,沒有那麼重要,這樣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因為7歲了,我們可以通過說教給他一些幫助。

  再有,我不是很清楚,是不是家裡人經常有這種行為方式,比如說父母或者是其他的長輩,遇到稍有不順心的事情,就喜歡摔東西或者是在言談舉止上表現出了很憤怒。其實我們孩子很多的行為方式,比如說尤其是排解煩惱、克服困難的方式都是模仿我們大人的。我猜想,可能家裡會有人也是經常發脾氣,導致了我們孩子這樣的。那麼,這一點就要求我們家長,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如果你自己是這樣的一個人,那麼你又要求孩子不是這樣的人,我想這是比較困難的,所以要求我們的家長首先要做一個情緒穩定非常好的榜樣,這樣非常有助於我們孩子情緒的發展。

  網友:我的孩子2歲零2個月,剛剛趙博士您解答的那些方法,我也曾經都試過了,但是效果不是那麼好,而且這兩天孩子的脾氣特別大。一有點不順,他就大發脾氣,在幼兒園老師也很喜歡他,但是因為他太皮了,比如說昨天放學的時候,他們班的小女生想牽他的手,他就不願意。家長告訴他你看人家小女生都那麼大方,最後就牽上了,但是他發現孩子想咬別人的手,這樣應該怎麼辦?

  趙紅梅:可能我們跟網友交流的方式比較有限,而且也沒有面對面地見到這個小朋友,不知道是不是像媽媽說得這麼嚴重。有的孩子的行為也是個別的,但是多次提到的咬,我想還需要再觀察一段時間。因為他隨著年齡增長,他咬別人,別人會表現出不舒服,那麼從體會別人情緒、情感的角度說教他可能會有一些效果。也可能是,他咬別人的時候,是他心理上的滿足沒有得到全面地宣洩,那麼表達他語言的能力沒有跟得上他的行為,就是他的動作快於語言,所以他總是很著急。所以,家長也可以嘗試一下,是不是他的語言經常很急,應該建議他用語言表達的,不要讓他用咬這種有點攻擊的行為去表達。

  再有的時候,有小女孩拉他的手,他不願意拉,可以用語言說出來,我們小孩現在可以表達出來,但是不要直接打別人。就是換一個角度表達自己的意願,可能對他的行為會有所幫助的。

  

  網友:我家有一個2歲半的女孩,那麼想讓這個寶寶在同伴當中更受歡迎,那麼家長自身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趙紅梅:首先我覺得從外觀上來講,我們說注意一個人,要注意一下形象,讓我們的寶寶時刻保持干干淨淨的、很健康、很活潑的形象。我們的家長如果是這個樣子的,我們的寶寶也會模仿。再有可能,更為重要的是跟人交往,我們的一些態度。比如說我們經常見了面,會跟別人微笑,即使是陌生人。那麼這樣的話,我們的寶寶也會模仿,他會在幼兒園裡面跟老師打招呼,跟小朋友微笑,那麼小朋友和老師也會越來越喜歡他。還有別人不小心侵犯你的時候,比如說有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腳了,我們成人也會,比如說在公共汽車當中別人踩了你的腳,那麼家長會很惱怒地訓斥別人,那麼小朋友也會模仿。那麼我們以非常寬容和有禮貌、和諧的心態來處理的話,我們的孩子也會學到這些技能。

  總之,一些比較寬容、比較好的技能,我們家長尤其在孩子面前,要經常地施展,因為模仿是孩子學習非常重要的一種途徑。再有,從個人的角度來講,要修養自己。比如說我們剛才也提到過的,我們的家長情緒一定要穩定,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還有遇到跟家人的沖突和工作上不順心的事情的時候,不要把這樣的情緒在孩子面前表現,這樣孩子會認為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我也要這樣表現,比如說摔東西、拍桌子。所以,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變成一個受同事和家人歡迎的人,那麼我們的孩子也會這樣。[15:42:09]
  主持人:現在的家長提的問題都是,自己會不會影響自己孩子的發展。

  趙紅梅:是的。

  網友:我的兒子5歲半,孩子在外面受到欺負,奶奶就不讓他和其他的小朋友玩了,這樣好嗎?現在孩子已經在上幼兒園了。

  趙紅梅:這樣肯定是不好的,因為被欺負了,我們從歸類上來講,可能是同伴交往當中經常會遇到的沖突的情境。如果像奶奶把孩子帶走,這是回避的策略。這不是一個有效地策略,重要的解決是勇於面對。比如說受欺負了,如果奶奶不太方便,我們的爸爸是不是可以出面,給自己的孩子壯壯膽,告訴孩子如果你再打我,我就不客氣了。我們的寶寶有及時地、正長地反擊,我們的寶寶以後才不會受欺負。如果一味地逃避,對寶寶的自信心會有影響,也會造成惡性地循環。

  那麼像我們的寶寶剛進入社會,就采取回避,這樣的效果可能不是很好。

  剛才都說到了家長非常地擔心,擔心自己會影響寶寶。因為包括我們自己和身邊的朋友,都感覺生了孩子之後,很多人自己也開始學習了,除了一些育兒的經驗,重要的是我們要給孩子營造學習的氛圍、環境。比如說我們的孩子經常看到父母,捧著一個游戲機在那兒玩,大吼大叫,非常地生活沒有規律,情緒也非常地不穩定。那麼,我們的孩子發展肯定會受到不良的影響。但是,如果我們的父母,首先自身經常看看書、讀讀報紙、看一些健康地電視節目。尤其是我們帶孩子,我們非常強調,要帶孩子進行戶外的活動。爬山、去公園裡玩,在這個過程中,如何跟陌生人交往,就是跟別人打交道。這個,對於孩子的身心都是非常有益的,因為有親近大自然。整體地,就是要求我們的家長多進行一些健康地活動,給孩子做榜樣。

  比如說我們工作很辛苦、很累,我們不是說一味地在家裡睡覺、吃東西,而是進行一些戶外的體育活動,散散心,慢慢地我們的孩子也會知道,我去戶外心情就會好。或者是,我可以聽聽音樂、彈彈琴、跳跳舞,這就是孩子對於你生活的模仿。

  實際上更寬泛地來講,夫妻之間的相處也是一種交往,我們同齡人差別不是很大,一方是爸爸、一方是媽媽,作為母親,我們平常都溫婉一些,不是很粗暴、無理,對於孩子將來也是有幫助的。那麼爸爸有一些寬容、大度在家庭生活中表現出來,也有利於對孩子的幫助。

  網友:我的孩子現在1周半了,經常跟他幾個表哥在一塊玩兒,有的時候小孩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好的壞的他都學,那麼家長該怎麼樣引導他呢?

  趙紅梅:同伴交往就是這樣的,有好的東西和不好的東西在裡面,對於不好的我們的孩子更喜歡模仿。比如說打打殺殺,尤其是一個女孩要模仿表哥的這種,我覺得這種適當地娛樂一下還是沒有關系的。因為我們不能說嚴格地界定,女孩子應該做什麼,男孩子做什麼,因為我們還要考慮個性的差異。但是,如果說我們有一些特別不好的行為,而且跟他的發展確實不應該這樣去做了,第一,我們應該先說服一下表哥,讓他給妹妹做一個榜樣,因為畢竟是親戚,要經常在一起接觸。如果是陌生人,你就不能說別人了,但是是親戚要讓他做一個好的榜樣。

  還有,就是像家庭聚會,要盡量組織健康地、有益身心的活動。可能准備一些像拼圖的游戲,讓他們共同地幫家長完成一件事情,他們也就沒有機會去瞎鬧、瞎玩。再有,我們女孩因為她現在很小,她有崇拜的偶像了,比如說我們通過講故事,可能她很喜歡白雪公主,我們就可以說,白雪公主就不做這樣的事情,因為這會怎麼怎麼樣。這樣,她會慢慢地發覺,我喜歡的這個人她不做,所以我也不做。給她樹立這樣的榜樣,慢慢地她會規范自己的行為,從她內心她就認為那是不好的。她一旦有了這樣的信念,她就不做了。因為我們說,我們的行為都是受我們信念的約束和管制的。

  

  網友:我的孩子平常有一些生活習慣不太好,我的孩子3周10個月了,各個方面發展得很好,但就是吃飯拖拉,話很多,家長應該怎麼引導?

  趙紅梅:不知道這個小朋友有沒有上幼兒園啊。如果這個網友在聽的話,也可以把這個信息給我們補充上來。因為如果說是上幼兒園的話,她再這樣拖拉肯定是不允許的,她就會吃不飽,會肚子餓。其實,客觀來講我們現在的孩子是餓不到的,可能會撐壞,但是餓不到。但是,她最初可能是規則性沒有建立好。

  比如說,她沒有在正點吃飯,但是她已經4歲了,我們可以建立這種規律了,如果太小我們還不太容易建立。比如說她拖拉了,她錯過了吃飯的點,但是我們給她留了飯,她還可以吃。她會認為,我只要餓我就可以吃,我不餓我就不吃。她沒有規律,比如說我們可以讓周末餓她一天,但是是不會餓壞的。看孩子餓得不行了,我們可以給她一點水喝,讓她到吃飯的點。

  不但是吃飯有這個問題,包括睡覺都有這個問題。比如說她習慣了,她吃了一碗飯,過了3、4個小時又餓了得吃飯,那麼慢慢地建立這個規律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是不是生活規律和很規矩的小朋友,在同伴當中也就更受歡迎?

  趙紅梅:是的,因為你生活很規律,首先可以保證你身體發展得很健壯很正常,跟同齡人的高矮胖瘦是很正常的。我們知道漂亮的小朋友高矮胖瘦是很正常的,如果特別特別胖或者是特別特別瘦,可能會影響受歡迎的程度。但是,如果你發展得很好,從形象上很容易受歡迎。再有,如果你的作息比較規律,你的心情會很好。如果你經常熬夜,作息時間不規則,你的情緒就不會太穩定,那麼對於我們小朋友來講也是一樣的。如果說該吃飯的時候不好好吃,夜裡該睡覺的時候不好好睡,那麼白天的活動的時候就沒有精神,那麼就影響到了跟小朋友的交往了。

  所以,生理和心理是連接在一起的,首先有一個很好的身體,我們的學業才會很好,跟小朋友的相處才很好。

  網友:我的兒子4歲3個月了,在外面和小朋友玩耍的時候,往往表現得很弱,是比較弱勢的那種。別人搶了他的東西,或者是打他,他都不知道要還手,被人欺負了也只會跑來告訴家長誰欺負他了,而且教了他多少遍,也還是這樣。孩子受欺負了,我們告訴他怎麼做,但是孩子還是表現得比較膽小。

  趙紅梅:這樣的情況經常有,而且還是一個男孩。這種可以分兩步來做,第一建議這個孩子的父親,或者是家裡其他的男性的長輩,可以在家裡訓練一下他的攻擊性。並不是說訓練打人,而是一種腕部的力量,器械的練習。比如說投球、玩球,讓他的身體更加強壯,身體發育得很好。身體瘦沒有關系,但是力量是很強大的,比如說他一旦跟小朋友發生沖突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很有力量,他的自信心就更高了。

  再有,像我們剛才提到過,如果發生了這種情況,要讓我們的孩子勇敢地面對,教給他很標准的語言。比如說你不能打我,你打我是不對的,你再打我我就還手了。比如說在家裡,媽媽我打你了,你應該怎麼說呀?你教他怎麼說,他才能在這種情境小說得出口。還有我們的孩子性格特別懦弱,怎麼教都不行,再有這種情境我們的父母要陪著去做。比如說我們的父母當著孩子的面,跟另外一個小朋友說,你不能打他,這樣是不對的,如果你再打他,他也會打你了。下次,孩子就學會了,我要學著爸爸的口氣跟他說話,很強硬,對方就不會欺負我了。

  所以我們要一步一步,從家庭,再就是父母陪伴,這樣就會有效果了。

  網友:我的女兒已經1歲3個多月了,那麼她出去玩的時候會抓小朋友的頭發和衣服,搞得我都不敢帶她出去玩了。應該怎麼辦?

  趙紅梅:家長在家裡應該告訴小朋友,不應該這樣做。從行為和語言上告訴她,比如說你不應該抓別人的頭發,這樣是不對的,讓她從能夠接受的方面表達自己的行為,這樣她逐漸抓頭發的行為會減少。

  

  主持人:因為我們今天在線的活動時間要結束了,但是網友還提了很多各種各樣的問題,那麼趙博士,現在的小孩想在群體當中受歡迎,在現在的情況下,您覺得更重要的是讓家長引導孩子的是什麼?

  趙紅梅:我們從三個方面給家長建議。首先,我們要注重培養孩子和同伴交往的興趣,就是意願,培養這種交往的動機。就是說,我們的家長不要總陪著孩子,這樣他只願意和大人交往,就不願意和孩子交往了。第二點,就是說讓我們的孩子學會分享,比如說玩具,學會要跟別人分享。因為很多的3歲以後,我們的孩子的游戲是合作性的游戲,如果他不懂得分享、合作的話,那麼他往往會造成別的小朋友的排斥。第三點,也就是說,我們強調我們的孩子要有同情心,也就是說,在同伴交往的過程中,比如說別的同伴心理狀態是怎麼樣的,比如說不舒服了,身體上不舒服了,生病了,或者說是情緒上不好了,我們的孩子要學會一些安慰。這樣,從家長這方面,可以以身來教育孩子。

  比如說我們的家長身體不舒服了,這會兒可以把他的小手放在你的頭上,可以跟他說,你放在這兒,媽媽覺得舒服多了。這樣別的小朋友遇到這種情況,他也會去安慰。這個是有很多的研究和數據去支持的,說這種小孩一般是非常受到同伴的歡迎的,因為他可以給別人帶來很好的心理的支持,我想以上的三點是比較重要的,家長可以著重地培養一下孩子。

  主持人:我們這次金寶寶俱樂部的活動,到這裡就結束了,很感謝各位網友的在線支持,也非常感謝趙紅梅博士今天對我們在線的講解,謝謝各位網友,謝謝趙博士!

  趙紅梅:謝謝大家,謝謝主持人!

  
0到3個月知識
皮膚干

皮膚干

孩子一歲十一個月十五天還沒有拉大便呢怎麼辦?

孩子一歲十一個月十五天還沒

嬰幼兒風疹真的與風有關嗎

風疹在幼兒身上很常見,雖然風疹有個“風”字,但與風

只要不滿足他的要求就鬧怎麼辦

只要不滿足他的要求就鬧怎麼辦

Copyright © 親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