桿菌性痢疾又名赤痢,因為它會侵犯大腸黏膜引發發炎反應,造成帶有膿和血液的腹瀉,因而屬於較嚴重型腹瀉。不過症狀可因感染志賀氏桿菌之菌種,以及宿主的健康狀態而輕症到重症。
流行情形為世界性,三分之二之病患及大半死亡病患及大半死亡病例均為十歲以下幼童。小於六個月大之嬰兒甚少患此病,家屬之二次感染率高達40%。大流行常見於擁擠及環境衛生不良的社區,如監獄、托兒所、療養院、難民營、在熱帶、嚴熱帶地區為地方性流行病。
集體感染事件之主要原因在於食物或水受到患者烘便之污染所引起,尤其地下水受污染引發大規模感染,即使是發達國家亦無法避免發生。
桿菌性痢疾唯一之帶菌者是人,然而靈長類動物也曾發生集體感染。其致病力極強,吃入極少量病菌就會生病,孩童、老年人、切除膽囊、營養不良者,感染後病情較嚴重、死亡率也高,發病後約四星期內為傳染持續期(即急性期至糞便中不再發現病菌之期限),但無症狀的帶菌者也會傳染。
日常生活中父母預防及處理的守則1、平時常加用肥皂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及環境衛生。
2、不使用沒有消毒過之地下水、井水或山泉水。
3、不吃生冷食物,食物應充分煮熟並以熱食為宜。
4、注意奶瓶消毒及食物保存方式。
5、給予安靜舒適的環境。
6、注意寶寶體溫變化,測量體溫時宜用腋下測溫或量耳溫,避免由肛門測溫以減少刺激。
7、觀察寶寶臉部表情、皮膚緊張度及干燥度、排尿情形、意識狀態。
8、觀察大便的顏色、性質、量、氣味、次數。
9、注意排洩物及換洗衣物的處理,預防傳染他人。
10、常換尿布、大便後用溫水洗淨,保持臀部清潔干燥,避免紅臀產生。
11、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12、可將最近一次的大便帶來給醫師看,以幫助醫師論斷。
13、配合醫師的指示服藥、禁食及飲食指導。
文:石玲如
摘自《嬰兒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