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痙攣症是嬰幼兒時期所特有的一種癫痫。發病年齡早,具有特殊的驚厥形式,腦電圖表現為高峰節律紊亂。本病預後不良,病後智力、體力發育明顯減退。
嬰兒痙攣症多在1歲以內發病,3~7個月發病人數最高,男孩較女孩發病率高。本病病因包括先天發育障礙、代謝異常、各種產傷、出生後外傷及神經系統感染,約50%的小兒找不到病因。
嬰兒痙攣症發作時表現為全身大肌肉突然強烈抽搐,頭及軀體向前傾,上肢前伸、彎曲向內,下肢彎曲到腹部,兩眼斜視或上翻,伴有意識障礙。一次發作時間短,1~2秒鐘緩解,但可再次抽搐,形成一連串發作,少則2~3次,多達幾十次甚至更多。發作前患兒往往伴有一聲喊叫或不自主發笑,面色蒼白或發紅,發作後極度疲倦、嗜睡。發作次數每日1~10次不等,白天比夜晚易發作,下午較上午易發作,有的小兒在剛入睡或醒後不久容易發作,有時突然的聲響也可引起發作。
病後患兒智力及體力發育顯著落後,表情呆滯、淡漠,不會笑,不認人,不會注視,豎頭、站、行走均受影響,語言發育落後。
典型的嬰兒痙攣症發作大多在1歲半以內停止,大多數轉變為癫痫大發作或小發作。病程越長對智力影響越重。如由先天發育異常、先天代謝異常、新生兒窒息或顱內出血所致的則對智力影響更嚴重。
雖然本症預後差,對智力影響嚴重,但激素治療後可控制症狀,對智力恢復有一定療效。所以家長發現小兒反復抽搐,應及早診治,減輕對智力影響,防止小兒腦部外傷及腦部感染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