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的降臨,給我們全家帶來無比的歡樂與喜悅!但隨著寶寶一天天的成長,我們又為寶寶不斷出現的“壞”習慣而困擾,可是慢慢地我發現,這些行為並非真的都是“壞”習慣,而是寶寶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作為爸媽,不應該隨意遏制這種自然的行為,而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引導寶寶開啟無限的潛能。
事件一:吃手指
淘寶四五個月的時候總是吃手指,後來發展成把自己能拿到的東西都要放到嘴裡咬一咬。一開始,我覺得這樣很不衛生,有時候難免會訓斥寶寶“不要咬”或是強行拿下寶寶手裡的東西。可是時間久了,我發現當他抓到一個東西時,會先看一看、敲一敲,然後再咬一咬。我才明白原來他是通過吮、舔、咬等方式來嘗試認知事物、感知世界。因此,我不再阻止淘寶的“亂咬”行為,而是為淘寶做好玩具的清洗和消毒,防止由於不衛生引發消化道疾病。此外,我還給他買了專用的牙膠、磨牙餅干,但我發現他並不喜歡咬這些東西。後來,就采用了很多網友的提議,自己動手把瓜果切成條,比如蘋果條、紅蘿卜條、黃瓜條。讓淘寶咬瓜果條,既簡單便宜又有營養價值,還能緩解出牙期的不適。
事件二:扔東西
淘寶在七個月大的時候,開始有了扔東西的“壞”習慣。他總是故意把手裡的東西扔到地上,然後讓你撿起來遞給他,他再扔到地上。對這種故意的行為一開始我們確實很煩惱,批評他、和他講道理,沒作用不說,我們的態度反而讓他覺得扔東西很特別,可以引起大人們的注意,所以水杯、玩具什麼的也沒少摔壞。不過慢慢我發現:如果他扔的是一個輕輕的物體,他就會睜大眼睛看物體落下去;如果是一個重的物體,他會自己先閉眼,聽到“砰”的落地聲後再睜開。這說明他已經知道了扔東西和發出聲音之間是存在著必然聯系的,扔不同性質的東西,落地的方式和聲音也是有所差別的,原來扔東西也是寶寶學習的一個過程。認識到這一點,我們不再對他大呼小叫,反而給他一些合適的東西,比如皮球、塑料袋,讓他扔個夠。如果在適當的環境,我們也會讓他扔一些玻璃瓶之類的東西,讓他明白有些東西扔了就損壞了,告訴他是不能隨便扔的。隨著月齡的增長,淘寶這種扔東西的行為也逐漸淡化了。
事件三:到處爬
俗話說:三翻、六坐、八爬,這話很有道理。淘寶到了八個多月的時候,已經可以爬得很好了。一開始,淘寶的姥姥認為讓寶寶在地上爬很髒且行為不雅,我就對她講爬行的好處:爬行可加強寶寶的手、眼、腰、腿等全身部位的協調,還能夠較早地讓寶寶主動接觸和認識事物,促進認知能力的發育。經過我的講解,全家人都開始關注淘寶的爬行了,為此我還專門查找資料學習如何讓寶寶學會爬行。可是我家淘寶天生就有運動細胞,不需要我做太多的引導,小家伙就開始“爬行天下”了。到十個月大的時候,淘寶已經不滿足於平面爬行,而開始追求起爬樓梯的高難度挑戰了。在十一個多月的時候,淘寶在大人的看護下,可以獨自從一樓爬到四樓。當然這和我家四層的復式結構有關,畢竟有這種可以讓天天練習的場所。還記得,淘寶第一次從一樓爬到二樓,再到三樓、四樓,從他開心得意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的成就感。面對這種帶有危險性的游戲,作為爸媽我們並不是一味地阻止,更多的是鼓勵他自己去挑戰。當然,面對這樣精力充沛的寶寶,看護工作也是異常辛苦的。
事件四:認生
淘寶九個月大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突然脾氣變得很大,一有陌生人看他,就開始哇哇大哭,別人抱他更是不行。而在此之前,他對看到的每個人都會露出純真甜美的笑容,誰抱都讓,是所有人都喜愛的超級寶寶。淘寶的這種“認生”行為讓我在朋友面前很尴尬,只好推辭說這是越大越沒出息。為了讓淘寶改掉“認生”的“壞”習慣,我查找了很多育兒資料。原來,“認生”這種行為表明寶寶已經開始有懼怕、警覺反應,他會對熟悉的人表現出好感,對生疏的人表現出陌生感。從那以後,我們去親戚朋友家、逛街購物、外出旅游、飯店吃飯,只要條件允許都會帶上淘寶,目的就是讓他適應不同的環境,接受豐富的刺激,讓他感受不同人的聲音和男女老少的不同面孔;偶爾也會帶他去附近的幼兒園,鼓勵他與小朋友們一起玩耍。通過各種方式讓他長“見識”,減少他對陌生事物的恐懼心理。還別說,這種辦法還真管用,到了周歲,淘寶再也沒有出現過“認生”的情況。現在,淘寶見到小朋友特別熱情,主動與小朋友握手、擁抱,有些膽小的“小哥哥”、“小姐姐”還會被寶寶的熱情嚇哭,我這個媽媽還要在後面向人家解釋:“小弟弟是要和你交朋友……”。
文/王瑩晖
本文由《聰明寶寶》雜志授權搖籃網獨家發表,如要轉載,請注明出處!
理性對待寶寶的“壞”習慣(下)
寶寶得了肥胖症怎麼辦由於過度攝入食物能量及營養素引
9個月寶寶斷奶後需攝入多少毫
一、夏天寶寶飲食守則 1、適當增加攝入量。夏日酷暑,寶寶們
健康咨詢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