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剛教授表示,嬰幼兒時期媽媽爸爸撫育孩子的方式會影響著孩子成年以後的人際模式。
一些年輕父母養育孩子沒有經驗,有時怨恨寶寶,或疏遠寶寶,有時又覺得對不住寶寶,又是摟又是親。結果,因為對寶寶忽冷忽熱,態度無常,弄得寶寶搞不清楚媽媽爸爸會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回應其身心需要,這就容易使小寶寶焦慮成習,導致孩子將來發展出矛盾焦慮型的人際模式。Thiel-Bonney教授也發現,有的父母只關注自己的偏好,卻沒有估計寶寶的需要,其實“在對的時間給寶寶對的刺激”才是最好的。如果寶寶餓了,你卻要拍他睡覺;或者寶寶想玩耍了,你卻硬要給他吃東西,孩子就會反感焦慮。
另外有些年輕父母,尤其是年輕媽媽,因為忙於工作而疏忽了陪伴寶寶,這樣的嬰兒起初可能會哭鬧著要求獲得母愛,但因為得不到,漸漸他們就學會了壓抑愛的需要,就容易變得比較孤獨、內向,易缺乏人際交往能力與給予愛和接受愛的能力,這就是回避型的模式。這樣的人可能因為壓抑自己對愛的需要,一生中都有可能找不到一段屬於自己的高質量的浪漫愛情。
張教授表示,前面兩種是比較常見的錯誤育兒方式,而安全型的育兒方式是隨時滿足嬰兒身心與情感的需要。這樣孩子才會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是被人喜歡的,長大以後,他們更容易建立人際信任,交往能力也更強。
(來自:太平洋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