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出現怕生、愛模仿、逆反、喜歡和爸爸媽媽作對等種種日常行為時、家長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處理,才不會感到困惑和措手不及。
1.害羞行為
認生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發展階段,有些長大後自然會減低,有的則會持續一生,這與寶寶個人的氣質有關。有些活潑外向,有些則容易害羞,這是很自然的現象。
處理方式:
寶寶害羞,是自我意識萌芽的表現,不必急於矯正。但如果害羞過頭,父母就要找出問題所在,並積極解決。一般來說,造成寶寶害羞的原因有兩種,其一是自身因素;其二是家庭因素。
自身因素可能與孩子身材過胖、過瘦、身體有缺陷,或是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有關。家庭因素可能是父母要求過高或過度保護,例如,父母如果萬事要求完美,可能使孩子因經常擔心事情做不好而挨罵,產生膽怯或害羞的情緒;而過度保護會使孩子難以克服陌生、焦慮,害怕與人接觸,長久下去可能會使孩子產生自卑的性格,有礙其發展。
若寶寶有過度害羞的毛病,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就很重要。專家建議,此時父母應多鼓勵孩子與人接觸,並多讓孩子有表現的機會,以贊美、鼓勵來代替責罵,讓寶寶覺得自己是被接納的、被喜愛的,讓寶寶在充滿安全感的環境下,建立自我價值。幼兒3大常見社會行為大全
2.模仿行為
模仿是人社會行為的重要部分,與學習問題、解決能力有極大的關聯,也是檢查嬰幼兒心智成長的重要依據。嬰兒到三四個月時才會模仿,如模仿媽媽的各種動作等,期待與媽媽建立關系。
孩子3歲左右,就會開始展開模仿游戲,瘋狂的模仿周圍的人,並顯得樂在其中。常見有由模仿父母舉止行為,以此來了解成人的世界或表達自己的感受。
處理方式:
雖然早期的嬰兒模仿只是一種反射驅使行為,不是真正的模仿。但父母還是可以多與孩子互動,如張嘴、吐舌等,可提供寶寶感興趣的刺激,有助於開啟寶寶頭腦的新連屆。為日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3.競爭行為
處於嬰兒時期的寶寶,並不真的具有攻擊或競爭的意圖,其注意力的焦點多半為玩具。寶寶經常會去搶別的孩子手上的玩具,有趣的是當玩具到手後,他可能馬上就扔掉不要了,轉而再去搶別人手上的另一個玩具。
等到幼兒時期,寶寶就會有明顯的競爭意圖,在言語上或游戲時,會想超越其它人,如果仔細聽小孩的對話,常會聽到甲寶寶炫耀說:“我有玩具槍,你沒有。” 乙寶寶想都沒想就回答說:“我也有,昨天媽媽才給我買的,比你的新,而且更棒。”事實上,乙寶寶的媽媽可能跟本就沒有買玩具,但寶寶會為了與他人比較、競爭而撒謊。
處理方法:
專家認為,幼兒時期的寶寶有這種舉動是很正常的行為。當幼兒期的寶寶為了強過他人而撒謊時,父母不要斷然的認定孩子撒謊的壞習慣,應先弄清楚孩子為什麼說謊,再來判定。面對孩子的競爭行為,父母的態度很重要,若鼓勵良性競爭,可以促進幼兒形成自尊及成就動機,但反過來說,若經常教導孩子一定要考100分、爭第一,反而會使幼兒流於惡性競爭的不良習慣中,不得不小心。
小寶寶晚上打鼾很嚴重怎麼辦
寶寶剛3個月,只吃母乳怎麼
寶寶總是抓傷口該怎辦?
寶寶突然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