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親寶網
親寶網
 親寶網 >> 0到1歲 >> 嬰兒心理 >> 托班孩子社會交往能力啟蒙
0到1歲飲食0到1歲護理0到1歲疾病0到1歲發育0到1歲知識嬰兒心理0到1歲問答0到1歲互動

托班孩子社會交往能力啟蒙

  社會交往能力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一個方面,主要指幼兒與同伴、幼兒與成人(陌生人)之間的交往態度、交往策略,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以及解決同伴間沖突的能力。事實上,人一生下來就會與其他人發生聯系,盡管嬰兒並不知道誰是父母,誰是不認識的,但與其他人交往是人類生存和成長的本能。即使是從一出生就是內向的孩子也會有與他人交往的要求,這是一種本能的需要。 孩子是在與社會的交往過程中由一個什麼都不懂得生物人逐漸發展成為社會人。孩子的早期社會就是家庭,這時孩子開始接受社會性的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交往技能的第一實習基地,家長的觀念及對孩子交往技能、技巧的培養,直接影響嬰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 當孩子進入托班後社交能力的啟蒙教育更為重要。常有家長說:“我的孩子膽小,總是一個人玩,不會去找其他的小朋友玩。”“孩子說在幼兒園玩玩具有小朋友來搶,還要打人。”“我的孩子很小氣,他(她)的東西一點都不讓別人碰。”“我的小孩願意和成年人交往卻不願與同齡的孩子一起玩。”“小孩和同伴一起玩就會鬧矛盾。”等等......

《新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我在托班從教多年,對托班孩子在社交活動的表現作了記錄,通過整理、分析,從而發現家庭教育存在著的問題並找出相應的教育對策:

一、問題分析

 1、 交往中不說話的孩子

分析:孩子一出生就是家中的寶貝,有專人照料,眾人看護。在不經意間,家人用過多的情感因素給了孩子過多的保護,孩子不需要交流、不用開口說話,有人會揣摩他們的心思、滿足他們的需要,逐漸的孩子就不知道如何開口說出自己的願望,在意願得不到滿足時就只能用行動或發脾氣來表示。家長錯過了培養孩子語言交往能力的機會,孩子不會使用交往語言,首先就有了溝通障礙;他(她)沒辦法讓別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園就會出現搶玩具或是獨自一人的現象。

2、交往中動作粗暴的孩子

分析:當今,孩子在家中有優先權可謂天經地義,許多家長認為在家人人得讓著孩子,因為孩子最小,家中不正確的教育使孩子形成任何事都是先我而後他人----我還小呢,大家要讓我。這使孩子自私的心理不知不覺地形成,造成以“我”為中心的局面,不知道除“我”之外還有他人,不知道他人也有需求,不知忍耐與等待。以至出現孩子在幼兒園玩時把別人推開,自己搶在前面的現象。

3、交往中依賴成人的孩子

分析:孩子的依賴性是家長在孩子交往中的包辦代替造成的。有一例:有個孩子在公共娛樂設施上玩,有一對家長帶著小孩也來玩,小孩要玩別人正在玩的玩具,這時只見家長毫不猶豫的走上前,很客氣的說道:“小朋友,你讓我們的小寶寶(小弟弟、小妹妹)玩玩好嗎?”如果那孩子還小或是其父母離的較遠他就會屈於眼前的陣勢而不情願的讓開。這時家長的行為讓孩子看到只要父母出面我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成人出面往往都帶有無形的威懾力讓別的孩子退卻,而躲在成人身後的孩子,從未親身體驗到交往的成功或失敗,逐漸孩子就形成交往的依賴性。因此出現托班孩子哭喊著要求老師去拿別人手裡的玩具給自己的現象。

4、對交往活動有恐懼的孩子

分析:在孩子與孩子交往中,確實有些孩子的攻擊性強一點,動作粗魯一些。孩子吃虧了,家長很心疼。回家對孩子說:“不要再跟xxx小朋友玩了”或是“不要出去了,要不然他又要打你了。”家長怕孩子受到傷害,因噎廢食,過多的限制孩子反而會給孩子的心理增加壓力,孩子被反復的強調著他會被人欺負,會被人打,從而產生我是弱者,我怕的心理狀態,影響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也就出現了在幼兒園裡有的孩子因後面有人跟著跑(或是追著跑)就嚇的大哭,並且兩腿發軟,摔倒在地的情況。

5、交往中自動退出的孩子

分析:有些家長凡遇到孩子爭搶玩具,都讓自己孩子退讓。這種做法顯然受到傳統教育思想影響,這樣容易令自己的孩子傷心,他會認為父母並不站自己一邊,而自己的權力受到嚴重損害,自尊心、自信心也受到打擊,這會使孩子不知道自己的權力,也不知道如何去主動爭取。在幼兒園的交往活動中這些孩子就會立刻放棄做出退讓。

6、交往中固執任性的孩子

分析:家長一味地袒護造成孩子的任性。兒童的交往沖突是十分自然正確的,他們通過爭奪玩具、相互追跑、扭打來了解其他的孩子,了解物我關系,使孩子能客觀、獨立地看問題。家長的過於袒護自己的孩子會引起不良的後果,使孩子自我中心意識膨脹,以為自己什麼行為都對,而別人什麼行為都錯,稍有不順心他就感到委屈,以任性的行為對抗。

二、正確的教育方法:

1、鼓勵孩子學會主動:適時適當的教孩子一些交往技能。兩至三歲的孩子是用動作伴隨著語言進行溝通的,如:走到其他小朋友的身邊,帶著有趣的玩具就能吸引別人的注意;主動說好聽的稱呼別人,展開自己的手臂,或者做與其他小朋友一樣的動作,會得到友好的回應。想玩別人的東西,就教孩子說:“哥哥(姐姐)讓我玩玩好嗎?”讓孩子自己去說,哪怕是家長教半句,孩子學半句也好。如果得到了滿意的回答也別急著玩,要讓孩子學會說“謝謝”。如果得不到滿意的回答,家長可打圓場,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要因為孩子的固執而讓步。家長要懂得在集體裡孩子是一定會經歷失敗的,父母現在教一下,以後當孩子獨立面對失敗時就不會承受不起。

 2、讓孩子懂得請求和等待:家長可明知故問:“你想要什麼?”,“你想干什麼,對我說我才知道”。繼而提進一步的要求:“寶寶說的好聽一點,媽媽才去拿。”讓孩子明白這是在請求別人的幫助。飯前洗手讓爸爸先洗,寶寶後洗,排排隊、等一等。孩子請家人幫助拿東西時,可對他說:“我正忙或我的手髒,寶寶等一等,讓我干完xx事就幫你好嗎?”家長不要一呼百應,讓孩子學會忍耐和等待。

3、引導孩子學會分享。在家讓孩子參與布置餐桌,一邊分碗筷一邊對他說:“這是爺爺的,這是奶奶的......”、讓小孩來分食物,並教導孩子:“這塊給爺爺,這塊給奶奶......”讓孩子明白好東西要與家人一起分享。在同伴中讓孩子學會與別的小朋友分享,讓他逐步理解體會一個玩具是可以一起玩的或者輪著玩的。受歡迎的孩子總是要求玩具與他人一起玩或交換著玩。

4、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告訴膽怯的孩子出現問題可以找父母,在幼兒園要找老師以尋求保護,不要害怕。同時,家長可借用家庭游戲讓孩子練習追逐跑和躲閃跑的能力,教給孩子一點自我保護的技能。孩子想要別的孩子手裡的玩具,可教孩子試著用交換的方式,用自己的玩具去換別人的,成功的幾率會高一些。

5、不強化孩子的弱點:家長常會因為各種原因對別人解釋或評價自己的孩子:“我家的孩子很凶,那天,把一個比他大的孩子弄哭了”。“我的孩子很笨的,東西被人搶了也沒辦法”。“我的孩子膽子小,走不出去的,是個洞裡老虎。”

實際上這是強化孩子的弱點,結果是:“厲害”的孩子更“厲害”,“膽怯”的孩子更“膽怯”,“害羞”的孩子更“害羞”。家長對孩子的不足要針對發生的事件進行教育、糾正。對於托班孩子最有效的辦法是用故事、兒歌來指導孩子的行為。有個有趣的例子:老師用《滑滑梯》的兒歌來解決2歲半的孩子們爭搶著玩滑梯的事件,當老師念道“你先我後別著急”時幾個爭搶著上滑梯的孩子停了下來,自然的有序等待、念著“下去好像乘飛機”時,做在滑梯頂上的一直不肯滑下來的孩子,笑瞇瞇的滑了下來。老師並沒有直接指出孩子的爭搶行為是不好的,而使用“你先我後”的希望來指導孩子。家長對孩子要用正面引導語,慎用批評語,當眾不正確的評價語不能用。

交往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溝通橋梁,是人與人之間思想傳遞的紐帶,家長應充分認識到交

往在孩子發展中的重要意義。運用正確的教育思想,在孩子交往的啟蒙期,給予鼓勵和幫助,相信孩子能夠在生活中、於同伴的接觸中,歷經反復的磨練,積累交往經驗、提高交往技能、

學會交往,走進群體,步入社會。

嬰兒心理
7~9月寶寶如何添加輔食?

新生兒高濃度吸氧後檢查

新生兒11月4號凌晨兩點出生,因羊水Ⅲ污染,被診斷為

寶寶秋季飲食 輔食宜白色食物

眼看天氣日漸轉涼,真正的秋天已經悄然來襲。干燥的秋季,對於0-

何謂“積極的零水平作戰”療法

  那種不僅僅是為了預防哮喘的發作,在日常

Copyright © 親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