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總是有“獨特”的見解,常常會說人類的大腦是有限的,如果小時候學的太多,那長大後可能會後勁不足哦!我常常取笑他的這些可笑和沒有科學依據的見解,可是最近我看到一則新聞,確讓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孩子不要太早開發智力。在最近的“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全國大型義診活動周中,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兒科專家章依文提醒爸媽,培養寶寶要遵循大腦發育規律,而不是盲目地、過早地施加學習壓力。
案例:寶寶智力開發過度1歲聽古詩3歲不能言
臨床中,章依文醫師發現,不少父母熱衷於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實施各種各樣的教育,認為越早開始學習,就能越大限度地開發孩子的智力和能力。
結果,她在門診中就見到這樣一位焦慮的爸媽:孩子不滿1歲時家裡就開始開發孩子的語言能力,比如念古詩、講故事給孩子聽。2歲時,爸媽開始對孩子講英語,希望培養孩子的“語感”。但如今,孩子3歲多了,連一句完整的話也說不清楚。
兒童早期智能開發到底該如何開發?
“兒童早期智能開發是指兒童具備某種能力之前的適當時期,給他們提供恰當的刺激以促進大腦的發育,加速兒童的先天潛能變成現實能力。如何掌握這個適當時期非常重要。”章依文解釋,兒童語言發育是循序漸進的,比如新生兒語言表達就是哭;到了3個月,會發出“嗯,啊”的聲音和微笑來表達;7-9個月會對外界有應答,會牙牙學語;1歲左右的才會應答簡單指令;13-18個月時是孩子的詞匯爆發期;19-24個月時才會出現短語;36個月時會使用句子、提問、應答等多種表達方式。
在專家看來,當孩子還不能對整句語言完全理解時,就對著孩子念難以理解的古詩,講有邏輯性的故事,甚至英文,這種所謂的早期開發都是無效的。相反,還會錯過寶寶最佳的語言發育期。除語言外,孩子的視覺、聽覺和行為發育都是循序漸進的,父母過早施加學習壓力只會使孩子產生恐懼心理、抵制情緒,挫敗孩子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親子交流最重要別讓孩子戀上“電子保姆”
在此期間,爸媽與孩子的交流互動也是十分重要的。如今很小的孩子玩iPad非常熟練,而且聚精會神,對周圍的人和物完全不關心,孩子們看似很乖很專心,章依文卻對這種“電子保姆”現象很擔心。在她看來,電子屏幕的“光污染”危害著孩子的視力,使孩子長期處於神經高度緊張的狀態,另外,“電子保姆”的超強吸引力取代了父母應該給予孩子的陪伴和溝通。“從寶寶出生到5歲,家庭給孩子的影響極大,包括語言交流、行為指導,爸媽應牢牢把握這一黃金時期,提高與孩子溝通的能力和方法,而不應把孩子丟給"電子保姆"。”
美食小兒感冒的種類一般分為: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濕
概 述 前幾天,一位朋友爬山,不小心被滾
如何讓孩子吃“正常飯”?
母乳喂養的寶寶何時添加奶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