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以內的寶寶,會不斷地把舌頭從嘴裡吐出來縮進去地玩耍;見到什麼就要咬一口,甚至小小的藥片也要嘗一嘗,如果媽媽不讓,就會哭喊;哭泣的時候,媽媽往他們嘴裡放些果汁、果肉什麼的,或者把他們抱在懷裡撫摸,寶寶情緒就會好很多;當寶寶不是因為饑餓而啼哭的時候,如果把乳頭、奶嘴放在嘴裡,寶寶做出吸吮的動作後情緒會穩定下來……
年輕的媽媽,你有沒有發現這些有趣的現象呢?你能不能解釋寶寶的這種行為呢?
正視“口唇期”寶寶的需要
要解釋以上現象並不難,1歲以前的寶寶主要需求停留在口部,滿足了他口部的吸吮需要,他就會覺得自己是安全的、被重視的、被喜愛的,就會感到快樂。滿足的快樂是寶寶生存下去的動力,也是發展這個階段的寶寶信任感的重要因素。
如果寶寶沒有從口部體驗到足夠的快樂,而是受了很多痛苦,那麼寶寶可能發展成口唇類型的人格,這種類型的寶寶,即使長大後也不能很好地自立,會過於依賴他人。
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稱0~1歲這個年齡階段為口唇期,這個階段主要通過口唇活動滿足孩子的心理欲望。滿足了孩子的口唇欲望,孩子就能順利進入下一個階段的成長。所以,媽媽要盡可能地為孩子提供吸吮的機會,多愛護寶寶。
大概在半歲的時候,寶寶覺察到了口的功能,這個時候,他不再滿足於用口來吃喝,而是用口來玩耍、認識自己的身體,認識生活的這個世界。可以說,1歲以前的寶寶,他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口上,媽媽滿足了寶寶的口欲,寶寶就會露出輕松、愉快的表情,甚至手舞足蹈。
所以,對於1歲以前的寶寶,如果媽媽沒有及時地、充分地滿足寶寶的口欲這種基本的生理需要,也沒有充分向孩子表達愛,那麼就一定會影響親子關系,導致寶寶不能對周圍世界建立基本的安全感。如果這種糟糕的狀態以後沒有獲得補救和改變,就會導致孩子對周圍世界缺乏信任,影響其正常交往、工作、生活。
有一個女孩,媽媽在生下她後,遠走他鄉,女孩被寄養在奶奶家,奶奶去世後,女孩就靠著親屬救濟生活。快20歲的時候,媽媽從異地他鄉回來了。此時的媽媽,雖然不是特別富裕,但是也迫切想著對女兒進行一些補償,以溫暖孩子那顆飽受淒涼的心。
可是,女兒接受了媽媽的錢財,連一句感激的話都沒有。最讓媽媽傷心的是,女孩毫不珍惜媽媽給她的錢,胡亂消費,女兒花錢到上瘾的時候,一星期就能花掉上萬元。媽媽對女兒說:“媽媽賺錢很辛苦,你不能省著點嗎?”女兒的回答讓媽媽傷透了心:“你不是說你愛我,想讓我過上快樂的生活嗎?我花錢的時候最快樂!”看著女兒理直氣壯的樣子,媽媽淚水不斷。
案例中的女孩之所以對錢充滿了無盡的欲望和依賴,就是因為幼時對愛的需要沒有獲得滿足,導致她總是在懷疑世界的匮乏,懷疑美好的事情不會長時間屬於自己,懷疑自己的能力,對“不夠”充滿恐懼。
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說:“嬰兒從降生的第三天開始教育,就遲了兩天。”對於1歲前的寶寶,媽媽給他的最好的教育就是愛,無條件地愛寶寶,滿足寶寶的需要。
發展寶寶的信任感
那些到了兩三歲的時候,見到人家吃東西就搶、從地下撿起很髒的食物就吃的寶寶,可能是在“口唇期”階段,媽媽沒能及時滿足他的需要,導致寶寶口的敏感期延長,注意力固定在食物上,而無法學習其他的能力。
為了讓寶寶順利地進入下一個成長階段,在0~1歲的時候,媽媽一定要成為懂得寶寶的心理需要、被寶寶信任的好媽媽。
1.滿足寶寶基本需要
0—1歲的寶寶,媽媽主要的養育任務就是滿足寶寶生理上的需要,比如,吸吮、進食、愛撫、陪伴等,滿足寶寶這些簡單的需要,其實就是在發展孩子的信任感。這種信任感既指對他人的信任感,也指對自己的信任感,有了這種基礎的信任,孩子在整個一生中都能積極面對一切人際關系。
哭是這個階段寶寶表達需要的重要方式,如果寶寶哭了,媽媽要趕緊過去看看孩子是不是餓了、渴了、尿了、哪裡不舒服了、做夢了、寂寞了,幫助孩子解決掉問題,孩子會很滿足。
如果寶寶的基本需要未得到及時的回應,內心便會有恐懼產生,他們或覺得需求得不到滿足,生命有所匮乏,或將無法學會表達需求,或覺得自己是不被人喜歡的。情況嚴重的,一生都處於情感的不信任、不穩定的狀態下,備受煎熬。
在這一階段,媽媽要在滿足孩子口唇需要的基礎上,發展其對媽媽及周圍世界的信任感。寶寶對媽媽的信任是建立其對周圍世界信任的基礎,所以,對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媽媽怎麼滿足他,都不為過。媽媽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經常逗孩子笑,即使換尿布的時候也要面露幸福。在喂奶的時候,媽媽要盡可能地讓寶寶享受到更多的幸福,所以,媽媽要面露微笑、溫柔地抱著寶寶,在和寶寶進行眼神交流的同時,多多撫觸孩子。
2.多多撫觸寶寶
這個階段的寶寶,更加需要和媽媽親密接觸。對孩子來講,媽媽的撫觸是一種很重要的愛,勝過食物、奶水。
英國比較心理學家哈洛以恆河猴為實驗對象,得出了一個偉大的結論。
恆河猴和人類的基因非常相似,它們的基本需求、受到外界刺激時作出的一些反應,與嬰兒如出一轍。
實驗過程是這樣的。哈洛先制作了兩只“母猴”,一只母猴的外表由鐵絲網制成,腹部上方有個橡皮“乳頭”,接觸的時候,奶水從乳頭上面的洞裡流出來,幼猴便能喝到奶;另一只母猴由厚紙筒套上絨毛布巾制成,看上去暖融融的。
做好這一切後,哈洛把一群剛出生的恆河猴放進籠裡和兩只“母猴”在一起生活。接下來幾天,哈洛觀察到幼猴餓了,就去鐵絲母猴那裡吸奶,開始幾天,它們都很喜歡這位能夠提供奶水的媽媽,都圍在它身邊。後來情況發生了轉變。幾天後,幼猴都來到了絨布母猴身邊,它們趴在它胸前蹭它的身體,撫摸它的臉,做出很親昵的動作。只是餓了的時候,才去鐵絲母猴那裡吸取乳汁,吃完後再迅速回到絨毛猴的懷抱。
這個實驗告訴人們,愛源自接觸,而非食物。可惜的是,這些由“絨布母猴”撫養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性格極其孤僻,甚至性成熟後不能進行交配。哈洛對實驗進行了改進,為幼猴制作了一個可以搖擺的“絨布母猴”,並保證它們每天都會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於是,被這種會搖擺的絨布母猴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都正常了。
寶寶和幼猴一樣有著相同的需求。媽媽充分滿足了寶寶的需要,寶寶對周圍世界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就能順利地發展下一個階段的成長任務。所以說,信任感是寶寶人生發展的基石。在這一成長階段,滿足是最關鍵的。
孩子吃飯太快是否影響吸收
是否一定要堅持2.5小時-3
概 述 吃水果對身體好能補充身體所需的維
寶寶經常頭上摔好多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