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訓練
尿盆——寶寶如廁訓練的小幫手,是成長裡程中必不可少的,8個月的寶寶,坐得穩,爬得快,是時候為他添置一個漂亮的小尿盆,開始我們快樂的排便訓練了!
關鍵詞:排洩溝通
寶寶有一個對排洩功能的學習敏感期,如果媽媽能抓住這個機會,對嬰兒的排洩要求做出反應,可以建立母子之間的正確溝通,這被稱為“排洩溝通”。這種溝通可以讓嬰兒對自己的排洩功能保持敏感,同時還有助於建立嬰幼兒與成人之間的依戀、信賴的關系。
准備期:心理VS物質
1、角色定位。在排便訓練過程中,中心主角是寶寶,只有調動起他的興趣,讓他自己有意識地參與到訓練當中,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父母的角色是鼓勵引導者,不要以結果為導向,要把排便訓練看成是一個小游戲,拒絕強迫、呵斥,多一些贊揚與幽默。
2、挑選道具。造型可愛、顏色鮮艷的小尿盆,會讓寶寶很有興趣去坐坐、摸摸,因此在挑選尿盆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寶寶的喜好,越可愛越好,比如一邊坐尿盆,一邊可以“騎馬”。
訓練期:五要素
1、安排訓練場地
要了解寶寶平時最喜歡去的地方是哪裡,比如客廳、臥室、陽台等等,把尿盆的窩安放在那裡,也可以隨時“搬家”,每次寶寶更換活動地點時,都可以讓他在那裡坐一坐,熟悉一下。
2、安排訓練時間
不論是游戲,還是訓練,時間的選擇非常重要,一定要注意寶寶心理和生理的變化。小便時間可以安排在剛睡醒或者飲水之後,大便時間可以選擇在清晨飯後或者晚餐後半小時左右。每天都按照固定的訓練時間,堅持一個月左右,習慣成自然,對寶寶排便生物鐘的形成很有幫助。
3、控制時間長度
不要以為長時間讓寶寶坐在便盆上,會讓他對便盆更加感興趣,這樣反而會讓寶寶感到很不舒服,要合理控制坐盆時間的長短,一般5分鐘即可。如果寶寶沒有便意,不要強迫他,可過一會兒再試。也不要讓寶寶在便盆上做其他事情,比如玩玩具,這樣會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4、營造快樂情緒
只有在快樂中學習,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在排便訓練的過程中,要時刻用積極鼓勵的語言來贊揚寶寶,讓他對尿盆產生正面的好感,自願去嘗試。即使寶寶弄得一團糟,也要保持耐心,不要讓寶寶心理上產生排斥情緒,否則就很難進行下去了。
5、減少尿布用量
等到寶寶慢慢對排便訓練有了感覺之後,可以有意識地減少尿布的使用,讓寶寶按時去坐尿盆,這樣不僅有利於“排洩溝通”的順利進行,同時也減少了尿布的包裹,讓寶寶的小屁屁更加自由透氣。不過,晚上睡覺的時候,尿布還是不能少的,這樣才能確保你和寶寶正常的睡眠。
◆ 不利長高食品:主要是營養少,但卻能增加寶寶的飽腹感,影響寶寶對其他食品的攝入,有些還消耗體內鈣質,最終導致營養不良。
(1)各種碳酸飲料
(2)各種糖果、甜飲料
(3)各種“垃圾食品”(油炸、膨化、腌制、罐頭類)
◆睡眠:腦下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是促進孩子生長的最重要的激素。人體生長激素的分泌一天24小時內是不平衡的,只有熟睡之後,體內才能分泌較多的生長激素。
(1)生長素分泌特點:兒童時期到青春前期,睡眠時分泌旺盛,晚9時至次日上午9時分泌的生長素數量是白天12個小時的3倍,特別是在晚上9時入睡後的70分鐘,可出現一個分泌高峰。
(2)睡眠時間:一般初生兒每晝夜睡眠要求20小時,2-6月,為15-18小時;6-18月,13-15小時;18月-3歲,12-13小時;3歲-7歲,11-12小時。
(3)睡眠環境:創造最好的睡眠環境,燈光偏暗,消除噪音。
除了睡眠的時間以外,睡眠的質量也很重要。孩子每天所需睡眠時間,個體差異較大,如果有的孩子睡眠時間較少,但精神、情緒和生長發育正常,也不必強求。
◆ 運動:骺軟骨停止增生前,常進行體育鍛煉有助於刺激骺軟骨增生;改善血液循環,增強對營養的吸收,提高骨細胞生長能力;機械力能促進骨中鈣質沉澱,使骨骼變得粗壯和堅實。
根據年齡選擇不同的運動
1歲以內的寶寶: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相結合。主動運動,即幫助寶寶進行抬頭、爬行、翻身的練習。被動運動則是媽媽幫寶寶做一些嬰兒操、按摩撫觸
1-2歲的寶寶:練習跑跳、拍球、雙腿跳
2-3歲的寶寶:跳繩、蹦床、單腿跳
幼兒期:宜以調整運動能力的項目為主,如過獨木橋、舞蹈和結合游戲進行的跑跳等。
少兒期:宜以室外活動為主,如打球、跑步、做操、進行日光浴等。
(1)選擇益於生長的運動:彈跳運動、伸展運動、全身性運動。
(2)避免不利長個的運動:如負重運動、舉重、啞鈴、拉力器、摔跤、長距離跑步等。
◆ 陽光:生長離不開陽光,人體皮膚的7-脫氫膽固醇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會合成維生素D。維生素D能促進生長和骨骼鈣化,促進牙齒的健全發育等。
(1)時間:每天讓寶寶接受1-2小時的日照,多到戶外活動,在游戲的過程中享受陽光的沐浴。
(2)不要隔玻璃:隔著單層玻璃曬太陽,紫外線會減少60%,隔著雙層玻璃的紫外線只剩20%,距窗口4米處的室內,紫外線僅為室外的2%。
(3)暴露皮膚:戴帽子和手套曬太陽不科學,曬太陽時,盡可能暴露皮膚,以接受紫外線的照射。
◆ 疾病:少部分生長緩慢的情況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影響了生長發育,這些病經常被媽媽忽視。
(1)導致生長緩慢的疾病:營養不良性矮小、生長激素缺乏症、甲狀腺功能低下、先天性卵巢功能發育不全、軟骨發育不全,嚴重佝偻病等。
(2)了解寶寶是否矮小:如經長期測量觀察,孩子的身長始終低於同年齡小兒平均身長的10%以上,則稱為生長遲緩;低於30%以上,則屬異常,都應及時診治。
(3)到正規醫院接受檢查:矮小寶寶最好經常進行血生化、甲狀腺功能、染色體核型分析、生長激素測定和骨齡檢查,尋找生長發育緩慢的原因,一旦發現某種疾病,就徹底治療。
幫孩子長高,這些誤區要避免
(1)拔苗助長 :為了讓孩子長高,很多媽媽會想盡辦法,購買助長藥品、保健品,增高術。在這裡,有必要提醒媽媽兩點:
不輕信:千萬不要輕易相信廣告,網上宣傳更不能信。
不亂用:通過口服增高藥補充生長激素,根本無法吸收,沒有任何效果。而且注射生長激素一定要在有經驗的專科醫師指導下使用。
(2) 麻痺大意:在民間,一直存在早長晚長的觀念,等著孩子“一夜暴長”的家長有很多,等到初中畢業後想起就醫,已經錯過治療的最佳時間,孩子的身高一旦落下,往往就難以追上,所以要按時觀察孩子的身高情況,有明顯異常應及時到醫院咨詢。
你知道哪種情況算便秘?你的寶寶便秘嗎?是經常便秘嗎?從一出生就
寶寶做菜放什麼油好
因此這時的咳嗽症狀是干咳、少痰、唇及咽喉干燥,這種情況一般歸為
哮喘是所有過敏性疾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