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又稱平足症(flat foot)指任何骨、韌帶、肌肉生理異常,導致足內則、外則縱弓和橫弓出現塌陷或消失,都為平足症。其病因可為先天結構異常,創傷,站立過久,長途行軍,類風濕性關節炎,脊髓灰質炎後遺症,腦性癱瘓等。
一、寶寶足部構造和發育情況
1、嬰兒的腳部構造及嬰兒的腳部發育
組成人體的208塊骨頭中,有26塊是在腳部。孩子的腳結構復雜,主要是軟骨和一些小骨頭,隨後骨化成型過程就開始了,並且一直持續到6歲,此時骨組織構造就和成人差不多了。骨頭的構造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盡管其完全變實還需要等到14-20歲。
在最初的三年裡,孩子的腳長的很快,一個月長1.5毫米,在他們2歲半的時候,腳的長度就已經是他們成人時的一半了。在3-6個月的時候,腳的發育開始慢慢開始緩下來,一個月長1毫米,直到9歲,再開始有一個快速生長期。之後直到20歲,它都不會停止生長。
科學研究證明,嬰兒的腳骨大都是正在鈣化的軟骨,骨組織彈性大,容易變形,再加上腳的表皮角質化層薄,肌肉水分多,很容易受到損傷而感染。而且嬰兒腳的底部,分布著與身體髒器相關的血管和神經。
2、寶寶的足部有70%是軟骨
到3歲為止是寶寶足部的腳骨及形狀的成長期。正因為此時期是日後骨骼發展的基礎期,所以我們更應該多關心如何讓寶寶的骨骼發展正確。
3、寶寶的走路方式和大人是不同的
寶寶的走路方式大致是腳後跟和腳尖幾乎同時著地,並得小心平衡左右踩著小碎步。在足部肌肉尚未發育完全且比較柔軟的情況下,當然和大人的走路方式大大的不同。也因此寶寶腳後跟和腳尖的負擔是超乎大人所能想象的。
4、足部的煩惱常源自於嬰幼兒時期骨骼的發展異常
現在是連小朋友都會有拇指外翻煩惱的時代。其主要原因是嬰幼兒時期骨骼的發展異常所致。
二、新生兒為什麼都是扁平足?
足底扁平或足弓不明顯原本是一種正常生理發育的現象,剛出生的嬰兒百分之百都是扁平足,二歲之前90%是扁平足,之後逐年下降,成人約10%至20%是扁平足。
足弓由跟骨、距骨、舟狀骨、楔狀骨及跖骨所構成,一方面是靠骨骼發育成形,另一方面依賴關節韌帶自然變強變緊而支撐起整個足弓,故幼兒韌帶較松時足弓負重會變扁,年紀增長韌帶變緊而足弓成形,這是一種正常生理的發育,無需治療或想辦法加速發育。幼兒時期韌帶較松弛,故足部負重時會產生三種變化:
第一類彈性扁平足最常見
最常見的這一類就是因韌帶較松而引起的「彈性扁平足」,占所有扁平足的絕大部分,是兒童發育過程中的階段現象,因此若您的小孩有彈性扁平足的話,建議先觀察,等待小孩的自然發育,足弓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成形。
第二類足跟韌帶過緊運動拉筋可改善
第二類扁平足是因足跟肌腱韌帶太緊所造成,多發生在七八歲之後快速發育的小孩,這些小孩行走時會以足部關節的變形來代償過緊的足跟韌帶。足跟韌帶過緊的問題若不解決,則次發性、代償性的扁平足不易獲得改善,故穿矯正鞋控制後足位置。建議多復健運動治療拉拉筋骨,讓肌肉肌腱的長度早點趕上快速生長的骨骼。
第三類後足關節受限者最需治療
第三類扁平足是一種沒有彈性的、定形的扁平足,這些病童四分之一的人將來會有足部症狀或功能問題,最常見的原因是足部眾多的小骨頭在胚胎期,發育時應分離卻沒有完全分離,骨頭與骨頭間仍有東西黏著,造成後足關節活動度受限,這是一種真正病態且需積極治療的扁平足。
寶寶兩個月,拉肚子,怎麼辦
一.枕頭不是必要的新手父母可能會認為,剛出生的小嬰兒
概 述 肺炎是嬰兒非常嚴重的一種病,在嬰
我的孩子需要補多少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