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最常見的病可能就算是感冒了,一旦不及時治療,發燒便會接踵而來,這時候帶寶寶到醫院去,大夫就會讓先驗一下血。為什麼要驗血呢?因為人在生病時,血液中各種細胞的數量會發生變化。比如貧血時,紅細胞的數量或血紅蛋白的含量就會產生變化;身體發生炎症時,白細胞的數量就會增加。
但是,醫院裡的化驗單總讓人很頭疼,一排排的英文縮寫字母和數字在平常人眼中就像一組難以解開的密碼。這讓想急於了解寶寶病情的父母親總感覺有力使不上。
在此,我們將幫助各位父母破解常規化驗單上的“密碼”,讓您下次再面對它時,就可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數。
需要關注的三個指標
血常規的化驗單上往往會有一長串的化驗項目,但有一些是比較專業的項目,對於它們,我們不必去深究。看血常規的化驗單,我們需要重點看三個方面:
·紅細胞計數(RBC)和血紅蛋白測定(HGB)
血常規的化驗單的第一項都是紅細胞計數的檢查。
紅細胞的主要作用是給全身的各組織器官輸送氧氣,並把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而完成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紅細胞內的一種蛋白,這就是血紅蛋白(Hb)。
一般正常情況下,紅細胞的數量和血紅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對固定的。但在發生貧血的情況下,它們之間的比值就會發生變化,例如:發生低色素性貧血時,血紅蛋白含量的降低就會十分明顯,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比例就會升高。所以在看化驗單時,一定要首先注意這兩項的數值。
·白細胞計數(WBC)和白細胞分類計數(DC)
血液中的白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淋巴細胞。
化驗單中的白細胞計數(WBC)是指測定血液中白細胞的總數,而分類計數是指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由於各種白細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況下,可引起不同類型白細胞的數量發生變化。
實際上,父母們只要能掌握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N)和淋巴細胞(L)的分類就可以了。因為在平常的生活中,醫生是根據白細胞的數量來判斷身體是否發生感染的情況,然後再根據白細胞分類來判斷是什麼類型的感染,應該使用什麼類型的藥物。
一般,如果中性粒細胞的數量增多是細菌性的感染,淋巴細胞數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血小板計數(PLT)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就是凝血。要知道如果沒了它,即使一個小傷口也會使原本的小問題復雜化,甚至危險到生命。
一般來講,血小板的計數是我們在觀察化驗單時應該注意的第三個重點,如果血小板減少的話,寶寶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問題。
教父母看血常規化驗單
各年齡段寶寶血液細胞成分平均正常值(均值)
名稱 英文縮寫 第1日 第2~7日 第2周 3個月 6個月 1~2歲 4~5歲
紅細胞 RBC 5.7~6.4 5.2~5.7 4.2 3.9 4.2 4.3 4.4
(×1012/L)
血紅蛋白測定HGB 180~195 163~180 150 111 123 118 134
\(g/L\)
白細胞 WBC 20 15 12 - 12 11 8
\(×109/L\)
中性粒細胞 N% 0.65 0.40 0.35 0.3 0.31 0.36 0.58
淋巴細胞 L% 0.20 0.40 0.55 0.63 0.6 0.56 0.34
血小板 PLT 150-250 150-250 150-300 250 250-300 250-300 250-300
\(×109/L\)
如何教寶寶說話?爸媽在與寶寶的日常互動中就可以教寶寶說話。親子
老公下班怎麼都不抱抱寶寶呢
患有口腔潰瘍能否繼續喂奶
歲尿檢白細胞500,醫生診斷尿路感染,請問小孩子尿路感染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