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新生兒核黃疸?新生兒黃疸有病理性的和生理性的,病理性黃疸中有一種情況危險性很大,即黃疸發生過早,迅速加深,是由大量膽紅素湧入血中而引起的。湧入血中的膽紅素有一部分是不與蛋白質結合的游離膽紅素。正是因為沒有蛋白質與它結合,它便跨過血管壁,進入腦組織去將中樞神經細胞核染成黃色,所以叫做“核黃疸”。神經細胞被它染色之後,即不能進行能量代謝,於是發生變性壞死。因此得這種病的時候,症狀多以神經系統的損害為主。
新生兒核黃疸的早期症狀
新生兒常於出生後2~10天出現症狀。
一般在重度黃疸發生後12~48小時之內新生兒出現精神萎靡、嗜睡、吸吮無力、嘔吐、拒奶等症狀。
黃疸持續加重者,可出現發熱、呻吟、尖叫、凝視、抽搐、背部肌肉痙攣、身體彎成弓狀、呼吸衰竭等症狀。
如何避免新生兒核黃疸的發生
做好產前檢查,盡量預防早產和難產,臨產前不濫用維生素K及磺胺類等藥物。
對出生後4~10天內新生兒必須密切觀察黃疸的進展,隨時監測血膽紅素濃度。
每天將寶寶放在窗前自然光線下密切觀察黃疸,用手按壓額頭、胸部及手腳心,按壓1~2秒鐘,然後將手放開,即可觀察到皮膚的感染情況。
一旦發現寶寶白眼珠發黃、尿布染黃及眼淚發黃,就已是超過生理范圍,應立即就醫,及早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