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才知育兒累,自從寶寶降臨之後,張女士是深有體會。這不,要給寶寶添加輔食了,但是該用什麼水,卻頗費了一番心思,總是擔心自來水不夠干淨,而且煮起來不方便。在一個育兒論壇裡談起了這個疑惑,有位媽媽給了一個秘訣--用礦泉水,不但方便、安全、清潔,而且還能幫助孩子補充礦物質,增強食欲呢。
愛兒心切的張女士如獲至寶,特意去超市買回一箱礦泉水,不管是沖奶粉還是米粉,都只需用電熱開水壺加熱一下,便可沖飲。方便是方便了,但是張女士卻又隱隱擔心:給寶寶喝礦泉水,合適嗎?
硬水,也會傷寶寶
我們經常用“水靈靈”來形容寶寶,這是有原因的。在嬰兒體內,水分占其體重高達70%一80%,遠甚於成人的60%,對於嬰兒來說顯得更為重要。
我們傳統認為,礦泉水采自地底深處,富含礦物鹽和微量元素,是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孩子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正需要補充這些微量元素,那麼從飲水中直接獲取,既方便又利於吸收,何樂而不為呢?於是,像張女士這樣選擇給寶寶飲用礦泉水的現象並不少見,而且成為一種時尚之舉。
最近,針對這一現象,保加利亞的醫學專家卻提出了警示:礦物質含量高的礦泉水會威脅嬰兒的健康!
這要從水的吸收原理說起。在初中物理課上,我們學過,水可以通過滲透的原理,從低濃度向高濃度遷徙。在飲水的時候,體液的濃度高於飲用水,形成一個勢能差,水分即可通過細胞膜,自然被細胞所吸收。
但是當水中含有較多的礦物質,水的濃度較高,這種勢能差減小甚至逆轉,就給水的吸收帶來了麻煩。正如一支鮮花插入一杯濃鹽水中,花兒不但無法汲取水分,而且還會造成脫水變得干枯--這是因為體內水分的濃度不如外界,勢能平衡被打破而造成體液向外滲出。
這時,你可能會急了:如果這樣,那麼我們不是無法喝較濃的飲料、湯汁了嗎?這倒無需擔心,因為人體的吸收除了滲透原理外,還可以通過細胞內一些蛋白的轉運,如同擺渡的小舟,主動將所需要的物質從外界運輸到細胞內,這一生理過程可以不受濃度差異的影響。
順水推舟易,逆水行舟難,滲透是個被動的、自然的過程,幾乎無需消耗能量,而主動轉運的過程則需要消耗相對多的能量。嬰兒的生理結構與成年人具有較大差異,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全,濾過功能差,礦泉水中礦物質含量過高,對嬰兒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當寶寶用礦泉水沖泡食物或者直接飲用時,容易造成食物滲透壓增高,增加腎髒負擔。
另外,礦泉水中的元素含量基本是針對成年人標准來設計的,其含量和比例並不適合嬰兒攝人,尤其是某些元素還對嬰兒有害。比如德國在2006年11月22日發布了通報,修訂天然礦泉水、泉水及餐飲水法令。這次修訂正是考慮到在嬰兒的半成品食品中越來越多地使用了天然礦泉水,參考了一份關於天然礦泉水中鈾的含量以及對健康構成風險的調查評估後進行的。法令限制了鈾的含量,以及必須在嬰兒半成品食品標簽或廣告內加以說明。
寶寶飲水,軟硬不吃
礦泉水的硬度是以其礦物質含量來衡量的。一般,把每升含礦物質50毫克以下的礦泉水稱作“特低礦物質含量”;50-500毫克的為“低礦物質含量”,這種礦泉水口感較柔和,有一定的甘甜味;大多數的飲用礦泉水礦物質含量在500至1500毫克之間;每升含1500毫克以上的則被稱作“高礦物質含量”礦泉水,多用於運動、桑拿等人體損失礦物質較多的情況下。
保加利亞兒科專家瑪斯拉爾斯卡指出,對於嬰幼兒來說,每升水中的礦物質含量不宜超過100毫克,其中鈉要低於20毫克,氟要低於1.5毫克。超過這個阈值,就可能對新生兒的腎髒造成威脅。顯然,大多數礦泉水對孩子來說,都顯得太“硬”了。
有些父母會問,那我給寶寶喝純淨水,是不是更好?答案依然是“NO”!經過二次加工的純淨水同樣不適合新生兒的消化系統。正如前面所說,細胞內外的濃度差是形成水分通過滲透吸收的動力,純淨水的礦物質含量過低,造成兩者落差較大,也會造成吸收障礙。此外,長期飲用純淨水,還會使得孩子缺乏某種礦物質,而且純淨水在淨化過程中使用的一些工業原料,可能對嬰幼兒肝功能有不良影響。
既然軟硬不吃,那麼什麼樣的水才最適合孩子呢?據研究,自來水燒開後再冷卻至室溫,最有利於健康。經過燒開後的水,其中所含的氣體減少了一半,水分子之間的凝聚力增加,則與人體細胞內水的特性最為接近,因此容易透過細胞膜而為人體吸收。值得注意的是,不宜用鋁壺煮開水,否則鋁離子攝入過多,會影響寶寶的骨骼和神經發育;飲水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也不宜使用。
健康咨詢描述:
概 述 高熱驚厥會有突然之間發作,而且比
寶寶35天,臉上出現了許多
40多天的嬰兒有熱可以喂清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