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閱讀,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和閱讀興趣,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家長如何指導孩子閱讀呢?
1.傾聽、感受家長的閱讀
孩子最初的閱讀主要是依賴父母的朗讀,他們是在用自己的耳朵“閱讀”,傾聽、講述是孩子的主要閱讀方式。家長每天應當安排一個固定的時間為孩子朗讀,不僅增進親子關系,還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2.幫助孩子觀察、理解故事內容
家長在與孩子一起看書時,不僅要求孩子認真閱讀,還應要求孩子認真去理解,通過每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內容,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也可提出一些觀察性的問題,如烏鴉喝水的問題。
3.啟發思考,假設想象
閱讀不是為了讀書,而是為了發展孩子的思維。在引導孩子閱讀的過程中家長要創設各種情景,啟發孩子思考,拓展孩子的思維空間。比如,可以讓孩子續編故事的結尾,來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如猴子撈月亮的故事。
4.加強閱讀後的交流
家長在在陪孩子閱讀完畢後,應當和孩子進行有目的的交談,以此了解孩子的理解程度和思想動態。比如和孩子一起閱讀唐李峤的《風》(解落三秋葉,吹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一詩時,知道這是首對仗十分工整的詩,如三、二、千、萬的對仗,解落、吹開、過江、入竿的對仗,三秋葉、二月花、千尺浪、萬竿斜之間的對仗,從而在讓孩子理解詩歌的同時,增長孩子對古詩詞的認知。
閱讀一本好書,不但可以增長孩子的知識,更能淨化孩子的心靈,作為一名家長,我們要積極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讓孩子在讀中學、讀中長,從而汲取書中的營養。
作為長輩,你應該如何給孩子們創造一個講究科學和惬意閱讀環境——適宜場所、充裕時間、合理方法都能影響甚至改變孩子的閱讀習慣。
場所求合適
英國當代著名青少年文學大師艾登·錢伯斯說:“閱讀總是需要場所的。”而說起對於閱讀場所的要求便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兒童閱讀的場所,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往往,家長在選擇閱讀孩子的閱讀地點時總是不拘一格,有床、沙發、地毯、書桌等。盡管地點各不相同,但都能為孩子創設一個自由的、不受干擾的空間。
在這個空間裡,擺放著豐富的、孩子喜歡的讀物,可以讓兒童重溫享受閱讀中的自在和快樂。值得一提的是,調查顯示,91.5%的孩子擁有存放自己書籍的小書櫃,90%的家長和孩子在家庭中有專門的閱讀場所。可見一方書櫃也是營造一個良好閱讀場所的不錯選擇。好的閱讀場所能夠讓兒童對閱讀的興趣更持久、閱讀時變得更專注。
時間需保證
小王子說,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時常有家長會問,現在的孩子每天到底讀書多長時間。調查顯示,有14%的家庭每天的親子共讀時間在1小時以上,65%保持在半小時左右,17%只有15分鐘左右,4%的家長很少陪孩子讀書。然而,保證一定的閱讀時間卻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基礎和前提。
家長需要有一定的耐心,用各種方法讓孩子體會到閱讀的樂趣,然後再慢慢地拉長閱讀的時間。另外,不同的孩子花在閱讀上的時間長短是不同的。7歲左右的孩子可以一次大約15分鐘,一天安排兩次;而9歲左右的孩子一次可以保持30分鐘。
方法要注重
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父母需要注重對孩子的閱讀指導。首先,除了兒童讀物的數量,還要關注孩子讀的書的質量,選擇適合其心理年齡段的兒童讀物是孩子閱讀的黃金定律,這樣孩子才能收到最佳的閱讀效果。其次,家長還需指導孩子解決遇到的閱讀障礙。
調查顯示,45%的孩子在閱讀中存在字詞理解的障礙,23%的孩子會被句子難住,其余的閱讀障礙還包括不理解的情節、混淆復雜的人物關系等等。對此,家長各得其法。有的和孩子一起討論故事或圖畫內容;有的引導孩子提出問題,啟發孩子思考;有的指導孩子復述、推測或假設故事的結果等。
家長還可以采取和孩子一起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創編、講述自己的故事、幫助孩子把故事內容記錄下來、制作自己的故事書等多種方式,幫助孩子克服障礙,體驗閱讀的樂趣,引導孩子成為主動的閱讀者,增加他們的閱讀樂趣,提高閱讀的能力。
怎樣辨別是
胎兒沒有發芽、醫院說裡面有血、是怎麼會事 女 | 22歲
最近換地方了,孩子睡不好覺
如何補充賴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