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經常丟三落四,忘記老師說的話和留的作業,寫作業拖拖拉拉,反正小毛小病一大堆,學習成績總是上不去。
但您有沒有想過,這可能不是孩子智力或學習態度上的問題,可能是因為孩子的大腦無法約束自己的行為這種疾病叫做“感覺統合失調”,發病率高達5%,但是認知率很低。
新詞解釋:什麼是感覺統合失調?
感覺統合失調是指外部的感覺刺激信號無法在兒童的大腦神經系統進行有效的組合,而使機體不能和諧的運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種障礙最終影響身心健康。“兒童感覺統合失調”意味著兒童的大腦對身體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組合的能力,這將會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認知能力與適應能力,從而推遲人的社會化進程。
1 案例
英語90分,語文不及格,因為漢字寫得太慢
“哎,我打了孩子四年,想想真是後悔啊!”小健(化名)的媽媽看著兒子,既心痛又委屈,“我哪裡知道孩子是大腦發育的問題,我還以為他是懶呢!”
10歲的小健在南京某小學上四年級,自打上小學後,老師總是反映小健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上課總動個不停。而且還不合群,動不動就沖上去打同學一下,或者突然推搡人家一下就跑。
家長還發現,孩子寫作業特別慢,有時候磨磨蹭蹭,晚上八九點鐘還沒寫完。寫的字歪歪扭扭,錯別字也很多。更讓家裡有些不理解的是,上次期末考試,孩子的英語考了90多分,語文才30多分,好大一塊都來不及寫。孩子是不是智商有問題?小健的媽媽帶他去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經檢查發現智力明顯屬於中上,但運動能力屬於中下,存在感覺統合輕度失調、注意力缺陷。
小孩寫字慢,是因為手腦不協調?這讓家長很不能理解,兒童體智發展測評中心池霞醫生讓小健對照著書本寫幾行漢字。只見小健盯著一個字看幾眼才寫兩筆,寫的速度很慢,錯別字也很多,而且每個字大得超過格子。家長還是第一次看見孩子這樣寫字,驚訝不已,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通過視覺能獲得這個字的形狀,但是大腦卻無法指揮孩子用手把字寫出來。”池霞醫生告訴家長,這叫做感覺統合失調,是指外部的感覺刺激信號,無法在兒童的大腦神經系統進行有效的組合,而使機體不能和諧的運作,會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認知能力與適應能力。他的英文字母寫得快,但漢字復雜,他的反應就跟不上了。
2 釋疑
大腦無法對信息進行正確處理
專家指出,家長關注比較多的,是孩子智力發展,卻很少關心孩子運動能力。智力只是影響孩子成績的一個因素,很多非智力因素如注意力、視聽感知能力、運動能力等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常常會聽到有的家長這樣抱怨:“我的孩子一點也不笨,就是讀書不行。” 這些智力水平正常卻學習差的孩子,有許多相似的特征,最常見的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學習缺乏興趣和自覺性;作業拖拉,字跡潦草,差錯百出。各小學校這樣的孩子還不在少數。
兒童體智發展測評中心池霞醫生告訴記者,有的醫院會將這些問題診斷為多動症,給孩子吃藥,但效果甚微;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是有意不聽話,對孩子又打又罵;但更多的家長認為孩子是因為懶惰,因粗心,因“玩心”太重,這部分家長們相信,孩子還“沒開竅”,只要長大懂事了,成績是一定上得去的。
但專家指出,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是沒開竅,而是感覺統合上出現了障礙。
所謂感覺統合,就是通過我們的感覺器官(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輸入到大腦,大腦通過分析、判斷、篩選、組織、計劃,將信息有序地做出正確的處理,這就是感覺統合能力。有的孩子寫作業時常漏字,家長以為是孩子粗心大意,實際上是因為他們大腦無法控制眼球的輕微震顫所致;有的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他們不是不想快,而是想快也快不起來,他們的大腦常常作出錯誤的判斷,無法有效的駕馭自己,無法有計劃、有條理地對事物進行操作;而有的孩子有攻擊性,打人特別“沒數”,是因為他們真的是“不知輕重”。
3 原因
懷疑與剖腹產有關孩子缺乏活動刺激
據國外調查“感覺統合失調症”的發病率為5%,而在我國對此病的認知率很低。專家告訴記者,不僅僅是家長,很多地方的兒科醫院都不了解這種疾病。盡管目前感覺統合失調症的發病原因還不明確,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將發病原因指向了剖腹產的上升。
猜測一:剖腹產導致“先天不足”
國外有研究表明,剖腹產是導致孩子統合能力失調的一個原因。胎兒在母體的一舉一動和其未來的命運息息相關,胎兒在母體產道的正常生產過程,同時也是第一次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撫觸機會,而剖腹產剝奪了孩子最先感覺統合鍛煉的權利。
猜測二:孩子缺乏活動刺激
現在的家長或者祖父母輩,疼愛孩子過度,整天抱在懷,生怕孩子摔痛了。以致有的孩子沒有經過爬便直接學會了走路。池霞醫生告訴記者,很多家長帶孩子來看病時,都回憶起,孩子當時沒有“爬”就直接“站”了。
現在的孩子戶外活動的機會少了,孩子就很少獲得五官感覺上的刺激和對肌肉運動的感受,便會使孩子身體協調能力發展遲緩和感覺異常。
提醒:嬰兒期一定要讓孩子先爬再走
“孩子如患有感統失調,3到6歲是最佳矯正時期。”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的專家指出,患有感覺統合能力失調的兒童需要接受專業的感覺協調訓練。那麼,家長如何盡早發現孩子運動協調能力異常呢?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的專家要家長注意孩子以下幾個時期:
一,在嬰兒期
“站、坐、爬、走”都比同齡孩子要落後;在爬行的時候比較笨拙,有的寶寶只會用一只胳膊,有點像是“匍匐前進”,很多家長看著都覺得有些不對勁。
池霞醫生指出,千萬不要忽視了孩子“爬”的這個過程。嬰兒從躺臥到站立,其實是學會身體重心逐漸下移的過程。要提醒的是,不少家長會忽視寶寶的爬行。其實,如果孩子直接從“坐”跳到“站”,實際上躍過了重心在膝蓋的重要環節,日後寶寶雖然照樣會蹦會跳,但容易出現感覺統合能力失調的問題。
二,學齡前
此時孩子在幼兒園參加一些體育活動,有兩項能看出孩子感覺統合的能力,一個是拍球,一個是跳繩。拍球需要手眼協調,而跳繩更需要全身的協調,孩子運球不超過5個,總是學不會跳繩,就說明協調能力有問題。
另外,孩子在塗色時總塗出格;在玩攀爬游戲的時候,容易摔倒等,家長都應注意。
三,學齡期
學習中總是寫錯字、算錯數、記錯題,看書時常會“串行”;總是把老師和家長的話當“耳邊風”,記不住老師布置的作業和任務;有的孩子表現為好動、不安、脾氣大、上課喜歡動來動去;還有一些孩子常常撞倒東西或跌倒,語言的協調性也差,唱歌時常常跑調,上課發言時甚至會口吃等。
由於各種原因和條件的限制,目前,正規的感覺統合訓練只是集中在相當有限的范圍之內,不能滿足大多數家長的需要。而且,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關鍵在於預防,越早訓練效果越好。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這裡介紹幾種由家長配合可直接在家裡進行的游戲訓練方法,既簡單有效又能促進親子關系,希望能給家長們一點幫助或啟示。
前庭功能失調
問題主要表現: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聽而不見、久轉不暈,平衡能力差,雖看到了仍常碰撞桌椅、門牆。
游戲方法
充分爬行
要訓練寶寶爬行,出生後28天內寶寶就具有爬行反射,每天讓寶寶俯臥幾秒鐘,先鍛煉頸部肌肉,使他慢慢能抬頭,用手抵住他的雙腳,寶寶可趁勢向前爬,會爬後再充分爬行3個月以上,盡量不使用學步車。
平衡游戲
嬰兒期家長要多搖抱,也可以讓寶寶多坐搖籃,強化孩子對自身重力感刺激的輸入。大一點的孩子要讓他們玩蕩秋千、走平衡木等游戲。
飛機游戲
由家長仰面平躺,向上伸出胳臂,雙手頂住孩子的前肩,並彎曲雙腿用腳托住孩子的腹部,孩子則頸部抬高,雙臂張開,雙腿並攏伸平,做成飛機模樣。這時,可做前後左右的搖動。
搖擺毛巾游戲
用毛巾將孩子包在其中,由父母各拉一頭,左右或上下搖動,也可在擺動時指示孩子向固定目標投球。
觸覺過分敏感
問題主要表現:偏食、挑食,不愛吃菜;吃手或咬指甲;情緒不穩定,愛發脾氣;陌生環境膽小、怕黑、粘人或緊張、退縮,不敢表現;對小傷小痛特別敏感;不合群或不會和別人玩,愛惹人。
游戲方法
洗澡游戲
1.冷熱水刺激:在安全范圍內,讓孩子感受不同的水溫帶來的刺激,可以主要由手來感受,家長也可先做示范,並觀察孩子的表現。
2.梳頭游戲:用梳子的尖端刺激孩子的頭皮,並順其勢梳頭,也可以讓孩子自己來,對手指的精細運動和了解自身形象都有幫助。
3.麻布刷身游戲:用麻布以中等力度刷孩子的手臂、前胸、後背、足部,可以邊講故事或唱歌,保持輕松氛圍,以免孩子緊張。也可用毛巾、海綿、軟刷子等替代。
抓癢游戲
讓孩子躺在床或沙發上,抓撓他的腋下、胸口,依孩子的反應來控制用力的大小和刺激的強度。如果連一些常需接觸他人的部位也有強烈的反應,則需加強此游戲。
毛巾卷游戲
找一條略微粗糙的大毛巾,將孩子整個卷起來,再輕輕滾動或下壓,也可用雙手輕輕抱緊孩子身體的各部位,強化各部位的觸覺感受。
沙土游戲
將淘洗干淨的細沙放在大盆裡,讓孩子在裡面玩耍,尤其要適當增加沙土與孩子身體的接觸面。
墊上游戲
讓孩子在地毯上雙手抱頭,向左右兩個方向滾動,對運動企劃、觸覺、自我形象都有益。另外,還可練習前滾翻和後滾翻。
小刺球游戲
用帶突起的小刺球在孩子身上滾動或輕壓,四肢和前胸可以由孩子來完成,後背則由家長輔助進行。
問題主要表現:動作協調能力差,笨手笨腳,做事拖拉、磨蹭,語言表達能力差,缺乏自信、消極退縮、不敢表現。
游戲方法
球類運動
球類運動對小肌肉、大肌肉協調以及反應速度、靈活性都很有幫助。3歲左右的孩子要訓練他們拍皮球,要求他們左右手交替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訓練他們打乒乓球和羽毛球。
學做家務
4歲左右的孩子有積極參與家務的要求,家長要抓住這個時機,。家長應耐心地教會孩子逐漸從事各種家務,並在一定程度上讓孩子長期承擔某項任務。
導語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開始給寶寶使用紙尿褲,方
母乳喂養疑問-換邊吃會干嘔
幾乎每個寶寶都不止一次地拉過肚子,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寶
手足口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