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長都對孩子說過"你看人家誰#@¥%&*"之類的話,似乎隔壁老王家的孩子總有這樣那樣優點。其實在父母心裡只是想通過誇別人家孩子來激勵自己孩子,但是在孩子心裡可不是這樣想的,如果父母總說別人家孩子好,很可能會對自己孩子造成心理創傷,使孩子過度自卑而更加消極,千萬別讓"別人家孩子"毀了咱自家的孩子。
心理咨詢師曹浩從心理學方面分析認為,家長總拿"別人家孩子"來和自己孩子做比較,這源於一種"偏盲心理"。就像戴了有色眼鏡一樣,總是對身邊的人和事選擇性記憶和評判:對身邊人的優點視而不見,對生活中的收獲熟視無睹。一些家長在這種心態作用下就會用"放大鏡"去看別人家孩子的優點,用"顯微鏡"去看自己孩子的缺點。從而認為別人家的孩子更優秀,並由此引發焦慮和挫敗感。
曹浩說,這折射了中國父母"望子成龍"的高期望,"很多家長自身在社會體驗到許多生存的艱難與不易,為避免孩子以後走彎路,滋生了對孩子的不合理期望。"
網友"把握機遇"是一個6歲女孩的媽媽,她告訴記者,她並不是有意"刺激"孩子,只是當看到別人家孩子比女兒優秀時,就忍不住要想說一說。"直到有一天,女兒說'你總說樓上的媛媛這也好那也好,那媛媛的媽媽還比你漂亮,比你做飯好吃呢!'我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研究員、心理督導師姜輝麗指出,當家長拿"別人家的孩子"說事的同時,其實也是在推卸自己的責任。於是孩子也會承襲父母對待問題的慣性思維模式。"當孩子面對不能承受之重時,他們也需要轉嫁自我否定的痛苦。"
網友"小火鍋"說:"總唠叨'別人家孩子',有時候給自己子女的不是榜樣,而是一種自卑感,'變壓力為動力'的期望反而會成為孩子懷疑自己、看不起自己的重要因素。"
姜輝麗分析指出,家長盲目攀比一方面會導致孩子失去人生目標,把他人的目標作為自己的目標,即使以後實現了這個目標自己也會不快樂,因為這不是他們自己想要的。"另一方面,如果攀比的願望受挫了,他們會更加自卑,誇大自己的無能甚至仇恨父母。"
由於家庭背景、自身條件、成長經歷等眾多原因,每個孩子的理解能力、認知能力、學習方式等都不會完全相同。家長能夠發現自己孩子的獨特之處,會讓孩子的成長更健康。曹浩說:"與其攀比,不妨讓孩子'看到自己','成為自己'。"
康Q母嬰網小編有話說:我相信在每位家長心中並非真的認為別人家孩子好,自己孩子就不好,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激勵孩子進步,都是望子成龍心切惹的禍。鼓勵孩子的方法有很多,顯而這種方法是不正確的,不要讓孩子因此失去原有的自信。
是否繼續補魚肝油?
寶寶出生10天愛睡覺不愛喝
寶寶著涼後咳嗽,鼻塞,嘔吐怎
寶寶13個月,喉嚨有痰,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