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親寶網
親寶網
 親寶網 >> 3到6歲 >> 3到6歲教育 >> 怎樣學習基礎筆畫
3到6歲飲食3到6歲護理3到6歲疾病3到6歲教育

怎樣學習基礎筆畫

中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有句老話說:字如其人,字寫得好勢必也對孩子的性格成長有幫助,所以有很多家長認為應該讓孩子從小就開始練字。練字不容易,需要從最基本的練起,只有練好最基本的筆畫才能算是一個好的開始。

漢字的基本筆畫到底有多少,說法很多。根據歷來的傳說,基本筆畫只有八個。實踐證明是正確的。只要小朋友們真正掌握了這八個基本筆畫,所有的漢字也就能夠按書法的要求寫出來。

我們的學習是按照歷來的老規矩進行的,但是多多少少也有些改動。歷來學習八個基本筆畫,都是先從點畫開始,我們發現點畫比較難寫,於是就改為先從橫畫開始。這樣從易到難,效果較好。同時還將八個基本筆畫制成較大的掛圖,使用紅黑兩種顏色。紅色的表示本課節要學的筆畫,並在要學的基本筆畫中用虛線標出運筆路線,再一點就是根據孩子們心理特點,學基本筆畫時不要學橫就單寫橫,學豎就單寫豎,而是帶著字學。

橫畫

橫畫乍看好像比較簡單,但對於5、6歲的小朋友來說也很不簡單。一是因為橫畫有幾個特點,必須把握住;二是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寫得出來;三是孩子第一次動手寫字,常言說:“萬事開頭難”。橫畫是第一個要學的筆畫,當然也就顯得比較困難,為了讓孩子們盡快地認識和掌握書寫橫畫的本領,可以把橫畫分成兩大方面去講。

①首先弄清橫畫的基本形態。橫畫的模樣是什麼樣子呢?第一,橫畫的位置是左稍低右稍高;第二,橫的樣子是方頭圓尾。

②學會寫橫畫的運筆方法。要寫出橫畫的方頭圓尾來,就需要正確的運筆方法:要逆鋒起筆;接著朝右下方按筆;接著轉筆正鋒;接著逆鋒行筆;提筆;朝右下方用力頓筆;轉筆收鋒。

為了讓小朋友便於掌握橫畫的寫法我們編了這樣一首歌謠:

寫橫畫,要記牢,左稍低,右稍高,

方頭圓尾要記清,逆鋒下筆要回鋒。

在學習橫畫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多花一些功夫,反復練,反復指導。為了避免單調,不使孩子們覺得枯燥,不要讓他們一味地寫橫,應該把要講的筆畫放到完整的字裡去練習。例如讓孩子們去寫:一、二、三、王、土等等,雖然開始寫得很不像樣子,憑著孩子們的新鮮感,出於他們的好奇心,個個都能寫得很起勁。

在這裡值得提出的一點是大人對孩子們第一次寫出來的字,必須是滿腔熱情的加以鼓勵:“好!好!真好!”每個孩子寫出來的作業都願意親自送到老師手裡,想聽聽老師的誇獎。這時,老師必須親手把作業接過來,必須表示很喜歡,多多表揚,盡量給他懸掛起來,讓孩子感到高興,受到鼓舞,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習熱情。決不能有半點不耐煩、打擊情緒等表現,千萬不要當著孩子們的面,把他們交來的作業撕掉。

豎畫

有了寫橫畫的基礎之後,再學豎畫就容易多了。關於豎畫的基本形態,我們提出了懸針豎和垂露豎兩種,因為這是兩種最常見的豎畫。

有人認為教小孩主要是讓他們記住一些基本知識就可以了,不應強調什麼理解能力。其實,這樣認為是不對的,正是因為學前的孩子理解能力比較低,就更應該從這方面啟發他們,因為理解能力也是培養出來的。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是萬萬要不得的。當我們教孩子們學寫豎畫的時候,首先要認真地復習橫畫,同時在復習橫畫的時候,要不斷地啟發孩子們多想想:豎畫和橫畫的寫法有哪些一樣的地方和不一樣的地方?這樣啟發引導的結果是孩子們很快就會做出明確的回答:橫畫是橫的,豎畫豎的,豎畫有一個是帶尖尾巴的,橫畫沒有。再問他們有什麼一樣的地方,他們說:橫畫、豎畫寫的時候都要逆筆回鋒。他們還會說垂露豎的樣子差不多就像是把橫畫豎了過來,也是方頭圓尾。這就是聯想,這就是孩子們在運用想象力,這也就是他們的理解能力。運用這樣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們,讓他們把學到的東西,前前後後聯系起來十分重要,時間長了,可以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既增加了孩子們的書法知識,提高書寫能力,又開發了他們的智力。

這一節的歌謠是:

寫豎畫,要記住,有懸針,有垂露。

懸針的尾巴尖又尖,垂露的尾巴圓又圓。

寫豎向下先往上,逆筆回鋒不能忘。

在記熟歌謠的基礎上,教師要領著小朋友們按照事先准備好的講義,認真地弄清豎畫的行筆路線,耐心地講清哪裡該逆鋒,哪裡該按筆,哪裡該正鋒,哪裡該行筆,哪裡該提筆,哪裡該頓筆,哪裡該回鋒(收筆)。老師用教棍指點掛圖,讓小朋友們伸直右手,指著掛圖上的筆畫,師生一起唱讀幾遍。等大多數小朋友都聽清了、看懂了再讓他們動手書寫。

學習豎畫的時候,可讓孩子們練寫:十、豐、干、下、行等字,既復習了上節的橫畫,又帶出下一節要學的撇畫,做到承上啟下,保持學習的連貫性,鞏固學習成果。

為了調節學習氣氛,教師可給小朋友講一講黑瞎子掰玉米的故事,最後扣到題上,不要像黑瞎子掰一個丟一個,掰了大半天最後只剩一個。我們學書法,學習基本筆畫也一樣,不要學了豎畫忘了橫畫。學過的東西,都應該反復練習,記住不忘。

撇畫

在學習撇畫的寫法之前,還是要認真地復習一下豎畫的寫法,特別是要有目的地重點復習懸針豎的寫法。如果小朋友們真正會寫懸針豎了,寫撇畫時就相當容易。正像這一節的歌謠那樣:

寫撇畫,並不難,懸針豎,轉個彎,樣子像個戰刀尖。

說寫撇畫不難是指學會懸針豎之後,再寫撇畫就不太難了。只要把懸針豎寫成彎彎就行了。但是,應該特別強調的是:要想把撇畫的樣子寫得像個戰刀尖,就必須像寫懸針豎那樣,逆鋒起筆,按筆轉鋒,保持中鋒,逆鋒行筆,運用腕子的力量,把筆鋒送到地方。不能甩筆,也不能中途停頓。在行筆將近末端時逐漸逐漸地提筆,用筆鋒慢慢地送出尖來,然後空收回筆。

捺畫

捺畫的樣子非常美,像只小鵝在喝水。

大肚長脖尖尾巴,一波三折是骨架。

逆鋒起筆鋪開鋒,平拽側出自然成。

這是學習捺畫的歌謠。捺畫是八個基本筆畫中比較難寫的一種,寫好了非常好看。

為了讓孩子們寫這捺畫,除了充分運用前三筆的知識以外,一定要多下功夫認真地、反復地講解,並在指導書寫的過程中,多加具體指導,個別進步慢的孩子,要手把手地輔導幾遍。這裡要重點講明三個要點:

第一,一波三折。什麼叫波?什麼叫折?所說的波實際就是指的捺畫,為什麼叫波呢?因為捺畫的形態有點像波浪。這是古人對捺畫的形象比喻。仔細想一下,捺畫也的確像是從高坡上下來的一段流水。所說的三折,就是一個捺畫要有三道變化。對孩子們不要講得太復雜,就說:一波三折就是一個捺畫有三道彎的意思,就可以了。這三道彎,第一道彎最短,第二道彎最長,第三道彎是平的。

書法對捺的要求,必須是三折,多一折少一折就算病筆。

第二,逆鋒起筆鋪開鋒。懂得了一波三折的道理之後,明白了捺畫的總的行筆路線,看清了捺畫的骨架,可是寫毛筆字光有骨架不行,還得要有血有肉。說到的逆鋒下筆鋪開鋒,就是講的運筆方法。就是按照一波三折的路線,逆鋒下筆之後稍稍行筆,就算完成了第一折;接著就沿著從左上到右下的斜度逐漸地把筆鋒鋪開,也就是說筆鋒由輕到重逐漸鋪開,寫出來的筆畫由細到粗,到最粗的時候,也就完成了第二折的任務。

第三,平拽側出。這是寫捺畫特有的筆法。平拽就是第二折結束;第三折開始以後,筆鋒稍稍停頓一下,然後沿著水平拽出尖來。側出就是說平拽的同時,筆鋒要沿著順時針的方向轉動,變成側鋒,讓筆鋒沿著第三折上側出鋒。

這裡所用的拽字,是捺畫的專用動作。為什麼叫拽?因為書法要求,除捺畫以外的任何一個筆畫,在書寫時不允許肘尖移動(懸肘例外)。只有寫捺畫時,才允許動一動。

為了讓孩子們看清楚寫捺畫的每一個過程,最好是以手代筆,在黑板上進行表演。方法是教師將右手的五指聚攏在一起,對孩子們說:這就是一支只有五根毫筆的大毛筆。然後,大姆指逐漸向上收攏,中指尖貼著上側,五指一面平拽,一面漸漸聚在一起,拽出尖畫來。告訴孩子們:看!這就是平拽側出。

拽捺的方法,據說是書法的聖人王羲之留下來的。

王羲之年輕的時候,研究書法非常刻苦。有一天,其他筆畫都寫得差不多了,只有捺畫寫得很不滿意。於是他就躲進後花園的書房裡專心致志地研究怎麼樣把捺畫寫好。寫呀,寫呀,不知寫了多少遍,始終不太理想。眼看已經中午了,王羲之連吃飯都忘了,還是一個勁地寫。他的夫人怕王羲之餓壞了,忙著來給他送飯。夫人端著飯菜走進書房,進門就輕輕地說:“先別寫了,洗洗手吃飯吧!”王羲之寫得太用心了,根本沒聽見。夫人暗暗地笑了笑,又向前走了幾步,說:“吃飯吧!”王羲之還是沒聽見。夫人心想:真是入迷了!於是端著飯菜慢慢地走到了王羲之的身邊,抓住他右手的衣袖,輕輕一拽說:“吃飯吧!”王羲之寫捺正寫到第三折,被夫人這麼一拽,結果拽出了一個非常漂亮的捺畫來,王羲之樂得大喊一聲:“好!”差一點把飯菜碰撤了,從此以後就留下了拽捺這種說法。

這個故事講給孩子們聽了之後,很能振奮精神,激發興趣。

點畫

已經學會了橫、豎、撇、捺,再學點畫容易多了。對於點畫的寫法一般有這樣的看法,認為拿起筆來蘸滿墨,順手一按就是一個很好的點畫,其實這是不對的,一定要給小朋友們講清楚,書法中任何一個筆畫,都不是隨便一下子寫成的,而是要通過幾個過程才能寫成,點畫也是這樣。寫點畫也要逆鋒入筆,也要按筆、行筆、頓筆、回鋒。這樣寫出來的點畫才能飽滿、圓潤,富有變化,才是活的筆畫,而不是一塊死疙瘩。為了寫好點畫,我們為孩子們編寫了這樣一首歌謠:

點畫像個大瓜籽,像個青蛙沒有腿,

逆鋒起筆大回彎,就像畫個扁扁圈。

寫點畫,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起筆千萬不要露鋒,就是要逆鋒入筆,注意按筆時不要讓點畫太尖,“青蛙”的嘴太尖就不是青蛙了。

第二,點畫要寫得肚平背弓,也就是說,青蛙的肚皮處是平的,而背部是圓圓的,注意不要寫成凹肚,那叫病筆,是書法很忌諱的。

第三,歌謠中說:就像畫個扁扁圈,但是絕對不能畫,畫和寫是根本不同的兩回事,畫往往是順鋒乎塗、直抹,寫是要靠腕力的提、按、頓、挫的功夫。所以說只是像,但不等於是。

指導孩子們寫點畫時,可以寫這樣幾個字;玉、令、江、半等。

挑畫

挑畫和其它筆畫的寫法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可以露鋒起筆,接著向右下方按筆,接著右上轉鋒,然後正鋒,向右上方出鋒。寫挑畫的歌謠是:

寫挑就像打對號,露鋒起筆鋪開毫,

轉鋒向上大半圈,順勢右上挑出尖。

這裡所說的寫挑畫好像打對號,是指寫挑畫的行筆路線。轉鋒向上的時候,要用腕力和手捻筆桿的方法相結合,右上出鋒挑出去之前,一定要轉出鋒。做到中鋒出鋒,千萬不要側鋒,側鋒挑出的筆畫不單是下側容易出現鋸鋸齒,不整齊,而且缺乏力度,不厚實、不圓潤。

挑畫的基本形狀,也有兩種。一種是像倒放著的短撇,叫直挑;另一種是像在點畫的右上端加了一個小短挑,所以叫點挑,也有叫挑點。會寫點畫,又會寫挑畫,自然也就會寫點挑。

這一節可以讓小朋友寫:以、打、次、河等字。

左鉤

這個筆畫本來叫做厥畫,這個厥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叫厥畫?翻了不少書,都沒得到明確的答案,只有一本書上說“厥”是彎腰的意思,一個人彎下腰,腳尖朝前的樣子就是厥。明白地講就叫它左鉤,因為下面還有鉤畫,就叫它右鉤,以示區別。

左鉤和右鉤,實際上是復合筆畫,也就是說,它是兩個筆畫拼在一起的。鉤畫只能和豎畫或橫畫配合起來,不然的話它就無法把它的形狀表現出來。

乍一看鉤畫好像不太好寫,實際上如果橫畫、豎畫寫得比較熟練的話,鉤畫是很容易寫好的。像這個左鉤的寫法,實際就是先寫一個豎畫,先逆鋒入筆,按筆正鋒、行筆、提筆、頓筆、回鋒,在回鋒的地方頓一頓筆,再把筆鋒調正,然後向左出鋒,就是一個很好的鉤畫。歌謠是這樣的:

左鉤像個倒鵝頭,上平下圓“奔兒頭”。

豎畫到底大回筆,用力向左挑出去。

因為我們的輔導是以顏體為基礎的,顏體字講究鵝頭燕尾——鉤畫像鵝頭,捺畫像燕尾,所以要特別注意,寫鉤畫時上邊緣要平的,下邊緣是圓的,要用腕力和手指捻動筆桿的方法去寫。

可寫;丁、於、子、寸等字。

右鉤

學會左鉤,右鉤就不成問題了,因為左鉤和右鉤的樣子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方向相反,一個朝左,一個朝右。不過需要講清楚的是,右鉤裡有一個直鉤,它的形狀和左鉤大不相同,像是豎畫下面加上個短挑,如“長”和“食”、“民”等字。因為已經學過豎畫和挑畫的寫法,只要一說就明白了。這個直鉤在開始寫的時候可以兩筆寫成,寫熟了自然就會一筆寫成了。

這一節的歌謠是這樣的:

右鉤左鉤很相像,只是方向不一樣。

中鋒運筆拐圓彎。回筆朝上挑出尖。

前面已經說了,右鉤的寫法和左鉤的寫法是一樣的,只是把方向倒過來就行了。左鉤要寫成上平下圓帶“奔兒頭”,右鉤要寫成裡直外圓帶“奔兒頭”。

練習時可寫,先、元、九、心等字。

康Q母嬰網小編有話說:寫一手好字是會讓人受益終身的,有的時候漂亮的字跡就能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但是練字是一個枯燥,龐大的過程,需要小朋友擁有足夠的耐心。

3到6歲教育
寶貝一歲半,不愛吃飯,怎麼辦?

寶貝一歲半,不愛吃飯,怎麼

讓寶寶學游泳有利於大腦發育

讓寶寶學游泳有利於大腦發育專家介紹,嬰兒游泳是一種全

寶寶喝飽奶,紙尿褲勒肚子咋辦?

寶寶喝飽奶,紙尿褲勒肚子咋

新媽勿用微波爐給新生兒熱奶

Copyright © 親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