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面教材:妥協收場
對於孩子玩手機,大多數家長估計都是恨得牙癢癢。可是,想一想,這手機當初是誰給買的?
“拗不過他呀!”“不買不行呀,不買就耍賴!”“本想順了他,他就能安心學習,沒想到會這樣。”很多家長也很無奈。
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真的需要手機嗎?父母都會搖頭:真不需要!甚至也知道,這個東西對孩子來說,弊大於利。父母最大的理由,其實就是手機影響學習。但是很多人卻沒有堅持這個最重要的理由,而是夾帶焦慮、冤屈等不當情緒地加以拒絕。
比如,“這差的成績還想買手機,沒門”“整天只知攀比,學習上怎不和人比”“我們家哪能和別人比,能讓你吃飽穿暖就不錯啦”,顧左右而言他,將其他理由扯進來。
這就會引起孩子的反感,繼而爭辯。最後,要麼是親子關系僵持,要麼是家長投降,買個手機息事寧人。這都不是理智的辦法。
正面教材:成功制止
對於同樣的問題,我們再來看看以下場景——
“媽媽,我要買手機!”
“學生不必要手機!”(開宗明義,亮明自己的觀點。)
“全班同學都有!”
“他們都買,我們也不買!”(不管這是真是假,我要堅持原則。)
“為什麼呢?”
“學生重在學習,不需要手機!”(始終堅持這一點!不需要找太多的理由。)
“我沒手機很丟臉。”
“那個臉也丟定了!我再說一遍,學生以學習為重。”(態度堅決,沒有可商量的余地。)
“真是!”
“我和你爸已經商量了,手機堅決不買!你在家,用座機;在外,打公用電話。”(將父親拉進來,堅持的力量進一步鞏固;同時,將其他的理由堵上。)
兒子老大不樂意,但還是乖乖地進房間做作業。
拒絕之道,謹記四點
面對孩子的不當要求時,這個媽媽的方法值得借鑒。她堅持原則,並且反復強調,孩子找不到機會攻擊,只好從命。這裡面有幾個關鍵點:
第一,自己堅持的原則是客觀的、正確的,是早就定好的,是對孩子成長有利的,而不是帶情緒性、臨時性的,或者只和父母利益相關的,比如“手機太貴”“學習不好”“父母沒買手機,你也不能買”等,這些理由都不夠充分,孩子不會認可。
第二,語氣要柔和,但態度要堅決。要讓孩子明白,你拒絕他是因為有原則,而不是你情緒不好或者他表現不好。父母越平靜,態度越堅決,孩子反抗的時間越短。
第三,堅持既定的方向,不能讓孩子牽著鼻子走。比如,那位理智的媽媽,面對孩子說“沒手機真丟臉”時,她沒有陷入“什麼叫丟臉?丟臉算什麼?大人咋不覺丟臉”等誤區,只是用一句“那個臉也丟定了”將孩子的理由駁回,繼續自己既定的原則。
第四,擴大統一戰線,形成陣勢。比如,將父親或母親的力量拉進來,讓孩子明白,此事已定,沒有什麼討價還價的余地。孩子眼頭亮著呢,知道無力回天,就會乖乖順從。
1、兒童屈光不正可以恢復嗎? 如果是低度的遠視的話,是可以恢
寶寶掉頭發
孩子出生後,父母們需要考慮如何的養育孩子,不僅讓他們能夠擁
寶寶7天沒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