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99%的人不知道,融化變形後再凍住的雪糕或含可溶性毒蛋白”的消息在網上熱傳。為此,北京友誼醫院營養科營養師辟謠稱,從未聽過可溶性毒蛋白的說法。就現有科學證據來看,消費者無需擔心僅僅發生些微形變、經過二次冰凍的雪糕會產生所謂的毒蛋白。
最近一段時間,融化後又凍住的雪糕可能有毒的說法在網絡迅速轉發並引起關注。該報道指出,如果雪糕或冰激凌貯存時達不到所設定的溫度要求,就會引起結構變化,甚至產生一些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如可溶性毒蛋白、胺類等等。
北京友誼醫院營養科營養師顧中一專門發文稱,在文獻數據庫中沒查到“可溶性毒蛋白”一詞。他指出,魚蝦海鮮保存不當發生腐臭就是胺類的味道,有毒的胺類物質是蛋白質腐敗過程中產生的,那樣的雪糕一般不會吃。而且,正常人類的消化系統是很強大的,絕大多數蛋白質都會被分解為氨基酸,很難通過口服產生特定的生理意義。冷凍是保持蛋白質結構的一種手段,更不會把無毒蛋白質變為有毒。雪糕中的其他成分也是常見和安全的食材和食品添加劑,僅憑溫度變化就產生了有毒蛋白純屬杞人憂天。此外,雪糕的冷凍是為了賦型,但冷凍本身也是一種重要的保障食物不變質的方法,其主要原理就是抑制微生物代謝和繁殖。
顧中一稱,他查閱了幾十份各大城市對雪糕的致病菌檢測結果,檢出率幾乎都是零,這可能與冰激凌在加工過程中早已經過專門的殺菌環節,產品中的微生物含量極低有關。同時提醒道,雪糕銷售人員應注意保證冰櫃溫度在-15℃以下,最好也不要和其他食物混合密集碼放。
咳嗽是小兒最常見的臨床表現之一,也是孩子家長經常遇到
一歲寶寶一天喝多少白開水
概 述 本來有對於陰囊濕疹這個疾病,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