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無國界、超國界飲食在各地大行其道,尤其是韓國菜、日本菜及東南亞菜,吸引著許多父母和孩子。不少父母甚至帶著年幼的孩子去吃日本三文魚和其他海鮮刺身、壽司等生冷食物及韓國鐵板燒等。那麼,孩子是否也能和大人一樣,隨心所欲地吃這些外國菜呢?
韓國料理
在廣州,出現最多的韓國菜當數石頭飯、泡菜、燒烤。
其實石頭飯是韓國街邊小吃,一般有三種選擇:牛肉﹑雞肉或海鮮,均配雞蛋﹑蘑菇﹑大白菜等蔬菜,再伴上辣醬。這些材料都混在飯中,而雞蛋一般是上菜前即時打在飯面上。廣州市婦嬰醫院營養師吳錦晖說這樣的雞蛋未完全熟透,對此表示擔憂,她說當中還可能會滋生不少細菌(如沙門氏菌),孩子最好少吃。
韓國的泡菜聞名世界,但吳錦晖說,泡菜屬腌制食品,通常要腌制足夠的時間才能食用。如果時間不夠,泡菜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鈉。孩子如果攝入過多,可引起“烏嘴症”,表現為嘴唇、指甲發金、發紫,也就是食物中毒。
不過,韓國燒烤和我們街邊的燒烤有所不同,他們不是用明火直接烤熟食物,而是以煎炸為主,不含有苯並芘。但煎炸食物孩子最好還是不吃。
日本料理
制作三文魚等海鮮刺身工序十分嚴謹,稍有差池,它繁殖的細菌就十分驚人,二三十分鐘它就可以繁殖出一代細菌。孩子若食用了這些三文魚,容易引起腹瀉。還有河鮮刺身。在國內,由於生產場地的特殊性,不少河鮮(淡水魚)受到寄生蟲感染。若未經加熱煮熟,孩子在食用這些河鮮刺身時,則等同於把寄生蟲吃進肚。
兒童應少吃壽司。它容易受污染,細菌滋生,也未經加熱消毒。孩子的消化過濾系統還未完善,細菌容易在腸胃裡“作威作福”,導致腹瀉、嘔吐。
東南亞菜
東南亞菜(包括越南、泰國菜)的特點是酸辣,味重。吳錦晖告訴記者,從中醫角度來說,孩子屬熱底,不適合吃太多的酸辣的東西,吃了容易上火。
4歲內的孩子盡量不要吃太重味的食物。若4歲前習慣了吃味重的食物,長大後就完全不能吃味淡的食物,只能吃味重的。長此以往,會增加孩子腸胃的負擔。
泰國菜必不可少的當數咖喱。說到咖喱,又怎能忘了咖喱蟹、咖喱蝦。其實,蝦、蟹不適合3歲或以下的孩子食用。因為3歲以內的小兒消化器官較稚嫩,沒長牙齒,咀嚼能力較差,吞咽活動也不靈敏。不適合吃帶骨、殼、刺的食物,如蝦、蟹。
健康咨詢描述:
導語轉眼寶寶就8個月了,在很多能力方面都已經具備,這個月生長發
寶寶一歲了,可以刷牙嗎?
寶寶如何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