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資料顯示,孩子的成年身高由遺傳因素和外部環境因素共同決定。臨床干預結果顯示,90%以上的孩子可以通過改善飲食結構、保證睡眠時間、維持良好情緒、補充適當營養素等舉措干預身高發育,尤其是後天的營養條件與身高增長關系密切。因此,家長需要在孩子身高發育期間,及時有效地對其身高進行科學管理和干預工作。
六成兒童身高低於遺傳,切莫錯過最佳生長期
據相關調查統計,國內約三分之一的家長沒有科學測量、監測孩子身高的習慣,日常進行身高管理的孩子更是不足1%,這與國外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15年全球兒童營養框架中,對兒童長遠健康指標進行了明確說明,其中第一項即為“成年身高(Adult height)”。良好的身高增長不僅是健康的指標,也是孩子在成年後心理健康、個人發展以及生活質量的保證。
然而在生活中,家長對於孩子的身高生長存在著諸多誤區,並未在最佳時機進行最有效的干預措施,導致孩子錯過最佳生長時期,最終未能達到理想身高。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5年發表《中國城市學齡前兒童身高生長現狀評價》報告顯示:近60%的受訪兒童目前身高水平低於或等於其遺傳身高水平。這說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尚未發揮其身高方面的個體遺傳潛能。報告強調:“應重視後天環境因素對孩子身高增長的影響”,包括為孩子提供合理的營養、保證充足睡眠、保證適當運動、保持心情舒暢等,全方位促進孩子身高的合理增長。
遺傳因素VS環境因素,偶然性與必然性之爭
首先,家長需要明確知道的是,在人類不斷進化的過程當中,身高是在不斷變化的。現代人相比人類祖先而言,身高有著明顯的增長。但是,在不同時期,各國各地的平均身高也是有差異的。英國理工學院組織跨國科研團隊通過研究1914年-2014年全球18歲人口的平均身高及變化趨勢,發布了《百年成人身高變遷趨勢》,中國人的平均身高在1914年時是明顯高於日韓的,說明我們的基因強、底子好,但經過100年的發展,增高速率反而落後。這恰恰印證了後天因素對身高的影響之大,這也說明身高增長絕對不適用“遺傳決定論”。
簡單來說,我們的最終身高是遺傳因素和後天干預相互作用的結果,父母的身高基因會遺傳給孩子,但並不是在孩子身上100%復制,基因在傳遞過程中存在著不可控因素。因此,寶寶的身高遺傳具有偶然性。相對地,後天干預對對身高的影響則是必然的,關鍵營養素的攝入、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甚至地理氣候、經濟因素、兒保水平等因素都會對兒童的身高產生明顯的影響。
及時對孩子進行身高管理,采取適當干預措施
社會經濟環境、地理氣候以及兒保水平等這些大的環境因素,家長無法去改變,能做的最重要的就是關鍵營養素的攝入、飲食習慣以及生活方式的調整。但是,說到飲食和營養補充,一些媽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每天給寶寶大魚大肉的進補,換著花樣做輔食,體重見長身高卻不見長呢?其實這看似營養豐富的背後,實則是“關鍵營養素”的缺乏,盲目填塞的結果就是造成“胖寶寶”。而兒童肥胖的弊病很多,可能存在骨齡較大身高早長的問題,導致骨垢線提前閉合,身高發育提前停止。因此,家長一定要給寶寶補對關鍵營養素,而非盲目進補。
提到促進寶寶身高增長的營養素,“鈣和維生素D”想必是絕大部分媽媽的首選組合。事實上,這兩者確實對於孩子的身高發育十分關鍵,能夠保證骨骼發育基礎骨量的充足。但是,想要寶寶長得高,重點在於長骨的生長和發育。維生素A就好比寶寶長高的“發動機”,能夠增強長骨骨骺軟骨中的細胞活性,從而促進長骨(四肢)的增長,促使骨骼縱向生長。同時,維生素A還能影響與長高密切相關的生長激素和甲狀腺激素的分泌水平。而且維生素A還能提升寶寶的抵抗力,減少感冒、腹瀉等常見病的發生,能夠給寶寶長高有一個良好的身體保證。所以,“維生素A+D+鈣”才是最佳營養素組合,三者缺一不可。
此外,平日一定要保證寶寶的睡眠時間,不可晚睡,保證孩子有良好的精神和情緒狀態,並且保證每日適量運動。家長切記定期要對孩子的身高進行監測,及時記錄下孩子每個階段的身高增長,如果發現低於平均水平或高於平均水平2個標准差,一定要及時進行檢查,采取措施,早發現早治療。
“空調病”都有哪些症狀?
寶寶一歲了晚上老是睡不安穩
手足口病近年來發病率愈來愈高,發病時間規律也發生了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