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給美媚買了一個新玩具“切切看”。拿到新玩具的美媚很高興,我教她怎樣握刀,怎樣切蘋果,切面包。
她很快就學會了,知道怎樣握刀怎樣去切那些木頭做的玩具。但是她力度不夠,總是切不好,不能一下子就切開。然後她變通了方法,豎握刀柄用刀的前端去戳玩具蘋果的連接處——連接處是一個面積不大的尼龍搭扣,我嘗試了一下,她這麼做,果然省力。
再然後,她發現這個游戲的最終目的是分開玩具蘋果或者玩具面包,索性放下刀子,直接用兩手來掰它們了。
這個時候我也沒想那麼多,她才1歲5個月,又是第一次玩這個玩具,愛怎麼玩就怎麼玩呗。
周日,千尋帶兒子京晶到我家做客。京晶拿起這個“切切看”,也很喜歡。他媽媽教他怎樣握刀,怎樣切蘋果,切面包,一如前一天我教美媚一樣。
京晶也是很快就學會了,知道怎樣握刀怎樣去切那些木頭做的玩具。畢竟京晶是比美媚大22天的男孩子,他有足夠的力氣來切,切得很容易。然後京晶一直在切啊切啊,切完這個切那個,越切越熟練。而且一直是用大人教的正確的姿勢在切。
晚上的時候我跟老公說起這兩個孩子玩這同一玩具的不同表現,我琢磨:美媚不用正確的方法玩這個玩具,是說明她沒有耐心呢還是說明她做事不循規蹈矩?京晶按照正確的方法玩這個玩具,是說明他領悟力強呢還是說明他更有耐心?美媚會不會是個只重結果不問過程的人?而京晶則是個會享受過程的人?……
老公說:我只是覺得沒有兩個孩子會是完全相同的,即便是同年齡的孩子,思維方式行為方式都會有差異的。這些差異有可能是性別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性格原因造成的,具體到玩“切切看”這件事情上,這種差異更可能是僅僅是力氣不同造成的。
那麼我想,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正確地看待孩子間的差異,不盲目相信自己的孩子更聰明,不盲目認為自己的孩子更笨,對不?
食材 :菠菜25克,牛奶250毫升,大米
寶寶腸胃嬌弱,時常會面臨腹瀉等腸胃問題
健康咨詢描述:
秋天來了,天氣漸漸轉涼了,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給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