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和媽咪寶貝雜志社共同舉辦的“和諧家庭與兒童健康成長——2007兒童健康成長專家高層研討會”在京舉行,專家指出,雖然物質條件提高了,兒童食品也越來越豐富,兒童生長發育水平提高,營養不良患病率顯著下降,但一些營養缺乏病依然存在,兒童肥胖和隨之而來的慢性疾病成為最主要的健康問題。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飲食是提高兒童健康水平的重要工作。
不良飲食習慣是兒童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研究員蔣競雄在會上指出,兒童肥胖發生的原因一方面有遺傳的原因,體重的變化受基因調節,而且脂肪代謝存在個體差異;另一方面也有環境的原因,過度進食,運動量減少,這種不良生活方式也導致了兒童肥胖的發生。對兒童肥胖而言,遺傳和家庭環境相互作用,遺傳因素可能包含影響食物攝入和能量消耗的行為傾向,家長不僅將基因遺傳給孩子,而且在家庭環境上影響著孩子,而這些生活方式的遺傳是導致兒童肥胖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說,肥胖家庭的環境和遺傳傾向共同作用,形成一定的飲食習慣、進食量和活動方式,作用於對肥胖敏感的兒童而導致兒童肥胖。因此,預防兒童肥胖應從嬰幼兒時期開始。
人們對食物的偏好和飲食習慣和對口味的喜好是從嬰幼兒時期開始的,嬰幼兒時期的飲食習慣和對食物的喜好將延續到兒童期、青春期甚至成年期,兒童從2~3歲起到8歲左右,如果沒有特別的干預,其飲食習慣一般沒有太大的改變。嬰幼兒一般喜歡他們熟悉的食物,即在家庭環境中經常出現,父母或者其他親友經常吃的食物,父母給孩子提供的食物將左右孩子的口味和今後對食物的選擇和進食方式。
蔣競雄建議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健康觀念,培養孩子正確的均衡飲食觀念,盡早對兒童肥胖進行干預。兒童天生喜歡甜味,有些家長用甜食來誘導孩子吃較有營養的食物,但往往使孩子對甜食更加偏好,更不喜歡營養性的食物,這種做法不科學,應盡量避免。用武斷、強迫的方法讓孩子選擇健康食品的結果可能適得其反。有的家長在喂養孩子的過程中經常會勸說或者強迫孩子“多吃一口”,這是不妥當的。研究表明,孩子在嬰兒時期就已經具備了根據能量需求調節進食量的能力,也能根據食物的能量密度決定進食量,但家長的控制可以削弱兒童對進食量的自我調節能力。疾控中心在一家幼兒園的調查結果發現,偏胖的孩子食量大,約為普通孩子食量的2~3倍,深入調查的結果顯示,在嬰兒時期就被過度喂養讓這些孩子沒有飽的感覺。蔣競雄說,忽視孩子自身的饑餓感和飽足感,過分施以外界的進食鼓勵或限制,將極大地減弱孩子用饑餓和飽足的內部信號調節能量攝入的能力,這種能力的減弱或者喪失是導致孩子過度進食而肥胖的原因。家庭喂養方式是兒童肥胖早期干預的重要環節,早期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並長期保持,才能從根本上杜絕肥胖的發生。
天氣漸冷,各種呼吸道的致病菌又開始蠢蠢欲動,對年幼體弱的寶寶不
助寶寶消化食譜-玉米粥:玉米是一種常見的雜糧,含多種維生素和礦
【康Q母嬰網原創稿件,歡迎轉載但需注明出處】 小優
原標題:爸爸媽媽如何正確誇獎孩子 人都需要被鼓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