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小兒腹瀉主要分兩大類,即非感染性腹瀉及感染性腹瀉。所謂非感染性腹瀉多因喂養不當,如食物中含碳水化合物過多;進食過量;哺喂不定時或食物性質突然改變以及對某些食物(如牛奶、碳水化合物)過敏或不耐受等,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而發生腹瀉。
感染性腹瀉主要是指致病微生物隨著被污染的食物、水或因喂養的器皿不潔進入胃腸道,由於小兒全身免疫及消化道局部免疫均成低下狀態,不能有效抵御病原菌的侵入而造成腹瀉。
那麼,您知道引起小兒腹瀉的病原菌有哪些嗎?主要有以下幾種:
細菌性腹瀉:
1、 大腸桿菌:引起小兒腹瀉的大腸桿菌主要有3種,即致病性大腸桿菌、腸毒素性大腸桿菌和侵襲性大腸桿菌。20世紀60-70年代,致病性大腸桿菌中的幾個菌種,如O111、O128及O55等相當猖獗,是當時導致腹瀉流行的主要罪魁禍首。近十余年,小兒腹瀉的發病人數顯著減少,病情也大為減輕,這與人民生活與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小兒中致病性大腸桿菌感染減少有密切關系。大腸桿菌腸炎主要特點是水樣便。近年,腸毒素性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則有所增加,除散發病例外,還可在托幼機構發生流行,目前已成為引起小兒腹瀉的重要病原菌。
2、 空腸彎曲菌:這雖是近十余年新發現的一種細菌,但也是引起小兒腹瀉的常見病原菌。空腸彎曲菌腸炎的特點是,大便多帶有粘液和鮮血,往往容易與細菌性痢疾相混淆。這種腸炎也可在托幼機構引發流行。經研究證實家飼豬、雞的糞便中都存在這種細菌,這一點應引起家長注意。
 輔食吃多少一次
半夜喝奶好不好?
關於初生嬰兒的營養補充
寶寶乳糖不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