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群中又有幾位小寶寶發燒了。天熱,家家戶戶都開著門窗,哭聲便很容易傳開。別說他們的母親聽到哭聲是如何揪心扯肝地難受,就連我心裡也不由得一緊一緊的。
此時,我的寶寶正提著小桶在樓下高高興興地玩吶。
“羊羊還行,沒見他鬧病。”媽媽們在一起,話題自然落到了寶寶為什麼愛生病上。我道:“羊羊真的是不鬧病,他吃我的奶。”
“怪不得!”她們開始訴說自己為什麼沒能哺喂成功的原因,多少有些後悔。而她們遇到的問題有些也是我遇到的,我真慶幸當時自己堅持了下來。
也許我應該歸入“不會有奶”的產婦中,高齡、體弱、剖宮產,這本身就已構成不利因素,偏偏又因我貧血嚴重,術後輸了不少血,在產後一周都需用藥,這期間自然不能喂孩子,只好讓新生的寶寶在嬰兒室裡吃牛奶。
盡管沒有機會讓寶寶早吸吮,但為了寶寶能健康、聰明,我下定決心:一定要自己哺乳!
脹奶後,每3小時我就用吸奶器吸一次,看到我吸出的乳汁,尚不滿區區一小勺,鄰床說:“別費事了,你肯定沒奶!”我笑笑,依然如故。一天又一天,天天只看到其他的產婦哺喂著孩子,我只能是期盼著,期盼著。
終於,寶寶真實地躺在我的臂彎中吸吮了!那一瞬間,我只覺得怦然心動,淚水充盈。隨之,千種柔情、萬般愛意在胸中翻滾:兒子,我真希望我的愛,我的血,都化為濃濃的乳汁哺喂你,滋養你!寶寶的小嘴不停地吮,好像餓極了似的,忙不迭地往下咽,發著細細的嗯嗯聲。他大概品出了這世上唯有母乳最香最甜,直到吃累了,睡著了,他的小嘴還一動一動的,讓人發笑,惹人愛憐。
產後兩三個月內哺乳是挺累的。相比起來,那人工喂養的確輕松些。不僅可由別人代勞,還只需幾個小時喂一次,孩子喝起來也快,不像母親哺乳,時間長不算,常常一個多小時就要喝一回,如果哺乳時,姿勢沒坐好,位置不舒服,一會兒就會腰酸背疼,這次還沒休息好,下次又要喂奶了。我的一位鄰居就因為受不了這累,而給孩子換了牛奶,讓奶奶、爸爸和爺爺忙活去。
更多的母親給寶寶換牛奶是擔心孩子吃不飽。“他總吃個沒完,肯定是餓的。”“是不是孩子吮了半天什麼也沒吸出來呀?”“她的奶濃濃的擠出來一層油,我這奶卻清清淡淡的,像米湯一樣,該不是質量不好?”“乳房還沒發脹,孩子又要吃,可怎麼辦?”“要不要再補喝一些牛奶?”我想,在最初的兩個月裡,大多數的母親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上述疑問的。我當然也沒有例外。好在我曾是醫生,醫學知識告訴我,只要頻繁吸吮,加強營養,樹立信心,良好的神經反饋建立起來後,奶水自會多起來。果然,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一天天白胖起來,抱奶的次數也漸漸減少,並且日趨規律。孩子3個月時,寶寶的體重已達到5月齡兒童的平均體重!
幾個月就這麼順順當當地過去了。當兒子4個半月左右,可能是由於他生長速度快,需求量大,奶水顯得不足了。盡管此時開始添加谷類食物,母乳仍是最重要的。寶寶那些天看起來好餓好餓,剛要喂他,他已一頭扎入懷裡,一吃便超過20分鐘不松口。“給他喝點牛奶吧。”丈夫提議。我也覺得有些委屈了孩子,便立即颌首認可。丈夫匆匆騎上車,買回“進口奶粉”,按照要求配好奶後,寶寶竟然不認奶瓶,放到他口中,他用小舌頭頂出來,放急了,便哭。沒有“後路”,當然只有我多吃。鲫魚湯、豬蹄湯、排骨湯……楞是灌了不少,奶水好像也多了些。又自己按摩穴位:輕揉膻中、乳根,掐少澤,推足三裡、三陰交、合谷。試了試還真靈驗,不要說哺喂寶寶時,只要一想寶寶會不會餓,或一聽到寶寶的哭聲,奶水就會馬上湧出,有時竟能噴寶寶一個大花臉,嗆得他來不及換氣。
許多哺乳的母親都會經歷那麼一兩次“缺乳危機”。如果此時自己也認為奶真的不夠了,焦慮情緒會直接影響神經內分泌系統,使泌乳減少。所以,當出現危機時,首先要堅信,奶水會多起來的。讓寶寶吸吮時一定要一側吸空再換一側,如寶寶看起來餓,可適當增加寶寶的吸吮次數。由於喂母乳時的量沒有喂牛奶那麼直觀,有些母親擔心自己乳房未脹是不是沒奶?其實乳房未脹孩子也能吮出乳汁的,不必擔心。樂觀的信念、頻繁的吸吮都是促使垂體分泌催乳素的良性刺激,從而可以加速泌乳。母乳的營養對於寶寶來說是最全最適宜的。濃濃的看起來好,淡淡的也不缺少養分。母乳是最利於孩子消化吸收的食物,它的好處很多:由於初乳中含抗體,孩子不易患病;母乳的溫度適宜,隨喂隨吃,孩子不會因餓而哭,因常常哭而性格急躁;少了配制環節,衛生清潔……
每當我抱著健康而聰明的兒子哺乳時,內心都會泛起幸福的體驗。每當他人誇獎寶寶長得好時,我都會驕傲地告訴他們,是我自己哺喂著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