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乳汁是寶寶最好的食物,別看他們還是不會說話的小不點兒,但也有自己的喜好和想法。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吃母乳的寶寶要對媽媽說十句話。
1、“晚上我也想吃奶,媽媽不要嫌我煩。”
新生兒夜間吃奶是身體生長的需要,尤其前4個月,是寶寶生長的飛躍期,每隔兩三個小時可能就要吃一次。為了減輕疲憊,新媽媽最好跟寶寶作息同步,即“寶寶睡你就睡,寶寶吃你就醒”。晚上可以采用躺喂的姿勢幫助減輕疲勞。
2、“我怕過敏,媽媽要忌口。”
母乳媽媽飲食需要多樣化,對於“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沒有特別嚴格的規定。一般應多吃新鮮的水果、肉、蛋、奶、魚和堅果等營養不同的天然食物。海鮮類營養豐富,但如果孩子出現過敏或其他不適,就要注意調整。
3、“媽媽逛街,也別忘了給我喂奶。”
公共場合沒有母乳喂養室,孩子餓了要吃的時候非常不方便。國內很多公共場所沒有專門的哺乳室,這就需要媽媽們發揮聰明才智,比如外出時帶條毯子讓家人幫忙遮擋,准備一件哺乳罩衫等。
4、“別老擔心我吃不飽。”
研究指出,只要掌握正確的母乳知識和方法,80%~90%的媽媽都能實現純母乳喂養。早期添加配方奶粉,是造成奶水不夠吃的一大原因。寶寶吃了奶粉,就減少了吮吸乳房的時間,乳房得到的刺激少,奶水就產生得少。因此,媽媽們要讓新生兒盡可能多地吮吸。此外,飲食多樣、心情舒暢、睡眠充足、家人支持、保持自信等,也是乳汁充足的重要保障。
5、“前奶後奶都要給我吃。”
乳汁分為前奶和後奶。前奶稀薄、清淡,富含水分和蛋白質,後奶濃稠,富含脂肪、乳糖和其他營養物質。所以,喂寶寶時一定要讓他把一側乳房吃空,再換另一邊。這樣才能保證前奶、後奶都讓寶寶吃到。
6、“對不起,我把媽媽咬痛了。”
乳頭皲裂要以預防為主,首先要學習正確的含乳技巧,讓寶寶張大嘴巴,含住乳暈,正確離乳的技巧。其次,孕期不能過度清洗,乳頭上的黏膜十分嬌嫩,乳暈處腺體分泌的物質能起到潤滑和保護作用。再次,如果感覺寶寶含接姿勢不對,不要直接將乳頭從寶寶嘴中拔出,可以在孩子的下颌壓一下再出來。最後,每次喂完奶,可以擠出兩滴脂肪含量豐富的後奶,塗抹在乳頭上。如果已經出現皲裂,可以用些天然羊毛脂乳頭修護霜,濕潤乳頭,喂奶時不要洗掉。還可以使用乳頭護罩,避免衣服對乳頭的摩擦刺激。也可暫時將奶水擠到奶瓶裡喂。
7、“不漲奶了,我也能吃飽。”
奶夠不夠吃主要依據三個標准:孩子的小便次數、大便性狀和體重增長。一般出生一周後每天小便在6次以上,顏色清亮。大便規律,沒有泡沫,沒有異常顏色。體重每天增長20—30克左右。只要這三個標准達標,奶水就是夠的。實際上,當母乳分泌達到穩定狀態、媽媽和寶寶供需平衡後,漲奶、溢奶的情形是會減少或消失的。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一是寶寶吮吸的情況。寶寶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咽下一大口,如果連續15—20分鐘,吸吮力慢慢變小,說明他已經吃飽了。二是寶寶吃奶後應該有滿足感,寶寶會對你笑,或安靜入睡。三是從上面所說的小便次數、大便性狀和體重增長情況來判斷。
8、“媽媽上班,也別隨便給我斷奶。”
背奶族,上班的時候沒有方便的空間或時間吸奶。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前6個月,應純母乳喂養,之後逐漸添加輔食,但仍建議堅持哺乳至2歲。上班族媽媽要強化信心,開動腦筋,盡量延長哺乳時間。上班時,每次擠奶間隔時間不要超過6個小時,否則會使奶量減少。如果實在太忙,也要先將比較脹的乳房先排空一些。
9、“等我准備好了再加輔食。”
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4~6個月的寶寶不再滿足於只喝奶,開始流著口水到處找吃的。童笑梅解釋,此時嬰兒的消化系統發育已較成熟,如消化酶形成、咀嚼與吞咽能力發育、牙開始萌出等。開始出現豎頸、吸吮手指等動作,提示嬰兒4—6月齡是添加食物的“關鍵窗口期”。我們建議嬰兒引入其他食物的年齡不能早於4月齡,也不宜遲於8月。添加輔食的量從1勺開始,逐漸加量,即遵循“由少到多,從稀到稠,由一種到多種”的原則,至6~7月齡後可代替1—2次乳量。
10、“媽媽不要急於減肥。”
生完寶寶,相信所有媽媽都希望盡快恢復到從前的身材,但減肥不能太心急。媽媽如果在哺乳期突然節食、亂用減肥茶或減肥藥、做劇烈運動等,都有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甚至危害到寶寶。所以,產後媽媽不要急於減肥,只要飲食營養均衡,加上適量運動,身材會慢慢恢復到從前的樣子,還不會產生皮膚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