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讓孩子不偏食、不挑食,最要緊的就是在家裡形成一個好的飲食氛圍。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父母自己有一種良好的飲食習慣和正確的飲食觀念,並善於營造寬松的飲食環境。
1.給食品一個公平的地位
父母對食物的態度應當理性而公平,不挑食、不偏食。從不說什麼食品高級,什麼食品低等;也不說什麼食品好吃,什麼食品難吃。如果菜肴確實難吃,只能說是烹調不得當,而不能貶損這種食品本身。
2.經常講解食物與健康的關系
從小教育孩子明白一個道理:健康的飲食能培養出健康的人,吃飯不注意,就很難長成身材漂亮、頭腦聰明的人。把不挑食和寶貝所注重的目標結合起來,比如長高、有力氣、變漂亮等等,並舉合適的例子來證明不好好吃飯的害處,他就會比較容易接受這些道理。
3.讓孩子參與食物的制作
如果讓孩子對食物多一些了解,他們就會對食物產生心理認同,也能減少對很多食物的偏見。比如說,可以讓孩子和大人去郊區看看菜地裡的菜是怎麼長出來的,和爸媽一起去超市買菜,幫助大人擇菜洗菜,大一點兒的孩子還可以自己做涼拌菜,甚至讓他們自己在家動手種菜苗、發豆芽……這些都會成為非常好的飲食教育。孩子也會愛上自己參與制作的這些食物。
4.避免他人偏食挑食的干擾
如果周圍有很多小朋友或者成年人挑食偏食,父母可以用一種不贊成的態度來談論這些事情,同時肯定自己家的寶貝不會這樣做。別人家的小朋友貪吃垃圾食品,要用批評的態度指出,這些食物價值很低,讓孩子吃它們是家庭飲食質量差的表現。同時,在孩子面前贊美自己家裡優質的食材,獨創的菜肴,自制的健康零食,讓孩子以父母制作的家庭食物為榮。還可以舉出那些飲食習慣較好的小朋友作為例子,贊揚他們的好習慣。
5.心平氣和地對待孩子的挑食行為
如果孩子不吃某些食物,既不要大驚小怪、過分批評,讓孩子產生抵觸情緒,也不能縱容肯定,強化挑食行為。這種食品應當繼續成為餐桌上的一部分,只是父母可以問一問:覺得這個菜有什麼不好吃?然後承諾孩子下次會烹調得更好一些。不要提醒別人,孩子不吃某種食品,或者特別愛吃某種食品。如果父母和老人天天都掛在嘴上說“寶寶不愛吃這個”,結果就別指望寶寶會主動吃它。
6.改進家庭烹調方法
很多食物被拒絕,都是因為家庭的烹調方法不當。父母不妨學習烹調技藝,把食物切得小一點,適合孩子取食;把食物做得更美味,用更漂亮的食具盛放。只要食物味道柔和,樣子可愛,孩子通常都會樂於接受。
7.幫孩子分析食品廣告
兒童從眾心理強,好奇心也強,最容易受到廣告的影響。父母需要盡量讓孩子避免接觸垃圾食品的廣告。如果不能避免,就要經常進行引導。讓他們知道廣告多的食物不等於是優質健康的食物,誘人的口感裡面可能含有不利健康的東西。
8.對孩子的每一點進步給予鼓勵
如果孩子接受了以前不吃的東西,或者放棄了某種特別喜愛的零食,或者在飲食上更加合理,父母可以適當給予精神獎勵,或者其他非食品形式的鼓勵,來激勵他形成好的飲食習慣。讓他感覺這種好的行為與長大、懂事、明智、有教養等好的個人評價聯系在一起。
寶寶一歲多發燒怎麼回事?
健康咨詢描述:
說寶寶的不是,我做得對不對?
我家寶寶一午睡就睡一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