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寶寶睡覺時,既使不熱也會出汗,多見於額頭。媽媽們對此非常擔心。
其實孩子睡覺時出汗是一種常見的現象,這是由於小兒生長發育快,新陳代射旺盛,體內產生的熱量和廢物相對比成人多,同時因小兒的腎髒發育尚末完善,故排洩廢物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對小兒來說,除通過大小便排洩外,出汗也是一個重要的排洩途徑,尤其需要通過汗液的蒸發來散發體內的熱量。
另外小兒的神經系統發育亦未健全,睡覺時分管排洩汗液的交感神經沒有受大腦高級神經的支配,因而出汗較多。所以說如果小兒平時吃得好,睡得香,白天精神活潑,那麼夜間睡覺出汗就屬於正常現象,媽媽們不用過多擔心。
然而,某些疾病也會引起小兒睡覺時出汗:如小兒結核病、佝偻病等,因此必須區分是正常的出汗還是疾病引起的出汗。患結核病時,小兒除出汗(睡覺時出汗,又稱“盜汗”)外,還有長期低熱、精神不振,胃口差,面額潮紅等症狀,這些患兒應及時去醫院化驗檢查,做結核菌素試驗,或拍肺部X光胸片,以便及早確診,及時治療。
患佝偻病的小兒,除夜間出汗外,還可有頭發稀少、出牙遲、O型或X型腿、走路遲以及肋骨有串珠隆起等發育不良現象,這些患兒應多曬太陽,吃鈣片和魚肝油,必要時肌肉注射維生素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