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有人這樣問媽咪,她們不僅會感到不解,而且還會覺得好笑,其實並不然,因為這裡面包含了不少的學問。有的寶寶在一歲左右斷奶後,盡管媽媽天天給寶寶喝牛奶,可寶寶還是長得不壯實。看過醫生後才知道,是身體裡缺乏營養素。原來媽咪給寶寶喝牛奶時,稀裡糊塗地犯了好多錯。
錯誤1 給寶寶喝剛剛擠出的牛奶
新鮮的東西最好吃,這個道理幾乎人人皆知。然而,這句話只是相對有道理,對於有些食物來講並不是這樣,例如剛剛擠出的牛奶。
剛剛擠出的牛奶,是去私人處購買其自行喂養擠出的奶。有的媽咪認為這種牛奶的營養最好,因為它是最新鮮的,但是衛生條件卻不能保證。購買者不可得知擠奶的人員是否健康?裝牛奶的器皿是否無菌?奶牛是否感染了布氏桿菌,結核菌等微生物?因此,這種特別新鮮的牛奶不應該給寶寶喝。一旦喝到有問題牛奶,寶寶的健康會受到嚴重損害。
正確做法:應該去市場選購經過國家嚴格衛生標准檢驗過的牛奶。但要注意的是,給寶寶喝時一定要注意保質期限,即使冷藏保存也要盡早喝掉。
錯誤2 把牛奶高溫煮沸得時間過久
有的媽咪總怕牛奶被病菌污染,因此在煮牛奶,習慣於把時間加長一些,認為這樣比較保險,其實這種做法很不科學。
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質,在加熱時會發生很多的變化。當牛奶溫度達到60度到62度時,會出現輕微的脫水現象,即蛋白質發生了改變。同時,牛奶中所含的一種十分不穩定的磷酸鹽,由於煮沸時間加長而變為中性磷酸鹽,從而影響腸道吸收鈣和磷。除此,高溫久煮還會使牛奶中的乳糖開始分解,生成少量的甲酸,使牛奶變為褐色,並且使味道變酸。尤其是用小火煮牛奶時間過久,其中的維生素等物質易受空氣氧化而被破壞,從而使營養價值大為降低。
正確做法:最好用旺火煮牛奶,待牛奶煮開即離開火,落滾後再加熱,如此反復三次。這樣,既可殺滅牛奶中的病原菌,又可保證營養成分不被破壞。
錯誤3 在煮牛奶時加些糖
有的媽咪常常在煮牛奶時往裡面加一些糖。認為這樣可增加口味,不僅使寶寶喜歡喝,而且還可使蛋白質有效地利用。殊不知,這樣做有損於牛奶的營養價值。
營養學家的科學實驗已經表明,牛奶與糖同煮時,其中的賴氨酸會與蔗糖組成一種新的化合物,即果糖氨基酸。這種物質不但不能被寶寶消化吸收,而且還會產生一種被稱為“梅德反應”的有毒物質,影響寶寶的肝腎發育。同時,牛奶加糖後也會使其中的鈣含量大大丟失,由此降低了牛奶的營養價值。
正確做法:要想讓寶寶喝甜牛奶,最好等牛奶煮沸後,涼至微溫時再放糖。但要注意加糖的比例,如果加的過多,就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通常,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為宜,大約為三分之一湯匙。
錯誤4 在牛奶中加果汁喝奶後馬上吃酸水果
有的媽咪覺得牛奶中的鈣質含量高,寶寶喝了容易大便干燥。因此,喜歡在牛奶中加一些果汁,或是讓寶寶喝完牛奶後,馬上就吃酸水果,以為這樣不僅可避免便秘,而且能增加維生素的攝取。然而,這種做法卻影響了牛奶中蛋白質的吸收。
牛奶中的蛋白質遇到果汁或水果中的酸性物質,如VC、果酸等,容易發生凝固變性,形成一些很不容易消化吸收的凝膠物質,從而使寶寶出現腹脹,腹瀉等消化不良的症狀。
正確做法:牛奶與果汁或酸水果不僅要分開食用,而且還要保持一定的時間間隔。通常,果汁與酸水果的食用時間,在喝牛奶前後的一個小時左右較為適宜。
錯誤5 牛奶與巧克力同食
寶寶不愛喝牛奶,卻喜歡吃巧克力。於是,媽咪常常在寶寶喝牛奶時,在牛奶中加些巧克力,或在寶寶喝完後,便獎給一小塊巧克力。一是為鼓勵寶寶喝牛奶的積極性;二認為牛奶加了巧克力營養價值會更高,只要注意給寶寶刷牙就是了。
媽咪的這種做法適得其反。因為,巧克力中含有草酸,會與牛奶中的鈣結合,形成不容易吸收的草酸鈣。如果經常這樣食用,會使寶寶的頭發干燥而沒有光澤,還會經常腹瀉,出現缺鈣及生長發育緩慢。
正確做法:不僅不要在喝牛奶時吃巧克力,而且平時也要少給寶寶吃。因為巧克力只是含大量的糖和脂肪,而蛋白質含量卻很少,根本不含纖維素。只是寶寶體力消耗大時,可以兩餐之間適當地吃一點。
錯誤6 常以乳酸奶替代鮮牛奶
有些寶寶不愛喝牛奶,讓媽咪傷神費腦。無意中發現寶寶喜歡喝乳酸奶,如樂百事、喜樂等。於是干脆給寶寶換成乳酸奶。然而這兩者在營養價值上卻有著很大的差別。
雖然乳酸奶的口味比較適合寶寶,也易於消化吸收,但其中只含有很少量的蛋白質,牛奶不足總量的三分之一。而牛奶中所含的營養素,要比乳酸奶高得多,其中的蛋白質、脂肪、鐵和維生素的含量均是乳酸奶的三倍以上,因此,乳酸奶與牛奶營養價值相關懸殊。
正確做法:不可以乳酸奶來代替寶寶每天所喝的牛奶,但並不是說不可以喝乳酸奶,只是應該合理安排。通常,在兩餐之間的加餐中,可把乳酸奶作為零食,適當地給寶寶喝一些。
文:劉燕萍
摘自《媽咪寶貝》
共6頁 上一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