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是我國獨特的一種餐具, 在西方國家,他們沒有筷子,只有刀叉,所以在吃飯的時候用的是刀叉。而在我國,一日三餐,除了還不會使用筷子的年幼寶寶之外,其他人吃飯都是用筷子。用筷子的難度和用刀叉的難度,哪個更大,任何一個人都清楚。
筷子作為中華文明古國傳統的飲食文化的特征之一,源遠流長。據記載,早在3500多年前的春秋占國時期,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筷子。 用筷子是手的復雜而精細的動作,必須用力得當和動作協調。才能夾起食物並送至口中。
科學家研究表明,用筷子夾食物,牽涉到肩部、胳膊、手掌、手指等 30多個大小關節和50多條肌肉的運動。科學家研究證實,人的大腦皮質和手指相關連的神經所占面積最廣泛,大拇指運動區相當於大腿運動區的10倍,可見手和大腦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手指頭上”。有位對手腦關系作過多年研究的學者指出,要培養聰明伶俐、才智過人的兒童,就必須讓他們鍛煉手指的活動能力,因手指活動能刺激大腦皮質運動區,促使某些特殊、積極而富於創造性的區域更加活躍。進一步增強大腦的思維能力,手腦並用的結果,必然使兒童心靈手巧。
有人調查50個不同層次的家庭,讓父母回顧其子女用筷子進餐開始的時間,發現在72名子女中9人用筷子進餐極早,結果其中5人考上大學,3人考上中專,後來8人做專業技術工作,1人做普通工作;其余63名用筷子較晚,結果他們只進入普通中學學習,其中59人從事普通工作。由此可見,用筷子早晚與兒童智力開發關系密切。
人工喂養的疑惑
寶寶頭上摔了一個軟包要緊嗎
兩歲寶寶愛哭鬧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