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矮小症?專家表示,目前臨床上用標准差法和身高百分位法來判斷身材矮小,即兒童身高低於同年齡、同性別、同地區、同民族正常兒童身高標准的第3百分位或兩個標准差,就可診斷為矮小症。
由於孩子的生長期是一個連續活動,不同的矮小人群有不同的生長方式,所以只有從小就重視孩子生長,了解其每個階段橫比、縱比的身高情況,才能盡可能察覺孩子是不是出現生長遲緩問題。“矮小症的發病近年來有增多趨勢,這可能與孩子自身生長激素缺乏、性早熟或父母喂養方式等有關。”專家表示,矮小症嚴重影響國民的身體素質,如何促進身材矮小者長高,不但是一個醫學問題,也是值得關注的社會問題。
誤區
一半家長認為個矮與遺傳有關
專家介紹,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曾經對不少矮小症兒童進行跟蹤調查,結果發現,五成患兒家長對於孩子身高低於同齡人的狀況,在認識上容易走入“孩子晚長、不缺營養、家族遺傳”等三大誤區,從而錯過了矮小症的最佳診斷治療時機,給孩子留下終身遺憾。
調查顯示,至少一半左右的患兒家長認為,孩子身高與家族遺傳有關,父母個子都不高,孩子的身高不高也很正常,治療與否結果都一樣;四分之一的家長認為孩子身高低於同齡兒童是發育較晚,屬於晚長,致使部分孩子臨近青春期才到醫院治療,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四分之一的家長認為每天給孩子保證充足的營養,孩子身高低於同齡人也沒辦法,從沒想過、也不知道去找醫生治療。八成以上的家長對兒童矮小所帶來的危害缺乏必要的認識。很多家長並不知道孩子長得慢也是病,他們要麼把孩子的身高交給時間,要麼花大量的錢給孩子補充營養、使用增高器械,而這些盲目的措施往往耽誤治療,甚至適得其反。
治療
找出病因是關鍵
專家表示,其實矮小症是可以治療的,關鍵就是要找出病因。“矮小症部分是由於器質性疾病引起的,另一部分是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器質性疾病主要包括內分泌異常、骨骼病變或其他疾病等,其中以生長激素缺乏最多,其次是性早熟導致的,還有部分是由於宮內發育遲緩或染色體異常等引起的。非疾病引起的矮小症包括家族性矮小、體質性矮小、生理性青春發育延遲等。”
把握治療時機非常關鍵,如能趕在骨骺閉合前治療,孩子有望達到正常身高。“但如果已經錯過治療時機,這些孩子將終生與矮小為伴。”專家提醒說。
醫生能否在診療中把握住技巧也十分重要,首先應對兒童進行體格檢查和骨齡測定,利用骨齡推斷,明確了解其身體生長發育狀態;其次還要進行必要的內分泌功能檢測,個別患兒還需進行遺傳學分析和影像學檢查。
提醒
年齡越小,生長空間越大
據介紹,兒童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有兩次生長高峰——嬰兒期和青春前期。整個過程受多種因素調控,個體最終身高受遺傳、出生身高、營養、激素、環境、疾病等的影響。在眾多因素中,生長激素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起決定作用。較常見的矮小症之一——生長激素缺乏性矮小是由於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不足導致的生長速度下降,又稱為垂體性侏儒症。專家強調,如果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性矮小,需要進行生長激素替代治療,而且要本著早期、及時、足量、長期的原則。
研究表明,孩子年齡越小,骨骺的軟骨層增生及分化越活躍,生長的潛力及空間越大,對治療的反應越敏感,生長效果越好;而且孩子的年齡越小,體重越輕,用藥的劑量越小,所花的費用也越小。因此,切不可等到發育後期如15~18歲時再治療,此時骨骺接近閉合,生長潛力很小,已不再可能達到理想身高。
寶寶一歲三個月,感冒流鼻涕
健康咨詢描述:
一歲半女寶總愛使勁
主料:魚肉、豬肝各2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