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開始就建立好習慣,總是比日後打破壞習慣要更加容易。在寶貝進入“吃飯”行列的最初,就幫他建立一個健康的飲食習慣。對他的一生的健康都有益。
寶貝1歲之後,就要逐漸從吃輔食過渡到和爸爸媽媽一起吃飯了。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這一時期(甚至更早一些,也包括日後更長一些的時間)特別重要的一項任務。要知道,孩子最初3年的飲食習慣,會影響他一生對食物的喜好、偏愛和拒絕。
所有的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不挑食,但寶貝天性,好吃賴吃總是分得無比清楚,越長大,他的這種就意識就越清晰。於是,我們就要在孩子接觸各種各樣食物的最開始,幫助他習慣、適應甚至是喜歡上一種健康的飲食生活。下面有6個原則,請爸爸媽媽們參考。
1. 媽媽不挑食
“孩子開始學習認識味道的最初途徑之一,就是通過羊水和母乳。”美國費城monell化學感覺中心的味覺研究員julie mennella博士向我們解釋道,“研究發現,母親在懷孕的時候吃的東西以及哺乳時候分泌的乳汁,會影響到孩子日後對食物(或者說是孩子對食物的口味)的接受傾向。”同時,研究者還發現,母乳喂養的孩子要比人工喂養的孩子更不挑食(甚至這種好習慣可以一直延續到成年),特別是當喂奶的媽媽們不挑食的時候。
當然,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自己保持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如果你們不挑揀蔬菜的味道什麼都吃、常常吃一些粗糧、在飯桌上准備足夠而適量的魚、肉,孩子就會把這樣的飲食習慣看作自然而然,而不會產生挑食的模仿效應了。
2. 讓牛奶成為日常
研究發現,絕大多數孩子每天不能攝取足夠的牛奶。兒童時期是骨骼發育的關鍵時期,孩子每天需要大概兩杯牛奶,來幫助骨骼的強健。專家還建議,在孩子兩歲之後,就可以用低脂奶來代替全脂奶給孩子喝。如果孩子不願意,你可以告訴他,喝低脂奶為的是不使他發胖,使他能跑得快跳得高。
3. 豐富的食物,豐富的口味
大多數孩子開始接觸固體食物是從6個月開始的。當你開始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要按照通常的規則,等孩子接受了一種食物,再添加下一種,這為的是觀察一下孩子是否對哪些食物有過敏反應。不過,當孩子能夠接受一種食物之後,父母千萬不要害怕去繼續擴大孩子接觸食物的范圍。孩子在小的時候接觸越多各種口味、各種氣味、不同質地的食物,對他們將來對食物的接受性越有幫助。
最近,我參加了一個會議,會上有人說我是醫生中的“異
剛聽說猴棗散會影響孩子身高
在許多的食物中,家長們應
發燒,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