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際肥胖研究協會主辦的《肥胖綜述》月刊公布研究報告顯示,中國12至18歲的孩子中,有1.9%的孩子患糖尿病,該比例相當於美國同齡人(0.5%)的四倍。這一數據令我們驚訝,從前被稱為“老年病”的糖尿病如今已向青少年進擊,它是肥胖的最主要也是最常見的並發症之一。
那麼,中國孩子究竟體重情況如何?
今年3月份,來自全國21個城市的近萬戶家庭參加了“南方周末2015青少年健康體重調研”。結果顯示,只有不到一半的孩子體型正常,而在“飲食健康”的調研部分,受訪青少年最愛吃的高熱量食品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冰淇淋、蛋糕、油炸食品。
“胖”與高熱量食品究竟是什麼關系?家長要不要在心中默默拉張高熱量食品黑名單,對這類需求說不?為了不讓孩子變成小胖墩,他們的吃貨本能就該被壓抑嗎?
要想回答這些問題,家長們首先需要認清兒童肥胖的基本秘密。先來幾道自測題,看看你了解多少。
請判斷以下說法是否正確
1、胖都是基因問題,有人喝水也胖。
錯。
肥胖確實很大程度上與基因有關,有部分人群可能由於吸收比較好、代謝速度慢、脂肪合成效率高等等原因,在攝取同樣熱量的情況下比較容易發胖。目前已知,250個基因與肥胖有關,通常一個人是否肥胖40-70%的因素是來自於基因。
但也不能全怪“基因”,孩子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是肥胖的重要成因,因為肥胖的根源是:攝入的能量大於消耗(體力活動、生長發育、食物熱效應、基礎代謝)。
舉個例子,弗吉尼亞大學的研究發現,相比看電視時間少的兒童,每天看電視時間在1小時以上的兒童的超重風險高出50~60%,肥胖風險高出58~73%。為什麼兒童長胖與看電視有很強的相關性?因為看電視可能會讓你毫無知覺地窩在沙發上吃很多東西,導致“能量攝入得多,消耗得少”,打破了能量收支平衡的法則。
此外,作息規律也影響著孩子的體型。研究表明,未成年人睡眠時間不足者(學齡兒童(6-12歲)<10小時/天,青少年(13-17歲)<9小時/天)發生肥胖的風險和同齡人相比較高。
還有小部分的肥胖是由於內分泌代謝疾病引起的,例如下丘腦疾病、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症、甲狀腺功能低下等。
2、看起來胖,並不一定是真的胖,最好用專業的指標來判斷。
對。
有一些小朋友可能只是體型比例的緣故,或者肉肉比較多,看上去比較大只,並不是真的“胖”,家長最好依據BMI指數來判斷。
BMI指數(BodyMassIndex),即身體質量指數,簡稱體質指數,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標准。計算公式: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²(m)
以下是BMI對照表,快來動筆算一算,你的孩子胖不胖:
另外,除了通過身高體重計算體質指數外,腰圍、體脂率等等指標也可以用來評價肥胖的程度。
3、小時候胖點沒關系,長身體的時候要多吃,長大了會瘦下來。
錯。
長身體的時候確實需要的能量和各類營養素含量比較高,但也應注意能量攝入與能量消耗的平衡,監測體重,避免過度肥胖。
而長大就能瘦下來,恐怕是大人們的一廂情願。世界衛生組織對兒童期肥胖與成年後肥胖的關系進行研究,發現6歲以前肥胖的兒童,大約有25%可能成年後超重;當肥胖持續到青春期,成年肥胖的危險性就增加到75%。另外,博加盧薩心髒研究中心相關研究表明,高血壓、高血脂症存在“軌跡”現象,成年人的高血壓、高血脂症始於兒童時期。
4、小朋友喜歡的糖果、汽水、蛋糕會直接導致肥胖,應該杜絕。
錯
根據第一題答案中提出的能量收支平衡的原則,我們很容易得出結論:能量流動的任何環節出現失衡都會導致肥胖,不能僅僅歸結於小朋友喜歡的這些零食,關鍵看每天攝入能量的總量與消耗能量的總量是否平衡。
因此,兒童體重管理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膳食均衡,吃動平衡,把我們攝入的能量消耗出去。在這個前提下,適量適度的零食並不會直接導致肥胖問題。
另外,我們可以參考第二題中提供的BMI指數,對孩子的肥胖程度進行評估,如果對於超重或肥胖的人群,一定要控制總體的能量攝入,如果孩子還沒到那個程度,也不需要特別苛刻地限制他的飲食清單,“禁食某些食物對孩子來說太過極端。
如果你的孩子屬於需要控制能量攝入的人群,爸爸媽媽需要學會看熱量成分表。根據產品包裝與2009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所發表的《中國食物成分表第2版》,以下常見食物(每100g)的熱量如下:
可樂43千卡/100ml
蛋糕*348千卡
豆腐*82千卡
米飯*116千卡
面條*1110千卡
*這些食物還能提供其他營養素
是不是和你以往的認知有些出入?能量攝入量化後,我們就可以更合理地搭配食物,更好地管理身體“吃動平衡”的機制了。
好了,以上的常識問題你對了幾個呢?知道了能量“收支平衡”的道理,相信你對管理孩子的體重更有把握。為了孩子們可以做更聰明、更快樂、更健康的小吃貨,最後我們為家長准備了一份體重管理小指南,願孩子們健康成長:)
一、飲食規律
1、控制每日飲食中的能量攝取在合理值以內,對於幼兒可以參考生長曲線,對於5-10歲的兒童,男性大約1200-1800kcal,女性相對略低一些,青春期可以增加至男的2500kcal,女性2000kcal。
2、一日三餐中食物熱量分配要合理:早餐30%、午餐40%、晚餐30%。
3、保證營養均衡,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多吃低能量密度的食物,例如:筍、芹菜、雜糧等。
4、定時定量進食,不要吃到撐,以八九成飽為宜;用小碗、淺盤子為孩子盛飯盛菜,先吃蔬菜和湯,後吃主食,進食完畢及時端走碗筷。
二、運動健康
1、堅持鍛煉,建議保證每周運動5天,每次40~60分鐘。
2、可以嘗試有氧運動(上學步行、爬樓梯)和中高強度運動相結合(游泳、玩球),可將運動游戲化,提高孩子參與積極性。
3、減少孩子靜坐的時間,限制游戲、看電視的時間,課間十分鐘多動動哦。
三、生活習慣
1、保證充足睡眠,學齡兒童(6-12歲)每天10小時,青少年(13-17歲)每天9小時。
2、家長應時刻注意孩子的情緒,幫助緩解壓力,因為壓力過大會提高肥胖的可能性。
四、家長榜樣
1、多花時間陪孩子進行戶外運動,做做游戲。
2、請不要在孩子跟前無度地吃喝,孩子的進食習慣從模仿開始。
五、專業治療
1、肥胖嚴重者可以找專業營養師改進飲食結構、請運動醫學專家或健身房私教幫孩子制定運動計劃。
2、如果患有糖尿病或者甲狀腺功能障礙,請咨詢內分泌科醫生。
3、請注意:成人常見的藥物減肥、手術去脂、禁食或饑餓療法等都不適用於孩子,可能引起兒童內分泌失調。
馬上3個月的寶寶,不喝奶粉,
寶1周半拉肚子消化不良怎麼
健康咨詢描述:
孩子上幼兒園和小朋友鬧意見是常有的事,不管是欺負別人或者被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