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根據發展標准。判斷心理是否健康必須以正常的心理發展標准作參照以不同年齡心理發展水平的正常序列與速率作標准正常發展標准是一個統計學概念它是群體兒童的一個相對率,因此家長和教師應多了解幼兒在各個年齡階段心理發展的大致標准才能對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作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根據以下四個方面來對幼兒的心理健康進行判斷。
三是根據症狀標准。這是臨床醫生常采用的一種方法心理不健康的兒童常會表現出一些特殊症狀如異食緘默多動自傷等用這種標准來判斷心理是否健康比較容易被人接受但是有些幼兒的表現不是很明顯或很典型特別是幼兒被家長帶到咨詢中心求助時常常不表現出異常症狀這就增加了判斷的困難為了克服這種缺點,可以設置一些特殊的交談場景,再觀察並記錄特殊症狀或運用“症狀量表”,由家長監視評定再作分析。
四是根據經驗判斷。即專業人員教師或家長根據個人的經驗與觀點來判斷孩子心理是否健康。從表面上看這種方法未曾運用統計學概念不科學實質上統計學的概念隱含在個體經驗中評定者正是根據自我經驗中的“百分比”來判斷的。但是這種標准存在缺陷因為它受到評定者知識結構人格特征價值觀和教育觀的影響。
寶十六個月,老流口水,怎麼
寶寶吃了容易受傷的5水果 TO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症狀、症狀變化等):磁共振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