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孩子缺鈣就會引發佝偻病,究竟佝偻病的症狀有哪些呢?如果是患上佝偻病了,又應該如何治療呢?育兒網小編下面將為大家介紹佝偻病的症狀及治療方法,讓孩子恢復原本健康的身體。
佝偻病患兒的表現:早期有煩躁愛哭、睡眠不安,在哺乳和睡覺時愛出汗,汗有酸味,並刺激頭皮發癢,於是在枕頭上摩擦而出現後頭部環狀脫發,稱為“枕禿”。這些症狀出現在2-3個月的嬰兒,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就會逐漸出現骨骼症狀。4-6個月的小兒,顱骨生長快,會因鈣質沉著少而出現顱骨軟化,用手按壓時猶如像壓在乒乓球上的感覺。8-9個月以後,頭可呈方形或馬鞍狀畸形,骨縫加寬,骨邊緣發軟,囟門較大,至18個月時仍未閉合。出牙晚且順序不規律。相繼出現“串珠肋”(即在肋骨與肋軟骨交界處膨大如珠)和“雞镯”,也可伴有肋骨下緣外翻,腕部及踝部骨骼膨大,形如手、腳镯。會走後可出現“X”和“O”形腿。
此外,患兒腹部膨大,頭發稀疏干枯,動作和智力發育均慢。佝偻病的預防應采取綜合措施,比如合理喂養,加強體格鍛煉,多曬太陽等。這其中最有效而簡單易行的方法則是陽光浴。適量的紫外線不僅能使皮膚制造維生素D,幫助小兒對鈣、磷的吸收,使骨骼長得結實,而且還可以活躍全身功能,刺激骨髓制造紅血球,防止貧血。同時紫外線還有殺菌消毒作用。每天曬太陽最好的時間是上午9點以後,下午4-5點鐘以前。每天不少於2小時。夏天應在樹蔭下,避免日光直射。但不要隔著玻璃曬,因為玻璃、煙塵、衣服都能阻擋紫外線穿過,故接受日光照射時,盡量使皮膚更多地暴露在陽光下。
健康咨詢描述:
女寶寶14個月每天最少拉2次
女嬰出生7天,黃疸426,進ICU。照射藍光2小時後
夏天媽媽可以喝啤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