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醫上被分為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和非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也稱胃腸功能紊亂;而中醫的分法比較復雜,將嬰幼兒腹瀉分為傷食性腹瀉、風寒性腹瀉、濕熱性腹瀉和脾虛性腹瀉。家長如果要按上面的分類去治療,有較大難度,其實只要掌握兩點最基本的原則,就能對付所有的腹瀉了。
寶寶拉肚子有傷食型、風寒型、濕熱型和脾虛型。只有區別不同症狀,選擇食療,才能收到預期效果。
栗子湯:取栗子3~5枚,去殼搗爛,加適量水煮成糊狀,再加白糖適量調味,每日分2~3次。
荠菜湯:取鮮荠菜30克,加水200毫升,文火煎至50毫升,1次服完,每日2~3次。
蘋果湯:取蘋果1只洗淨,連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鹽,煎湯代茶飲。適用於1歲以內的兒童,大於1歲者,可吃蘋果泥。
風寒型腹瀉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狀、色淡、臭氣少、腸鳴腹痛,或伴有發熱、鼻塞流涕等症狀,可采用以下食療:
姜茶飲:取綠茶、干姜絲各3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沖泡,加蓋溫浸10分鐘代茶隨意飲服。
糯米固腸湯:糯米30克(略炒),山藥15克,共煮粥,熟後加胡椒末少許、白糖適量調服。
家裡新添寶寶後,爸爸媽媽們可能都會在護理過程中犯些
寶一周,每天要拉7到8次大
兒子入睡時一身汗
母乳和奶粉間隔多長時間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