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資源、缺投入、缺師資、缺質量,農村學前教育成寧夏難題
這裡的幼兒園仍很饑渴
城鄉調查·幼兒園之缺,何時圓
日前,教育部新設學前教育辦公室,有人評價此舉是學前教育管理工作的“升格”。但是,“升格”的背後卻是同樣“升格”的壓力。
“入園難,入園貴,入園全家得排隊”、“為入園,買樓盤,一分不剩交銀行”,坊間的無奈戲谑直指學前教育的窘迫現實:公辦園“稀缺化”、民辦園 “兩極化”、學雜費“貴族化”、好資源“特權化”。面對學前教育的“四化難題”,中央財政在“十二五”期間將安排500億元,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和東部困 難地區發展農村學前教育。
500億元的到位、滲透、以致發揮功效還需時日,但是農村的娃兒無園入、城裡的孩兒入園難卻是迫在眉睫的議題,本報記者走訪寧夏的“鄉”與廣東的“城”,直擊教育一線“城愁鄉怨”,因地制宜探索堅冰熔點。本版今天推出首篇,品嘗西部幼兒園建設的酸甜苦辣。
政策之甜
花5年時間,投入近4億元,新建、擴建213所公辦幼兒園
出寧夏銀川市靈武城區,沿著蜿蜒的山路驅車30分鐘,就到了泾靈新村。作為路邊最顯眼的建築之一,泾靈幼兒園的兩層小樓抬眼可見。
戶外已是寒冬,零下10攝氏度的寒風吹得人從頭涼到腳。由於變天,幼兒園的一個小朋友發燒了,園長王燕急得將自己的衣服蓋在孩子身上,聯系家長後,又匆忙出門去買感冒藥。
從甘肅老家來到泾靈幼兒園才兩個月,22歲的王燕總在說,自己還有太多東西需要適應。“我的夢想就是當幼兒園老師。”能考上特崗教師,即使被分配到這個偏遠的移民村,王燕依然欣喜於做個“孩子王”。
嶄新的多媒體,新購置的鋼琴,各種游戲玩具……對一所山村幼兒園而言,這裡的硬件之優頗有點出人意料。而這,自有國家推行“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 劃”的功勞。從2011年起,寧夏規劃用5年時間,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213所。而泾靈幼兒園就是當地政府為滿足移民群眾子女學前教育的需求而新建的 一所中心幼兒園。
幼兒園建設,錢從哪裡來?寧夏給出這樣一張籌款單:國家項目資金投入1億元,自治區財政投入1億元,各縣(市、區)財政投入資金近2億元——用 這近4億元,截至目前,寧夏已投資新建、改建鄉鎮中心幼兒園52所,各縣(市、區)建設農村幼兒園41所,93所的總量比民生計劃超額完成了40所。
“目前,政府正在籌措資金,為每個鄉鎮新建、擴建中心幼兒園,並為崇興鎮、郝家橋鎮等鄉鎮幼兒園配備了548萬元的保教設備、教學玩具,保障鄉村幼兒園基礎設施水平和保教質量。”靈武市教育局副局長楊明心裡有底。
寧夏教育廳則表示,下一步,將充分利用中小學布局調整後富余校捨等資源,改造村級幼兒園或幼教點,讓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人都來為農村學前教育“發力”。
8個月寶寶的飲食
在寶寶成長過程中,家長都應該重視給寶寶補鈣的,讓寶寶有充足的鈣
爸爸媽媽春節要招待客
寶寶不肯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