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機會自主選擇和決定,是他們成為自己身體主人,鍛煉自我意志的最關鍵因素。
讓孩子自主選擇和決定的過程也是我們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徑。 通過這類活動的觀察,我們可以了解和發現孩子的內在驅動力,現階段的興趣和成長需求,並反思環境與孩子的相互作用等等。 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疑惑: 什麼時候開始讓孩子做選擇和決定? 讓孩子做哪些選擇和決定? 孩子經驗不足認知有限,如何自主選擇和決定? 從什麼時候開始? ——從出生開始 大家可能會覺得孩子是在3歲後或者上學後,進入有意吸收階段時,表現出強烈的個人意志時才是引導孩子做選擇和決定的時候。 但其實並不是。 如同尊重嬰幼兒一般,我們從孩子出生的第一刻就視他為獨立的個體,從出生這一刻開始,我們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進行[親子教育],我們也是從出生這一刻開始讓孩子有機會做選擇和決定。 其實我們人類從出生便開始參與選擇和決定的活動,只是我們早已經習以為常,所以對些芝麻小事顯得“麻木”了。 例如,我們母乳喂養新生兒,當孩子哭著要喝奶時,一種是,媽媽著急地將乳頭塞進寶寶口腔;另一種是,媽媽掀開衣襟,寶寶依靠自身的嗅覺和觸覺找到乳源,將它含進嘴裡。兩種喂養方式表面看幾乎相同,對於孩子和媽媽而言卻完全不同的意義。 對寶寶而言,前者寶寶收到的信號是“不要哭了,不要哭了,趕快吃。”,後者則是“你在媽媽懷裡了,這是個很安全的環境,你餓了嗎?媽媽已經為你准備好食物了,如果餓了的話就開動吧!”。 對媽媽而言,前者著急地將乳房視為安撫神器,認為孩子一定是需要食物了,而後者更像是一位觀察者,為孩子提供獲得母乳的安全環境,讓孩子自主選擇靠近和獲得食物,試圖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和情緒,並給予回應。 前後兩種形式,只是緩了幾秒,意義卻大不相同。 所以,我們用心體會就能發現,從出生那一刻起,選擇和決定已經是處處存在的了。 讓孩子做哪些決定? 給予選擇和決定的機會,就是鼓勵孩子謹慎思考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吃什麼,吃多少 從母乳喂養到輔食再到與成人共享食物,孩子都應該自主選擇進食,這是對孩子基本的尊重。 我見過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吃不飽,或者營養不均衡,總喜歡將自己覺得孩子需要的食物接二連三地夾進孩子碗裡,最後導致孩子對食物失去興趣,每天的飯桌成了愛的較量場。 其實我們自己換位想想,如果你在餐桌上,剛端起碗就有人給你夾菜,你眼看快吃完了,終於可以自己選擇了,夾菜的人像是接力賽一樣,又往你碗裡放進他希望你吃進肚子裡的食物。你心裡大概會抓狂地咆哮“煩死了,有完沒完啊!”,這樣的“愛人”,你也一定不想再和他一起吃飯吧。 進食本應是每個人的本能,接受身體發出的信號“我餓了,我現在想吃什麼?”如果我們無法選擇吃什麼吃多少,進餐的過程只是在執行他人的意志,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抵觸情緒。 所以,如果你不強迫孩子吃飯喝水,孩子在完全遵從自己意志的情況下,一定會吃得好喝得好。 穿什麼,怎麼搭 2歲以下的孩子,爸爸媽媽可以提供兩種選擇“你今天想要穿藍色這件還是粉色這件呢?”即使孩子還不會說“我想穿這個。”,他會用眼神和動作表達自己的選擇。 2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擁有自己的小衣櫃,自主選擇穿搭。 玩什麼,怎麼玩 讓孩子自主決定怎麼玩,重復多少次,和誰一起玩等等。我們應該停止自以為是的“指導和建議”,因為孩子的活動目的和我們成人是完全不同的。 例如,我們經常會看見一歲多的孩子將積木裝進籃子裡,然後又倒出來,又裝回去,又倒出來,反復進行活動,並且每次倒出來時臉上都寫著滿足和愉悅。 我們成人將積木收進框裡是為了收納整理,而孩子確是為了在活動過程中感受自己的能量改變事物的狀態,感知“原來我能將它這樣”,探索自身與周圍環境的關系。 如果我們將此認為孩子是在搞破壞,中止活動,或者制定玩法等,都會打斷孩子的學習和認知。 所以,我們只能提供恰當的環境,讓孩子自主選擇玩什麼,怎麼玩。 如何引導? 要明確你提出的選擇都是可行的被接受的。 例如,你根本不希望孩子選擇晚餐吃麥當勞,那麼它就不能出現在你的選項裡。 有限的選擇范圍。 2歲以下的孩子可以有兩種選項,2歲以上可以提出3~4種選項。過多選項反而會令孩子不知所措。 堅定選擇范圍。 例如,你提供的晚餐選擇就是A\B\C,如果孩子提出D,你要堅定地提醒他今天的選擇范圍。 提出的選擇時應該平視孩子的眼睛。 還是那句老話,如果你希望孩子將你的話聽進去,絕對不是重復啰嗦,唯一的方法是看著他的眼睛。 盡量避免雙重疑問。 讓孩子做選擇和決定時,應該明確不含糊,確保孩子能清楚接收到信息。 例如,我們希望孩子刷牙。 “刷牙時間到啦,我們現在去刷牙,你今天想選擇草莓味還是西瓜味牙膏呢?”孩子的選擇終點只有一個,草莓味or西瓜味。 反之,如果我們問“我們現在去刷牙還是洗臉?你今天想選擇草莓味還是西瓜味牙膏呢?” 孩子的系統可能會崩潰...那麼這就是無效溝通了。 確定要做的事,盡量避免“好不好” 例如,睡前必須刷牙,我們就不能問孩子“刷牙時間到了,我們去刷牙好不好?”這會讓孩子覺得這件事情是有商量的余地的,是可選擇的。 孩子可能會忽略你提出的選擇 有的時候會出現“無解”的狀況,這時我們並不需要提出其他選擇,而是堅定地告訴孩子“你今天好像需要我幫你作出決定呢,好,那我們今天就選擇草莓味吧!”然後執行就可以了,下一次時再同樣提出選擇。我的寶寶該買什麼樣的奶粉?
健康咨詢描述:
被猴子抓傷左小腿,在事發地醫院打了第一針狂犬疫苗,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