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疝氣即小兒腹股溝疝氣,俗稱「脫腸」,是小兒泌尿科手術中最常見的疾病,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股鞘狀突”,可以幫助睾丸降入陰囊或子宮圓韌帶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後,此鞘狀突
疝氣是小兒外科常見病之一,主要臨床表現為幼兒出生後不久,在腹股溝部位有可復性腫塊,多數在2~3個月時出現,也有遲至l~2歲才發生。疝氣一般發生率為1-4%,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的10倍,早產兒則更高,且可
疝氣首先影響患者的消化系統,從而出現下腹部墜脹、腹脹氣、腹痛、便秘、營養吸收功能差、易疲勞和體質下降等症狀。又由於腹股溝部與泌尿生殖系統相鄰,所以老年患者易出現尿頻、尿急、夜尿增多等膀胱或前列腺疾病;
1、 鼻塞: 及時清除鼻腔分泌物,保持鼻腔通暢;用溫濕毛巾熱敷前額和鼻部;擠出母乳50ml放入1寸長蔥白,蒸5-10分鐘,取出待溫度適中後,喂給寶寶可通氣開竅;保持室內溫度22-24度,濕度60%以
炎炎夏日,寶貝的衣食起居稍不注意就會導致疾病侵襲;戶外活動增多,也就意味著意外傷害的可能性增多……所以,需要媽咪更精心的呵護。 暑熱症 暑熱症大多發生在6個月至3歲的寶
北京兒童醫院和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的呼吸科可以說是人滿為患。這其中三成以上的呼吸道疾病患兒都是呼吸道合孢病毒感染,有的病情比較嚴重的患兒已經發展成了毛細支氣管炎。此外,進入1月以來流感患兒人數也
最近連日陰雨,天氣寒冷,醫院裡人滿為患,有不少市民是因為受凍而病倒的,其中也包括抵抗力相對成人較低的嬰幼兒。市三醫兒科主治醫師王舜華說,嬰幼兒的疾病大都是被凍出來的。在氣溫驟降時,家長應注意及時給小兒
夏天給人們帶來了諸多不適,小兒特別易與一種叫做“夏季熱”的疾病結緣。夏季熱的主要症狀有發燒、口渴、多尿、少汗或無汗,待到秋涼時自然痊愈,故又有小兒“暑熱症&rdqu
天氣炎熱的夏天,寶寶總會這裡、那裡出現問題,而呼吸道感染、胃腸道感染、暑熱症、厭食症、皮膚病等疾病是夏季最易得的幾種疾病。夏天來臨之際,爸爸媽媽們必須對這些疾病提高警覺。 感冒 危險級別:★★★
嬰幼兒常見的一種急腹症是腸套疊,表現為孩子尖聲哭叫,陣陣發作,伴有嘔吐,出現果醬樣血性大便,此時應及早請醫生診治。為什麼嬰幼兒容易發生這種嚴重的疾病呢?這與嬰幼兒的消化系統特點有關。 腸套疊是一部分
誘發濕疹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1)對牛羊奶、牛羊肉、魚、蝦、蛋等食物過敏; (2)過量喂養而致消化不良; (3)吃糖過多,造成腸內異常發酵。 (4)腸寄生蟲; (5)強光照射; (6)肥皂
入夏以來,對於一些與天氣變化的常見病,鄭州市兒童醫院門診就診人數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夏季兒童常見病內科主要有上感、腹瀉、細菌性痢疾,外科有疖(痱疖)、小兒急腹症腸套疊、急性闌尾炎等。 上感:孩子抵抗
在夏季有許多小兒常見病發生,這也成了爸爸媽媽們最為頭疼的事情,如若寶寶出現症狀,家長除了上醫院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可烈日炎炎,這樣來回折騰寶寶也受不了啊,而且醫院裡的病人很多,很容易一不小心造成交叉感染
小兒“夏季熱”,醫學上稱為“暑熱症”,是炎夏酷暑時節,嬰幼兒常見的發熱性疾病。多見於半歲至3歲的小兒,主要由於小兒身體發育不完善,體溫調節功能較差,不能
嬰兒玫瑰疹,中醫病症名,又名假麻;奶疹。西醫病名:幼兒急疹、嬰兒玫瑰疹。 [診斷依據] 1.多發生於1歲左右的乳嬰兒,冬春季多見。 2.起病急驟,突起高熱,持續3~4天,熱退同時或熱退後出現玫瑰
喉喘鳴是因為氣流通過有病變的呼吸道最狹窄處而發出的一種異樣響聲,好發於冬春季節。在嬰幼兒期最常見,特別是新生兒和嬰幼兒。 才出生近一個月的雲雲,一周前突然出現間斷呼吸困難,臉色發青,煩燥不安,起病非
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我國夏秋季節常見的疾病。叮咬過帶病菌豬的蚊子,再叮咬人時,可能感染。多發生於兒童,尤其是10歲以下的兒童最易感染。乙型腦炎病毒侵入人體後,只有當人體防御機能低弱時病毒才穿越
主要症狀: 強烈的干咳,聲音非常清晰,類似於海豹的吼叫聲,通常發生在午夜。這種聲音不同於你以前聽到過的咳嗽聲。 其他症狀: 孩子的病情白天緩解,晚上嚴重。他可能發低燒。病情嚴重時,他吸氣的時候會
咳嗽症狀2:咳嗽時帶痰 主要症狀: 咳嗽時帶痰,不伴隨氣喘或是急促的呼吸,不分白天黑夜。 其他症狀: 嗜睡,流鼻涕,流眼淚並且伴有輕度發燒(通常不高於攝氏38.6度)。 疑犯: 普通感冒,
咳嗽症狀3:猛烈而沙啞的陣咳 主要症狀: 猛烈而沙啞的陣咳——呼吸一次陣咳多達25下。孩子用力吸氣的時候會發出尖銳的吼鳴聲。 其他症狀: 在咳嗽症狀出現之前,曾有過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