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寒冷的時候,體質不好的寶寶就很容易發燒,每當孩子發燒的時候,家長就會想盡各種辦法來退燒,生怕燒得太嚴重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寶寶怎麼退燒呢?家長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方法是不科學的。 一、體
鵝口瘡是一種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多見於新生兒。患了鵝口瘡的寶寶會因為進食疼痛而拒絕進食,嚴重的甚至會發展成全身性念珠菌感染。寶寶生病,最擔心的當然是做父母的,那麼得了鵝口瘡怎麼治療呢
爛嘴角 秋季燥熱,容易缺水,而如果寶寶的嘴角出現了水泡、裂口、潰爛出血等症狀,就說明孩子患上了口角炎。這個時候家長應該要多給還孩子吃一些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動物肝髒、肉、禽蛋、牛奶、豆制品、胡蘿
經臍環脫出的疝稱為臍疝。 臍位於腹壁正中部,在胚胎發育過程中,這各腹壁最晚閉合的部位。同時,臍部缺少脂肪組織,使腹壁最外層的皮膚、筋膜與腹膜直接連在一起,成為全部腹壁最薄弱的部位,腹腔內容物容易於此部
高熱驚厥是兒科的一種常見病,根據統計,3%~4%的兒童至少生過一次高熱驚厥。小兒驚厥的發生率是成人的大腦發育不完善,刺激的分析鑒別能力差,弱的刺激就可使大腦運動神經元異常放,引起驚厥。 1、 高熱驚
腹瀉是大腸疾病最常見的症狀。正常成年人每天排便1次,成形、色呈褐黃色、外附少量粘液。也有些正常人每日排成形便二三次,只要無膿血,仍屬正常生理范圍。腹瀉主要分為急性腹瀉和慢性腹瀉,急性腹瀉病發時期為1~
由於致熱原的作用使體溫調定點上移而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升高(超過0.5℃),稱為發熱。每個人的正常體溫略有不同,而且受許多因素(時間、季節、環境、月經等)的影響。因此判定是否發熱,最好是和自己平時同樣條件
無需驚慌:當孩子體溫低於38.5℃時,可以不用退熱藥,最好是多喝開水,同時密切注意病情變化,或者應用物理降溫方法,若是體溫超過38.5℃時,可以服用退熱藥,目前常用的退熱藥有撲熱息痛、小兒泰諾林、美林
6個月~3歲的嬰幼兒,營養不良、佝偻病、貧血和體弱多病的嬰幼兒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嚴重,病程較長。小於6個月的小嬰兒,由於體內有母親的抗體保護,不易患秋季腹瀉,母乳喂養的小嬰兒,更少得秋季腹瀉。 3
黃疸又稱黃膽,俗稱黃病,是一種由於血清中膽紅素升高致使皮膚、黏膜和鞏膜發黃的症狀和體征。某些肝髒病、膽囊病和血液病經常會引發黃疸的症狀。通常,血液的膽紅素濃度高於2-3mg/dL(34-51)時,這些
基本症狀 1、皮膚、鞏膜等組織的黃染,黃疸加深時,尿、痰、淚液及汗液也被黃染,唾液一般不變色。 2、尿和糞的色澤改變。 3、消化道症狀,常有腹脹、腹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洩或便秘等症狀。
1、營養和飲食 飲食要定時定量最好吃母乳,如吃牛奶要多喝水,少加糖煮沸時間可稍長些。隨著年齡的增長可給予多種維生素食物,不可吃的過飽如有便秘可給服蜂蜜或調換飲食。如有消化不良,應及時治療 2、家庭
1、 多發於出生後1-3個月的嬰兒。 2、一般從寶寶臉上開始出現,尤以雙頰或額部多見,也可發於頸、肩胛、軀干及四肢。 3、 皮損為紅斑、丘疹、丘疱疹,可融合成片。表面有糜爛、滲液或黃色痂皮,境界不
本病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引起,維生素D 有內源性與外源性兩種。內源性的是靠日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而後在體內合成;外源性的來自食物,如魚、肝、蛋、乳類等含有維生素D3。植物中的麥角固醇經紫外線照射後,形
佝偻病多發生於2~3歲前的孩子。初期表現以精神症狀為主,如不活潑、愛急躁、睡不安、易驚醒、常多汗。因為多汗,當然就有可能出現枕禿。如果進一步發展,就會出現骨骼的變化。 3~6個月的嬰兒:在枕骨、頂骨
佝偻病作為嚴重危害小兒健康的疾病,必須加強防治工作並本著綜合防治的原則,從多方面著手,這些措施包括: 1、盡量采用母奶喂養:由於母奶中所含的鈣、磷比例適當,使奶中的維生素D及鈣均易於吸收,因此,有條
如果排除遺傳因素,懷孕期間喝酒是造成胎兒智力不健全的主要原因,而戒酒是預防弱智的唯一途徑。 科學家認為,婦女都很了解在懷孕期間吸煙對胎兒的危害性,但並不十分了解在懷孕期間喝酒對胎兒的危害比吸煙還要大
初為人父人母,確實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兒,愛德華產科專家提醒年輕的爸爸媽媽,新生兒免疫力低下,護理時可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喲,下面就來告訴你新生寶寶最怕什麼。 產科專家介紹:新生兒最怕的是“
目前正值接種流行性感冒疫苗的季節,各地已普遍開展接種工作,如果你的孩子容易感冒及其他呼吸道疾病,建議去接種這種疫苗。 據我們多年觀察,流感疫苗不僅對甲1、甲3和乙型流感有特效,對一些普通病毒性感冒雖
一般在接種後24小時左右,接種局部可出現紅、腫、熱、痛現象。這種現象大多在2-3天後隨全身症狀消失而漸漸消退,不必進行處理。有的嬰兒接種後出現局部淋巴結腫大,此時可用毛巾熱敷局部,減輕症狀。注意防止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