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蟲有個特點,就是愛鑽小洞洞。膽道,是開口於腸道的一個小管道。當蛔蟲在腸道的生活環境突然改變時,如發熱、腸道功能紊亂、服驅蛔蟲藥不當等情況,蛔蟲便會亂竄,鑽入膽道,引起膽總管口的肌肉劇烈地痙攣收縮,使病兒感到右上腹一陣一陣地疼痛,痛時孩子可在床上打滾,不痛時如正常人一樣玩耍自如。這時醫生就診斷為“膽道蛔蟲症”。治療這種病時先用阿托品、654—2等藥物,目的是解除膽管肌肉的痙攣性收縮,使疼痛消失,然後服驅蛔蟲藥來驅蟲。有的蛔蟲在進入膽道後7~10天可自行退出,使疼痛消失。約有1/3的患兒,經治療後雖然症狀消失,但蛔蟲仍留在膽道內。
蛔蟲本身的特性是喜鹼厭酸,中醫稱蛔蟲“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故用酸、苦、辛辣的藥物驅蛔蟲。常用的食物治療配方,也是根據這一原則制定的:
(1)醋100毫升(2兩),加溫水適量,和勻一次服下,必要時4小時後再服1次。
(2)椒醋湯。花椒3克,醋60毫升,煎服。
(3)烏梅湯。烏梅5枚,花椒5克,槟榔50克,干姜5克,煎湯服,日服2次。
患兒症狀緩解之後,膽道內有死蟲,腸道內也有蛔蟲,可用食療驅蟲,方劑如下:
(1)生絲瓜子20~30粒(黑色有效),去殼留仁,5歲以上服30粒,5歲以下服20粒,每日空腹嚼爛服下,連服3天。
(2)使君子9克,去殼留肉,與瘦豬肉100克共搗爛,放碗中隔水蒸熟,1次吃完。
(3)南瓜子若干,洗淨,曬干,用文火炒熟,剝殼,研成細末,5歲以上每次服lO~15克,5歲以下每次6~9克,均用蜂蜜調服,日服3次,連服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