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傳播快、易流行,多在夏秋季節流行,以嬰幼兒發病為主,我國已將其列入丙類傳染病的范疇。本病在臨床上以手、足、口腔疱疹為主要特征,故通稱為手足口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包括腸道病毒71型(EV71)和A組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較大。腸道病毒傳染性強,易引起暴發或流行。
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患兒、隱性感染者和無症狀帶毒者為主要傳染源,發病第1周傳染性最強。病毒可通過人群間的密切接觸傳播。例如,患兒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飛沫形式,經呼吸道感染新的易感者;唾液、疱疹液、糞便中的病毒可經手或借助被污染的毛巾、手絹、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經口傳播給他人;與患兒同居一室易被感染;飲用被病毒污染的水也可感染手足口病。
症狀表現
當孩子感染病毒後,先有3~6天的潛伏期,然後會出現低熱、食欲減退、咽痛等症狀。1~2天後,孩子的口腔中出現紅色水疱疹並很快破潰成2~3毫米的小潰瘍,分布在舌、牙龈、頰部等處,由於口腔潰瘍疼痛,孩子常流口水,不願進食;隨後在手掌、足底、臀部出現紅色的斑丘疹,皮疹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有些中間還出現含有渾濁液體的水疱,一般孩子的體溫在38.5℃左右,持續2~3天。絕大多數患病的孩子能在7~10天左右自愈,預後良好。極少數重症患兒可出現精神不振,嗜睡、頻繁嘔吐甚至抽搐,也有的患兒表現為煩躁不安、呼吸困難、心前區不適、心率過快或過緩、腹痛、手腳發涼等。家長若發現孩子出現這些情況應引起高度警惕,此時多提示病情較重,可能並發了腦炎、腦膜炎、心肌炎、肺水腫等病症,應立即送醫院搶救。
家庭護理
如果孩子症狀很輕微,一般狀態很好,沒有嗜睡、呼吸困難或者是疲乏無力、面色灰白等重症情況,一般的家庭護理是完全可以的。讓孩子多喝白開水,這樣既有利於退熱,又能使口咽部起到很好的清潔作用。在飯前飯後用生理鹽水給寶寶漱口;對不會漱口的寶寶,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
做好患兒口腔護理可以有效緩解疼痛,並促進潰瘍面愈合。對於口腔潰瘍症狀相對嚴重的患兒,可給患兒含服華素片;也可將思密達調成糊狀或將華素片研成粉末,用棉簽沾上敷於潰瘍面,可迅速促進潰瘍愈合。家長可以給孩子做一些清淡、溫性、可口、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切忌食用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另外,還可以給孩子服用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藥,比如大青葉、抗病毒口服液等,這些中藥均有抗病毒的作用。若孩子發熱,也可以用些退熱藥以對症處理。這期間一定要讓孩子注意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孩子接觸,盡可能減少傳染性。
同時要讓患兒注意衛生,對於糞便應馬上進行處理,便盆、衣褲要及時注意消毒,保護手、腳部的皮膚及衣著、被單的清潔,避免污染破潰的疹子,勤給患兒洗手,並且將指甲剪短,以防抓疹子而造成皮膚感染。
如何預防
目前還沒有針對手足口病的疫苗,所以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預防,其中洗手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給孩子洗手,不要讓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孩子。
■看護者在接觸孩子前、替孩子換尿布前、處理糞便後都要認真洗手。
■孩子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都要充分清洗。
■手足口病流行期間,不要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孩子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因手足口病是一兒童常見的傳染病,所以在兒童聚集的地方是一個發病的高發場所,比如幼兒園、學校或者是幼兒活動場所,容易出現暴發流行。所以幼兒園對孩子的照顧、護理就非常重要,第一,對孩子要跟家庭護理一樣,從孩子個人衛生、飲食衛生、水源都要很好的處理。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做好晨檢,幼兒園應該對每個入園的孩子早上要進行健康檢查,注意有無發燒,張嘴看一眼是不是有口腔潰瘍的情況,觀察手掌有無皮疹,另外要詢問家長,孩子一兩天在家是不是有精神萎軟、嗓子疼等情況,如果有這些特殊情況,要及時讓孩子回家隔離,這樣集體的流行情況就會降低。
寶寶腹瀉的原因各不相同,父母切不可亂給寶寶用藥。 寶寶的身體
一歲四個月女寶寶脾氣太怪
感冒的“五忌”與“二宜&r
健康咨詢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