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形成慢性腹瀉的?
1、急性腹瀉沒有徹底治療而轉為慢性:這類小兒營養比較差,常常因為沒有母奶而改用牛奶喂。營養差,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量少,影響消化功能,使腸道下部的正常細菌離開原來的“崗位”而到腸道的上部,把吃進的食物分解、發酵、腐敗;這些酸性腐敗物質刺激腸道造成腹瀉遷延。
對策: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采用食品療法進行治療,如稀釋牛奶、焦米湯、酸牛奶、魚蛋白粉、胡蘿卜湯及蘋果泥。
2、長期應用抗生素:有的孩子因為長期應用抗生素,把腸道內不致病的“正常”細菌統統殺滅。而“正常”細菌在腸道內可以“監視”、“抑制”腸道內病菌的生長,缺乏了後者的作用,病菌大量繁殖。
對策:對這類腹瀉首先應停用抗生素,並服些扶植“正常”細菌繁殖的藥。
3、對糖的不耐受:寶寶對糖不耐受腹瀉最多見是雙糖酶缺乏或活力減低所致。原發性雙糖不耐受在出生後不久即有腹瀉,原因是缺少雙糖酶使大量糖不能吸收,在腸道內形成滲透壓增高,使大量水分吸收到腸腔中,形成腹瀉。繼發性雙糖不耐受更多見,是由於胃腸炎後腸粘膜受損,致使雙糖酶缺乏。這種腹瀉可持續數月。
對策:需從食物中去除不耐受的糖。對原發性不耐受糖的患兒,需長期限制糖,但隨年齡增長對碳水化合物不耐受會有所改善,此時可適當添加一些牛奶、澱粉和糖。對繼發性不耐受糖的患兒,限制糖僅是暫時的,經過數周或數月後,可以逐步恢復正常飲食。
4、對牛奶過敏:牛奶是一種異性蛋白,其中一種乳球蛋白會損害小腸黏膜,是主要的過敏原。如小嬰兒對致敏的牛奶蛋白清除及處理功能較差,就會發生腹瀉和腹痛。此時不停牛奶,腹瀉就遷延不愈。
對策:應從寶寶的食物中去除牛奶。由於羊奶和馬奶也有交義過敏反應,所以不能應用。如無人奶,可用豆奶、肉湯和酪蛋白水解物代替牛奶。嬰兒的食品簡單,可改用代乳粉喂養,同時加輔食品,如蛋黃泥、菜泥、胡蘿卜汁等,以後逐漸增加固體食品即可。對牛奶過敏也會隨著年齡增大過敏減少。在6個月後可給與少許牛奶以了解是否過敏,若無過敏可逐漸增加牛奶量,一般到了2歲後牛奶過敏已很少見。
5、菌群失調:當寶寶患了嚴重的感染性疾病或手術後抵抗力明顯下降,若在此時應用大量廣譜抗菌素或皮質激素治療,使小兒免疫功能低下,對抗菌素敏感的腸道內正常細菌受到抑制,而不敏感的致病菌就會大量繁殖引起長久的腹瀉。
對策:需停用所有的抗菌素及皮質激素,然後補充腸道正常菌種,以恢復腸道內微生態平衡,使正常菌種占據絕對優勢。常用的有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糞鏈球菌等。
6、對麥類過敏:患兒對大麥、小麥和黑麥中麸質(麥粉中的蛋白質)的抗原部分過敏,引起局部腸道過敏反應。當脂肪進入小腸後不易被腸壁吸收,從糞便中排出,造成持久的脂肪瀉。
對策:根本的治療是停用所有含麥類的食品。初期應給與含果糖與葡萄糖的食物及脫脂牛奶。待病情好轉逐漸增加蛋白質食品,如豆漿、瘦牛肉、魚、雞肉等。以後酌情增加澱粉及脂肪食品。如再次發生消化不良症狀及腹瀉,立即恢復初期食品。
下巴長濕疹
襁褓中的嬰兒戴1000多度的近視鏡 “寶寶別哭,
剛過5歲的兒子手指頭那裡倒著
寶寶四個半月,最近五六天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