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疝氣即小兒腹股溝疝氣, 俗稱「脫腸」,是小兒泌尿科手術中最常見的疾病。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股鞘狀突”,可以幫助睾丸降入陰囊或子宮圓韌帶的固定。
有些小孩出生後,此鞘狀突關閉不完全,導致腹腔內的小腸、網膜、卵巢、輸卵管等進入此鞘狀突,即成為疝氣;若僅有腹腔液進入陰囊內,即為陰囊水腫。疝氣一般發生率為 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產兒則更高,且可能發生於兩側。
臍疝需要治療嗎?
雖然臍疝看起來很嚇人,甚至極少一部分寶寶臍疝的鼓出部位可以像李子那麼大,但只要鼓出部分不是觸痛或腫脹得很厲害,而是軟的,按壓能夠縮小,而且寶寶也沒有覺得不舒服,臍疝通常不會有什麼問題。但不要自行用那些如用硬幣壓在肚臍上的方法來給孩子治臍疝。反而會引起感染。寶寶的臍疝一般會在兩三歲前自行消退,但也有些寶寶的臍疝要到5歲才能愈合。
在極少數病例中,寶寶的一段腸管可能會被開口處卡住,阻斷了這個區域的血液供應,這就需要立刻做手術。如果你發現寶寶臍疝周圍發生腫脹、觸痛或顏色變化,尤其是寶寶還有嘔吐或疼痛的現象,請立即帶寶寶去看急診。
怎樣自測孩子是不是得了疝氣?
首先,小孩哭鬧,如果您仔細檢查,會發現腹股溝的一側鼓起一小包,有的似大棗大小,有的似核桃大小,摸起來很硬,觸痛明顯,有的降入陰囊底,當小孩平臥或睡著了,包塊可還納腹腔,但如站立,哭鬧,腹腔壓力大時,包塊可再次出現。您可以判斷孩子得了疝氣。
新生兒患“疝氣”千萬不要手法復位,因為新生兒腸壁較薄,過力擠壓易使腸子穿孔。
如何預防小兒“疝氣”?
①由於疝氣可在嬰兒期發生,故應在該時期經常注意觀察孩子的腹股溝部或陰囊處,是否腫,或是否存在時隱時現的塊物,遇有疑問及時請教醫生。
②雖然患疝氣的較多為男孩,但女孩也會發生疝氣。對女孩的疝氣更要提高警惕,因為常有卵巢、輸卵管進入疝囊。
③嬰兒期不要將孩子的腹部裹得太緊,以免加重腹內壓力。不要讓孩子過早的站立,以免腸管下墜形成腹股溝疝。
④吃些易消化和含纖維素多的食品,以保持大便通暢。孩子大便干燥時,應采取通便措施,不要讓孩子用力解大便。
⑤不要讓孩子大聲咳嗽,患咳嗽的小兒要在醫生指導下適當吃些止咳藥。避免孩子大聲啼哭,防止腹壓升高。
小兒疝氣手術後如何進行家庭護理?
第一、盡量避免病兒哭鬧:實在哄不住時,可在醫生指導下用些止痛或鎮靜的藥物。
第二、小兒疝氣術後一周內,應盡量讓病兒平臥,三月內都應避免劇烈的活動。
第三、注意冷暖,適當增減衣服,若有了咳嗽症狀也要及時治療。
第四、術後要增加營養,可吃瘦肉、蛋類等食物。
孩子患疝氣何時手術為宜?
小兒得了疝氣除了陰囊脹大外,如果沒有發生嵌頓、一般不會有什麼痛苦,也不影響生長發育。 嬰幼兒疝氣有自愈的可能,如果不是頻繁發作或發生嵌頓,可觀察至 6個月後手術,6個月後自愈的機會減少。一般不主張常規用疵帶治療,因使用不當可發生危險。
小兒疝氣的手術年齡一般為6個月至6歲。 6歲以後小兒活動增加,同時還要上學,繪學習、運動等帶來許多不便,所以宜在入學前手術為宜。對於嵌頓疝,原則上是急診手術,但小兒嵌頓疝易於復位,不像成人那麼容易發生腸壞死,所以嵌頓時間在12小時以內者,可先行保守治療,進行手法整復,但座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以免發生腸壞死。
為什麼早產兒易得臍疝?
臍疝是小兒常見病,特別是早產兒因腹肌薄弱,發病率更高。
快滿1個月時,有的嬰兒會出現臍疝。這是由於腹內受壓使腸的一部分從腹部的窗口即肚臍裡露了出來。用手摁一下就會發出咕噜咕噜的聲音,說明是腸子。這是腸子裡的消化物和氣體混合以後所發出的聲音。
嬰兒臍部壓力的增加是由於嬰兒用力或者啼哭所致。有臍疝的嬰兒,一般都是在用力時臉憋得通紅的嬰兒、急躁愛哭的嬰兒,以及由於母乳不足總愛哭鬧的嬰兒。未成熟嬰兒腹壁的窗口(指肚臍)大都關得不緊,所以未成熟兒的臍疝發病率較高。對臍疝嬰兒必須要照料好。由於是腹壓增加而引起臍疝的,所以應努力消除引起腹壓增加的原因。對稍不如意就哭鬧和發脾氣的嬰兒,如果抱一抱就會停止哭泣的話,就應該盡量抱一抱。由於大便硬,在排便時用力等,也會引起臍疝,可飲嬰兒果汁以易於排便。
5個多月的寶寶大腿根部只要
小孩子1歲6個月缺鈣怎麼給
概 述 遺尿對小孩子來說是非常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