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發作雖然不限年齡,但小兒哮喘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少。國內學者曾隨訪嬰幼兒喘息的轉歸,發現嬰兒期的毛細支氣管炎,69%-70%演變為哮喘性支氣管炎,僅26%-48。9%演變為哮喘,到6歲左右大部分哮喘(73。3%-77%)發作停止,約1/4左右還在反復發作。國外也有相似的情況,1986年英國國家兒童發育研究所報道對某地在同1周內出生的新生兒,隨訪了16年,在7歲時喘息的發生率占3。3%,到11歲下降為4。7%,到 16歲下降到3。5%。澳大利亞1989年英國國家兒童發育研究所報道對某地在同1周內出生的新生兒,隨訪了16年,在7歲喘息的發生率占3。3%,到 11歲下降為4。7%,到16歲下降到3。5%。澳大利亞1989年有人報道,用吸入7。8微克分子的組胺使秒鐘用力呼氣容積下降20%,作為氣道高反應的陽性指標,表示有氣道高反應,對8-14歲學齡兒童作檢查,隨訪4年,第1年16。1%呈陽性,2年後8。8%呈陽性,4年後6。3%呈陽性。從上面國內外材料來看,小兒哮喘發病確實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步減少。因此,在我國民間流傳著這樣的說法,認為小兒哮喘會自行緩解,不須正規和長期治療也會自己好的。其實,這些說法顯然是錯誤的,是片面的。喘息發作的年齡大小和預後的好壞是否有關系,目前還沒有定論,但要注意哮喘發作中的"危險"因素。
(1)發作是否頻繁,在某一時期內發作次數愈多預後愈差,例如在10歲時還在發生喘息,預後較差。有人指出在兒童期哮喘發作持續存在 ,僅有20%到成年期不發哮喘。有人建議14歲的表面特征可作預示以後變化的良好指征,如果經常喘息,則68%病人變成成人哮喘:如果在青春發育前期發作次數明顯減少,則治療措施可以適當減弱。
(2)哮喘病人的遺傳特應性體質和發作嚴重程度常提示今後哮喘會持續發作和氣道高反應也持續存在 。
(3)肺功能較差預後也差。所以我們認為小兒哮喘大部分病人經治療後能治愈的,如果發作次數頻繁且頑固,尤其在10歲左右小兒更需積極長期治療。"自行緩解和治愈的說法",只適用於一小部分病兒,如果不積極防治,會發展成慢性哮喘。但是如果在青春發育前(男孩14歲和女孩12歲)經積極、正確的治療抑制哮喘2年不發,則可望在青春期終止其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