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原因
嬰兒型黑矇性癡呆可能系一種溶酶體病。酶的缺陷尚不明了,可能與脂肪酸的過氧化酶缺乏有關。腦組織神經元的溶酶體內有沉積物,認為是蠟樣質和脂褐質的蓄積。
溶酶體病:溶酶體存在於人體各種細胞的胞漿內,是細胞的消化器官,含有50多種酸性水解酶,可特異性地分解糖蛋白、脂蛋白、多糖、黏多糖、黏脂、核酸等基質。溶酶體病指溶酶體內某種酶先天性缺陷,致使其底物不能被分解,在細胞內大量貯積,導致細胞功能受到損害,出現特異的臨床表現。根據細胞內所貯積的基質不同,溶酶體病可分為神經鞘脂病、黏多糖病、黏脂病及糖蛋白病等。溶酶體病的主要特點為發病率不高,多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發病較緩慢。除有神經系統症狀外,常有肝脾腫大及骨關節受累。目前可通過羊水細胞酶分析進行宮內診斷。
發病機制
本症可分為3型。
Tay-Sachs病(Ⅰ型GM2神經節苷脂沉積症)此即為早已熟知的嬰兒黑矇性家族性癡呆(infantileamauroticfamilialidiocy)。
本病是最早被發現的神經節苷脂累積病,已知是由於降解神經節苷脂GM2型的水解酶氨基己糖苷酶(hexaminidase,HEX)活力完全或部分缺乏,以致GM2不能降解而在體內(腦、眼、肝、脾和骨髓)中累積。按近年來的分類法,缺乏HEX-A型的可出現經典的Tay-Sachs病,而如果HEX的A、B兩型全缺乏的另稱為Sandhoff病。
發病機制中樞神經系統中含有多種復雜的脂質,其中包括有幾十種神經節苷脂(復合糖脂)。它們的化學結構以神經酰胺(ceramide)為主體,分別幾個分子的己糖(半乳糖、葡萄糖)和唾液酸(N-乙酰神經氨酸,N-acetylneuraminicacid,NANA)所綴合的大分子物質。由於在其中所含NANA的數量不同,而分別命名為GM(單個NANA)、GD(二分子)、GT(三分子)、GQ(四分子)等。本病病人腦細胞內所累積的物質是含單一分子NANA和三個己糖殘基的GM2,是從四己糖苷脂GM1通過β-半乳糖苷酶降解而來,並可由HEX進一步降解為GM3。
本病多見於東歐猶太人,但在診斷時不能除外非猶太人及非白人兒童患病。
診斷依賴於氨基己糖酶同工酶A的測定。本症無特殊治療,一般在3~4歲死亡。
Sandhoff病(Ⅱ型GM2神經節苷脂沉積症)該症病人缺乏氨基己糖酶A和B,這不僅使GM2神經節苷脂在腦中沉積,而且其他β-氨基己糖最終產物糖脂、糖蛋白及低聚糖(oligosaccharide)也在腦與內髒中沉積。臨床表現類似Tay-Sachs病,但有內髒受累。GM2神經節苷脂在腦中的含量增加100~200倍,肝、腎、脾、紅細胞糖苷脂大量增加,在紅細胞中主要是鞘糖脂。
少年型GM2神經節苷脂沉積症(Ⅲ型)為氨基己糖酶A部分缺乏所致,發病較Tay-Sachs病及Sandhoff病晚。共濟失調和進行性精神運動發育遲緩始於2~6歲。語言喪失、進行性強直狀態,手和四肢呈徐動姿勢,並有細小痙攣發生,並未發現器官增大、骨骼畸形及空泡細胞,在晚期可失明。患兒多在5~15歲死亡。
男寶寶小便老是向右射
飒飒快七個月了,飒飒媽知道母乳已經不能
寶寶頭上長了了軟包是什麼東西
用84消毒液給寶寶洗了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