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藥物過敏所致的發熱必須及時進行處理。首先立即停用致敏藥物,給予抗組織胺藥物,如撲爾敏、苯海拉明、非那根等。發熱反應較重者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經抗過敏治療體溫仍不下降者可給予退熱劑,如百服寧、阿苯、泰諾等,對3歲以下小兒可給予安乃近滴鼻。經以上藥物治療,多數患兒體溫會很快降至正常,其他過敏表現亦會隨之消失。
小兒的過敏表現包括一般症狀和行為改變兩個方面,常在小兒接觸過敏原半小時至數小時後出現。 一般症狀為小兒面頰、鼻頭及耳垂潮紅,耳道濕潤,耳痛,鼻塞,打噴嚏,黑眼圈,眼睑腫脹、下垂,頭痛,唇干,皮膚干燥或多汗,眼角或手掌出現皺紋,腹痛,腹瀉,腹脹,便秘,臂、腿或關節處有濕疹,反復感染,慢性咳嗽,哮喘,呼吸淺而快或不規則,脈搏紊亂,血壓升高,關節發緊等。
假如一個孩子小的時候皮膚上長濕疹,經常身上長癢疙瘩,就可能是過敏體質;
經常揉眼睛、摳鼻子、流鼻涕、打噴嚏。 如果連續打噴嚏則是更為明顯的過敏症狀;
跑步或者大笑以後孩子會咳嗽;
晚上睡覺剛睡下半小時到兩小時孩子經常容易出汗;
孩子玩的時候精力很充沛,但是走路或上樓梯的時候不願意走,因為容易氣喘,老讓人抱。長期氣喘,孩子還容易有雞胸;
有家族病史。爸爸媽媽或兄弟姊妹有過敏病史,則小孩過敏的幾率會高很多;
如果懷疑小孩是過敏兒,最好能帶小孩找過敏專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
防止兒童過敏,最有效的一步便是讓孩子遠離環境和食物中的過敏原,如盆栽植物、塵螨,寵物毛發、填充的或長毛絨玩具、地毯和掛毯鞥。花粉等過敏源家長們要幫助孩子在生活中盡量遠離。
其次,在幼兒飲食方面,1歲以下的嬰兒最好是采用母乳喂養,對牛奶、大蝦、雞蛋、海鮮等異性蛋白食物要小心給孩子食用。且孕婦應避免食用含有過敏原的食物,或者喂食低過敏原的水解蛋白嬰兒配方奶粉。同時,延緩副食品的添加。
再次,適當運動。兒童應避免在干冷的環境中進行劇烈運動。如禁止在冰雪上從事持續激烈的運動。而環境暖和、濕度較高或間歇性的運動則應鼓勵。從事運動時,以不感到胸悶、氣急、身體不適為原則,有症狀時應停止運動加強休息。在從事運動前,應適當進行熱身活動。
總之,過敏病是一種嚴重危害兒童健康的慢性疾病,不論是胃腸症狀(6個月內高發)、濕疹(1~3歲高發)、氣喘(3歲以後高發),還是過敏性鼻炎(7~15歲以後高發),都應積極預防,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堅持母乳喂養,避免過早添加輔食大家一致認為,純母乳喂養是預防嬰兒食物過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一、在嬰兒腸道不成熟期,母乳喂養可減少接觸異體蛋白質的機會;二、母乳喂養可通過促進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益生菌的生長,發揮抗感染及抗過敏的作用;三、母乳中的特異性抗體可誘導腸黏膜耐受,從而減少過敏反應的發生。因此,在嬰兒頭4個月,盡量采用純母乳喂養;4~6個月後,再添加輔助食品。有過敏家族史的嬰兒,尤其要強調頭4~6個月的純母乳喂養,而且應堅持喂母乳10~12個月。
因食物過敏還與遺傳因素有關,有食物過敏史的夫婦,懷孕後期要提防曾使自己過敏的食物,以免讓孩子通過母乳間接過敏。哺乳期間,母親更要避免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注意輔食品種的選擇和添加順序
嬰兒常見的致敏食物有牛奶、雞蛋、花生、大豆、魚蝦類、貝類、柑橘類水果、小麥等。多數食物過敏原為糖蛋白,牛奶中約有40多種不同蛋白質可能有致敏作用,雞蛋中的卵蛋白、卵黏蛋白等也可引起過敏。鳕魚、大豆及花生中也有多種可誘發過敏的抗原存在。在輔食添加過程中不應過早引入這類食物。
首先給嬰兒添加的輔食應是易於消化而又不易引起過敏的食物,米粉可作為試食的首選食物,其次是蔬菜、水果,然後再試食肉、魚、蛋類。輔食添加的順序依次為谷物-蔬菜-肉、魚、蛋類。較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如蛋清、花生、海產品等,應在1歲以後才提供。
掌握循序漸進的輔食添加原則
給嬰兒添加輔食要掌握由一種到多種、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稀到稠的原則。
每次引入的新食物,應為單一食物,少量開始,以便觀察嬰兒胃腸道的耐受性和接受能力,及時發現與新引入食物有關的症狀,這樣可以發現嬰兒有無食物過敏,減少一次進食多種食物可能帶來的不良後果。
如果給孩子添加一種新的輔食,孩子反復拒絕,或者服用以後孩子用哭鬧、不舒服,或者惡心等症狀,就要考慮孩子是否最這種食物過敏,因為這是一種本能的反應。
如果意外情況孩子沒有母乳,家族有過敏體質的表現,建議開始使用低敏奶粉喂養。最初幾天沒有奶,也建議使用低敏奶粉。最初三天的含有過敏原的奶粉刺激,對於孩子以後的過敏反應有很重要的意義。
低敏奶粉有:部分水解蛋白,深度水解蛋白,游離氨基酸,但長期服用這些奶粉需要醫生或者營養專家進行指導,隨著年齡的增長,過敏會出現耐受,換句話說就是逐漸好轉,需要過渡到正常飲食。
寶寶吃飯老是跑怎麼辦,
概 述 孩子的出生通常會帶給家庭很多的快
幼兒胃口不穩定
七個月寶寶不愛吃粥和米粉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