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長會發現自家寶寶有盜汗的毛病,這是什麼原因呢?寶寶盜汗該如何護理呢?我們來一一了解下吧!
一、生理性盜汗
小兒時期,皮膚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較多,毛細血管豐富,新陳代謝旺盛,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尚不健全,活動時容易出汗。若小兒在入睡前活動過多,機體內的各髒器功能代謝活躍,可使機體產熱增加,在睡眠時,皮膚血管擴張,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於散熱。其次,睡前進食可使胃腸蠕動增強,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隨之增加,這可造成小兒入睡後出汗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時之內。此外,若室內溫度過高,或被子蓋的過厚,或使用電熱毯時,均可引起睡眠時出大汗。
二、病理性盜汗
有些小兒入睡後,出汗以上半夜為主,這往往是血鈣偏低引起的。低鈣容易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好比打開了汗腺的"水龍頭",這種情況在佝偻病患兒中尤其多見。但盜汗並非是佝偻病特有的表現,應根據小兒的喂養情況,室外活動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還要查血鈣、血磷及腕骨X線攝片等,以確定小兒是否有活動性佝偻病。
當寶寶出現汗多的情況,家長要根據寶寶的情況而進行相應的護理:
有的孩子白天一切正常,入睡時卻滿頭大汗,浸濕枕頭,甚至上半身都會濕透,但過1~2小時後,汗液減少,逐漸消失。這是由於在剛入睡時,小兒的交感神經興奮性較高,引起汗液分泌較多,待孩子熟睡以後交感神經興奮性受到抑制,汗液也就逐漸減少了。所以,在孩子入睡的時候,不必給他蓋太多,待孩子熟睡以後,父母則需要注意防止寶寶蹬踢被子而著涼。
這種生理性多汗現象,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會逐漸得到改善,一般不需特殊治療。但是大量出汗會影響體內電解質的平衡,所以對這種多汗的孩子,需要及時補充足夠水分。
當然,有些孩子汗多是由於生病引起的。例如患了結核病、佝偻病、感染性疾病等,孩子就會有嚴重盜汗現象。若仔細觀察,得了結核病的孩子還會同時伴有發燒、 咳嗽、全身乏力、消瘦等症狀;感染性疾病也會有發熱、精神差、食欲差等中毒反應。
另外,從出汗的時間上來看,通宵出汗常見於結核病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前半夜異常汗多見於活動性佝偻病;早晨起來空腹時出汗,多因低血糖引起交感神經興奮所致。父母如果想弄清孩子多汗是不是由於病理性原因引起的,應帶孩子到醫院看兒科醫生,做必要的化驗檢查。經檢查沒有器質性疾病,可用中藥或推拿按摩治療嚴重的自汗和盜汗。
不給孩子喂奶是不是就不會掉
經常吐是為什麼
小孩一歲多不愛吃飯怎麼回事
22個月寶寶,一直喝一段奶粉